感染性腹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研究

2015-03-09 07:22武志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溶血性脲酶弧菌

武志芳

感染性腹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研究

武志芳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研究。方法采取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标本, 并对其实施副溶血性弧菌监测与检验, 同时采取相关药敏性实验。结果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标本中有47例被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 其检出率为7.83%;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排名前三的是阿莫西林、青霉素与氨苄西林, 而药物敏感性排名前三的是头孢他啶、诺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结论只有充分掌握感染性腹泻患者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变化和分布情况, 才能确保临床上对于感染性腹泻患者采取更为准确合理的治疗。

感染性腹泻;副溶血性弧菌;监测;药敏性;耐药性

为增加对于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及分布情况了解的全面性与深入性, 从而为临床上提供有效治疗感染性腹泻的方法[1], 本院在本组研究中, 选择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标本采集、试验等, 对副溶血性弧菌耐药特点和检出率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0例患者通过相关检查均确诊为感染性腹泻。其中, 男349例, 女251例, 年龄19~82岁, 平均年龄(60.17±13.49)岁;排除合并心、脑、肝、肾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感染性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 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且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药剂与仪器 采取由郑州广播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使用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提供的ID32E;采用日本生物研究所提供的11种O群副溶血性弧菌诊断血清;氧化酶, 浓度分别为3%的氯化钠蛋白胨水、6%的氯化钠蛋白胨水、10%的氯化钠蛋白胨水和无盐蛋白胨水均为本院自配;选取由杭州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克氏双糖铁琼脂, 碱性胨水, 抗生素纸片, M-H琼脂。

1.3 方法 采集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标本, 并将碱性胨水实施大约18 h的增菌处理, 并于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中进行分离操作, 在36℃的条件下进行18 h的培养。检验副溶血性弧菌, 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 总结分析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检出率。

2 结果

在6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标本中, 共检验出47株副溶血性弧菌, 其检出率为7.83%。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排名前三的是阿莫西林、青霉素与氨苄西林,而药物敏感性排名前三的是头孢他啶、诺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见表1。

表147 株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与敏感性研究[n(%)]

3 讨论

副溶血性弧菌, 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嗜盐菌,这一菌种主要分布在海河交界处沿岸海水以及海产品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 也是引发沿海地区人民群众出现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菌[2]。

对于不同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而言, 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的敏感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3]。600例共检测出47株副溶血性弧菌, 其对于当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敏感性都比较强, 而对于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低, 在6.83%~8.51%;检查结果显示, 副溶血性弧菌对于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 为55.32%, 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位居第二, 为46.81%, 对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排第三, 为44.68%。本组研究结果证实, 在对感染性腹泻患者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 要充分考虑其不同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同时结合药敏性实验结果, 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确保其临床用药合理, 充分保障药物的治疗效果, 并进一步降低耐药菌株产生率。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的临床致病因子, 是耐热的直接溶血相关霉素和直接溶血素, 其中, 直接溶血素可于莪萋氏血平板上导致β-溶血现象的发生, 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极为重要的毒力因子, 有着十分明显的心脏毒性、致死毒性、细胞毒性及肠毒素作用。同时, 直接溶血素和直接溶血相关霉素分别是tdh和trh基因编码组成的。当前, 经临床研究证实, tdh和trh基因是副溶血性弧菌重要的独立基因[7]。而环境分离株所携带的tdh和trh基因量极少, 因而非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同时, 临床分离株经常携带trh或者tdh基因, 或者是两者兼有。本院在本组研究中, 对检测出的4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tdh基因给予了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其中44株经检测确认含有tdh基因, 其检出率高达93.62%, 这一点同有关学者所报道的浙江省临床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的检出率95.65%基本一致。另外, 有研究发现, 脲酶阳性株都含有trh基因, 而trh基因阳性株均存在脲酶活性, 可见脲酶阳性现象和基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同时, 有研究发现, trh基本表达同脲酶基本毫无关联。本院在本组研究中所检测出的4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株脲酶阳性, trh基因经PCR检测, 其结果呈现为阴性。

综上所述,600例中共检测出47株副溶血性弧菌, 其检出率为7.83%, 副溶血性弧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耐药性排名前三的为阿莫西林、青霉素与氨苄西林, 而药物敏感性排名前三的是头孢他啶、诺氟沙星和亚胺培南。

[1]赵黎芳, 成玉萍, 刘丽军, 等.上海市闵行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产品及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3):57.

[2]戎江瑞, 陆璐 , 吴富强, 等.2011-2012年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7):1310.

[3]黎健, 肖文佳, 胡家瑜, 等.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细菌和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疾病监测,2014,29(11):8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34

2015-04-17]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溶血性脲酶弧菌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不同温度环境下EICP固砂及优化试验研究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中性脲酶固定化降解黄酒中尿素
污泥发酵液体中提取的腐植酸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如何有效防控对虾养殖中的弧菌病
某市致病性弧菌及肠毒素的检测分析
脲酶菌的筛选及其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