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

2015-03-09 07:22王勇张学辉陈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吻合器修补术直肠

王勇 张学辉 陈岩

探究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

王勇 张学辉 陈岩

目的探究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20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例。观察组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对照组行经肛门直肠修补术,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 高于对照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均长于或多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显著, 可推广。

直肠前突;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直肠前突, 因直肠阴道隔薄弱, 排便时, 在粪便的长期压迫下向阴道突出, 从而引起便秘[1]。直肠修补术和传统经阴道操作较复杂, 且具有高复发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的缺陷。本院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并将其与经肛门直肠修补术进行疗效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直肠前突女性患者, 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各10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年龄50~67岁, 平均年龄(54.00±3.21)岁;病程4~19年, 平均病程 (9.20±3.10)年。

观察组年龄49~65岁, 平均年龄 (53.30±3.07)岁;病程5~18年, 平均病程 (9.72±3.42)年。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存在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首先进行静脉麻醉或者骶麻, 取膀胱截石位。扩肛, 往肛管置入透明肛镜, 另外在距离齿状线20~50 mm的位置, 做3个直肠全层半周荷包缝合, 缝合使用7号丝线。为避免直肠后壁滑入吻合器钉仓中, 须使用扩肛器压肠板, 接着放入PPH吻合器。收紧缝线后, 使直肠前壁牵入至吻合器仓内, 同时拧好吻合器并击发[2]。剪断黏膜桥, 完成直肠肌层、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切除。用第二把吻合器做3个全层半荷包缝合于直肠后壁处, 击发吻合器, 完成整个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经肛修补术。与观察组一样采用静脉麻醉或者骶麻, 取膀胱截石位。对直肠、阴道做术前常规清洁。同样先扩肛, 接着牵开肛门, 顶起直肠前壁黏膜并一边灌入生理盐水, 待直肠黏膜隆起时做U型切口。用组织剪分离前壁黏膜和直肠环肌层, 并牵引肛提肌脚至两侧。缝合、打结时用可吸收线,以上步骤完成后, 消毒, 缝合黏膜切口。详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3]疗效评定结果共分为4个等级。造影显示前突深度无变化, 症状未改善者为无效;造影显示前突的深度减少8~11 mm, 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者为有效;造影显示前突的深度减少12~15 mm, 症状基本消失者为显效;造影显示前突的深度<5 mm, 症状消失者为痊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分析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可达到90.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0.00%, 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5.23±4.6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14.36±4.01)ml, 平均住院时间(5.28±1.31)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1.42±7.83)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68.25±14.19)ml, 平均住院时间(11.13±1.04)d。由此可见,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 轻度失禁1例, 轻度炎症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出现轻度失禁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前突的主要症状是排粪困难。直肠指诊及排粪造影等是诊断直肠前突的主要检查方法。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特点在于使用了两把吻合器, 第一把用在切除直肠前壁直肠前突突出部分, 以及切除直肠套叠脱垂前半部分;第二把用于切除直肠后壁直肠套叠脱垂后半部分。在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时还应注意荷包缝合线需至黏膜下层, 因为缝合过深会切割直肠全层, 而若缝合过浅会造成黏膜撕脱。

本研究结论显示, 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仅为10.00%。可见,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1] 刘任林, 黄艳梅, 何艳玲, 等. PPH治疗直肠前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江西医药,2014,49(10):49.

[2] 丁健华, 赵克.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及直肠内套叠.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11):214.

[3] 周亮, 洪流东, 陈富, 等.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48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1):2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40

2015-03-16]

163000 大庆油田总医院(王勇 张学辉);大庆油田乘风医院(陈岩)

猜你喜欢
吻合器修补术直肠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吻合器周围组织包裹的CT研究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