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5-03-09 07:22陈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峡部椎管椎弓

陈萍

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陈萍

目的研究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 均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 通过诊断结果来评价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 L3滑脱15例, L4滑脱66例, L5滑脱11例;前滑脱74例, 后滑脱18例;双侧峡部裂77例, 单侧峡部裂15例;Ⅰ度滑脱82例, Ⅱ度滑脱10例;经CT检测后均成像清晰准确。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效果非常显著, 可增加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多层螺旋CT;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诊断价值

椎弓根崩裂指脊椎峡部裂(简称峡部裂), 其中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 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 而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便称为椎弓根峡部[1]。其断裂后将椎弓分为两部分, 两部之间失去骨性联结, 上部因失去限制而向前移位, 表现为椎体在下方椎体上向前滑移, 称为腰椎滑脱[2,3]。现研究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92例, 其中男67例, 女25例;年龄33~78岁, 平均年龄(55.8±8.5)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病程(4.6±2.3)年;临床症状多为腿痛、腰酸、下肢麻木、腰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体征为大腿皮肤有感觉障碍、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

1.2 检测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仪器(美国GE公司, 型号SYETC3000)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 通过腰椎侧位定位扫描图像来确定出扫描线的位置, 扫描线与椎间隙保持平行, 层厚5 mm, 层距5 mm, 电压120 kV, 电流100 mA, 均采用软组织窗与骨窗摄影法。

1.3 椎体脱落的判定标准 根据Ednonson法将患者椎体滑脱情况分为4个等级:Ⅰ度: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相比前移低于25%;Ⅱ度: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相比前移在25%~50%;Ⅲ度: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相比前移在50%~75%;Ⅳ度: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相比前移超过75%。

2 结果

2.1 CT检测患者滑脱及崩裂情况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 具体L3~5的滑落情况:双侧峡部裂77例, 单侧峡部裂15例;Ⅰ度滑脱82例, Ⅱ度滑脱10例。见表1。

表1 CT检测患者滑脱情况分布(n)

2.2 患者CT检测图像分析 经CT检测后图像显示:患者椎弓裂隙征位于椎弓根下部层面偏后, 走行不规则, 呈边缘不整、宽窄不等的低密度裂隙, 近似“S”形;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骨赘生长方向不同, 分别导致侧隐窝、椎间孔、椎管横径狭窄, 椎管近似“三叶草”形;椎管冗长骨性椎管前后径增大, 横径相对缩小, 椎管近似“葫芦状”改变。

3 讨论

传统对于腰椎峡部崩裂与腰椎滑脱的诊断, 主要依靠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检查, 但是X线只能展示二维结构, 而最新流行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属于三维结构, 成像更为清晰立体, 能进一步反映人体组织的状态[4]。但相对于CT来说MRI的要求更高, 价位更昂贵, 效果却与CT相差不大,所以CT诊断即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度, 又比MRI诊断价格低廉, 操作方便, 是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的理想检测方式。多层螺旋CT诊断可通过对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等相关技术的运用, 对检查者椎弓根崩裂处行多角度、多方位检测, 以更好的对其实际病情给予准确评估, 为医生在最优手术方案的选择上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多层螺旋CT检测, 可诊断出腰椎滑脱是真性还是假性(临床根据患者有无椎弓崩裂或者小关节退变将腰椎滑脱分为:椎弓崩裂性滑脱, 即真性滑脱和腰椎退变性滑脱, 即假性滑脱),由于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所以相应的治疗措施也不同, 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会延误治疗时机和用错治疗方法, 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另一方面, 其能准确判断患者有无崩裂发生(因为当出现崩裂时裂隙处会产生不规则边缘和低密度影等), 同时还能检测其椎管处有无其他病症, 还能查看患者神经根和脊髓的受压情况等, 帮助医生获取更多诊断信息,对于患者、医生和疾病的治疗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5]。

本次选取本院所收治的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92例, 均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 通过诊断结果来评价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①患者滑脱机崩裂CT检测情况:92例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患者, L3滑落15例, L4滑脱66例, L5滑脱11例;前滑脱74例, 后滑脱18例;双侧峡部裂77例, 单侧峡部裂15例;Ⅰ度滑脱82例, Ⅱ度滑脱10例。②经CT检测后图像显示:患者椎弓裂隙征位于椎弓根下部层面偏后, 走行不规则, 呈边缘不整、宽窄不等的低密度裂隙,近似“S”形;椎管狭窄腰椎峡部裂骨赘生长方向不同, 分别导致侧隐窝、椎间孔、椎管横径狭窄, 椎管近似“三叶草”形;椎管冗长骨性椎管前后径增大, 横径相对缩小, 椎管近似“葫芦状”改变。说明多层螺旋CT对于患者的诊断情况较为详细,诊断图像较为清晰。

综上所述, 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腰椎滑脱并椎弓根崩裂的效果非常显著, 可增加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1]张路.腰椎滑脱影像学分析及诊断.新疆医学,2012,42(10):113.

[2]于观平, 陈娟, 黄振海.多层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4,1(27):177.

[3]赵锦桥.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中国保健医疗,2010,19(2):102.

[4]郭建国, 李耀威, 童涛.腰椎滑脱症CT诊断价值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3):55.

[5]崔庆周, 崔红领, 陈鹏.64排螺旋CT对腰椎滑脱并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中外医疗,2011,30(13):1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48

2015-03-26]

474150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峡部椎管椎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