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芬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观察

2015-03-09 07:22王素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人流丙泊酚芬太尼

王素芹

丙泊芬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观察

王素芹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期妇女,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芬麻醉, 观察组给予丙泊芬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人工流产术术中一般情况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孕妇的术中心率、麻醉及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可明显缓解人工流产术后疼痛, 是一种使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麻醉

人工流产手术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近年来, 人工流产手术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术中术后的疼痛要求比较高, 无痛人流逐渐被广大女性所接受, 如何开展无痛人流的麻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人流给女性带来的痛苦是麻醉医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作者采用了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 并与单纯采用丙泊酚进行对比,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妇产科要求终止妊娠, 满足人工流产适应证, 既往无其他系统疾病,没有禁忌证, 没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并自愿接受本研究的100例早孕妇女, 其中未产妇60例, 经产妇40例, 年龄18~40岁, 孕龄24~70 d,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 未产妇30例, 经产妇20例,年龄为19~40岁, 孕龄24~70 d, 对照组中, 未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 年龄18~39岁, 孕龄24~70 d。使两组孕妇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类型、辅助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做好同样的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禁食禁水4 h以上, 排空膀胱,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建立静脉通道, 静脉滴注林格液500 ml, 并行心电监护、面罩给氧。对照组:静脉推注丙泊酚2 mg/kg, 麻醉成功后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术中若出现麻醉效果减弱, 则补充推注丙泊酚1.0 mg/kg。观察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3 min后缓慢推注(维持1~2 min)丙泊酚,2 mg/kg, 总量100~150 mg, 孕妇意识消失后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术中必要时补充推注丙泊酚1.0 mg/kg,以维持适当麻醉深度。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术中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变化;记录麻醉时间、清醒时间;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后疼痛性质及耐受情况、镇痛效果。以WHO疼痛分组标准及临床表现评估:0级无痛, 表情自然, 安静放松;Ⅰ级轻微疼痛, 表情稍紧张, 极易忍受, 较好合作;Ⅱ级中度疼痛, 表情紧张或呻吟, 难以忍受, 合作欠佳;Ⅲ级严重疼痛, 烦躁, 叫嚷, 不能忍受, 不能合作。0级、Ⅰ级为有效,Ⅱ级、Ⅲ级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 观察组中2例术中出现心率增快, 心率80~90次/min, 平均心率(88.49±7.48)次/min;对照组心率77~91次/min, 平均心率(87.86±8.56)次/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及精神烦躁者生命体征有所波动, 两组其余患者术中血压、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变化均平稳。

2.2 麻醉及清醒时间 观察组麻醉时间3~5 min, 平均时间(4.38±1.28)min, 清醒时间1~2 min, 平均时间(1.48±0.32)min;对照组分别为3~6 min, (4.56±1.34)min,1~3 min, (1.67±0.54)min,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术中出血 两组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观察组术中出血(10±3)ml, 对照组术中出血(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中术后疼痛 观察组术中术后未诉不适者39例,6例患者诉下腹部坠胀但可耐受, 脉率减慢者2例, 恶心者2例,头痛1例。对照组未不适者32例,7例患者疼痛严重, 其中呕吐者5例、诉疼痛者2例、精神烦躁者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镇痛效果比较[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手术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术中术后的舒适度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术中术后的“无痛”成为了医务工作者的准绳。人工流产手术所导致的疼痛主要是因扩张宫颈和负压吸宫等伤害性刺激, 引起机体的组织释放一些致痛物质从而作用于神经末梢所导致[1]。

人工流产术中常规应用丙泊酚可有明显镇痛效果, 同时可松弛宫颈, 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2]。这可能与药物直接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 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 以及通过慢钙通道调节钙流速有关[3]。丙泊酚在体内分布广, 起效迅速、消除快、蓄积作用少且苏醒时间短, 但其镇痛的效果与给药剂量有明显关系。人工流产术结束后宫颈被动扩张、宫壁损伤及子宫收缩, 成为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近期有研究发现联合应用芬太尼用于痛经者无痛人流术后镇痛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4]。

芬太尼属于阿片受体激动剂, 是一种较强效的麻醉性镇痛药, 适用于围麻醉期(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 镇痛的作用产生较快, 维持时间较短, 不释放组胺,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较小[5]。静脉注射1 min即可产生效果, 注射4 min后达到药物浓度高峰。丙泊酚配伍芬太尼是一种非常满意的静脉麻醉用药组合, 两药合用, 镇痛与镇静的临床效果较好,在镇静、镇痛的同时既有松驰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同时不影响子宫的收缩。

综上所述, 丙泊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可明显缓解人工流产术的疼痛, 因此,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 是一种使用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

[1]吴征, 齐正伦, 黄晓晓.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228.

[2]曾志锋. 丙泊酚注射液+芬太尼+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中外医疗,2010,29(20):134-135.

[3] Kotani Y, Shimazawa M, Yoshimura S, et al. Th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propofol, an anesthetic agent with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CNS Neurosci Ther,2008,14(2):95-106.

[4]周科耀, 黄科, 刘凯, 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3(2):136-138.

[5]舒群玲.芬太尼配伍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4):17-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86

2015-01-27]

251100 山东省齐河县晏城街道卫生院

猜你喜欢
人流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