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2015-03-09 07:22史盼宁阳王明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研究组

史盼 宁阳 王明霞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史盼 宁阳 王明霞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合理药物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Barthel指数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 且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症状, 增强患者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由于临床诊疗水平不断上升, 死亡率因此减少, 但致残率明显提高, 达到存活者比例的80%[1]。本文选取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8例, 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28~78岁, 平均年龄(63.5±6.8)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4例, 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63.5±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合理药物治疗, 内科基础护理及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主要为心理护理、语言功能护理、运动功能护理等。在不对临床抢救产生影响情况下, 患者无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病情无持续发展情况,48 h后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脑卒中发病速度快, 通常患者失去了缓慢接受的过程, 而且卧床需他人照顾, 担心无法康复, 产生绝望恐惧心理, 对生活失去信心。医护人员需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使之能够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②语言功能康复护理:此护理训练应越早越好。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 若其无法讲话, 可通过画片等表达需求, 而且可以应用写字、手势等方法, 患者无法充分理解口语时, 可经手势或视觉信号与简单且意义明确词语进行配合, 不可应用过于复杂的长句。训练需耐心的进行反复示范, 尽量应用同种方法,提高患者积极性。③运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运动功能训练可以按照床上体位护理、床上运动、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由坐位到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1.3 疗效评定标准[2]按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标准进行判定,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100%, 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 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内或恶化甚至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应用改良 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 Index, MB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包含10个项目, 满分100分, 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损;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损;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损;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明显高于治疗前, 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s, 分)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a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38 31.64±8.56 63.85±12.67ab 15.6982 <0.05对照组 38 31.85±9.24 37.84±10.69 1.6247 >0.05 t 0.1236 11.6325 P >0.05 <0.05

3 讨论

由于康复医学不断发展, 脑卒中患者对于康复护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自身生活能力, 使之逐渐康复是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一个终极目标。患者在出现脑卒中病变后, 中枢神经系统不论结构还是功能上均存在明显重组性及可塑性, 若条件合适则会使得一些神经元出现再生。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为损伤神经逐渐修复或代偿创造一定条件, 受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经适宜刺激性可以重新建立。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结果往往存在决定性价值, 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性后, 可对其实施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 不管损伤早期或后期, 合理功能恢复训练均存在较为重要价值。有研究资料表明, 在中枢神经系统遭受损伤后, 损伤中心区的周围神经细胞并未完全死亡或发生程序凋亡, 仅出现传导衰竭, 产生半暗区, 若早期实施运动治疗能够使得此部分细胞明显复活[3]。康复护理则是依照康复医学神经功能重组的原理, 在早期实施科学性、全面性专科护理措施。经本文研究可知,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 脑卒中患者予以合理药物治疗过程中, 及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可以明显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1]张萍, 张乐, 李明连.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52-554.

[2]陈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黑龙江医学,2011,35(7):537-538.

[3]尚淑梅, 崔俊芳, 樊丽援.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154-1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25

2015-04-01]

471000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