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2015-03-09 07:22刘玉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肛肠病渗液红光

刘玉军

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疗效分析

刘玉军

目的分析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肛肠病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肛门处中药超声熏洗, 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红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差异。结果术后第1天,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8.5±1.3)分、(8.7±0.9)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6, P>0.05)。术后第2、3、4、5天, 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6.2±1.1)、(4.3±0.9)、(2.5±0.6)、(1.1±0.4)分, 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7.5±1.0)、(6.3±0.8)、(4.7±0.9)、(3.2±0.7)分, 两组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第5天肛缘水肿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57±0.73)分、(2.58±0.69)分, t=1.042]、[(1.01±0.36)分、(1.98±0.63)分, t=3.053];术后第1天与第5天创面渗液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86±0.92)分、(2.91±0.89)分, t=0.682]、[(1.21±0.53)分、(2.28±0.61)分, t=2.658], 两组术后第5天创面渗液及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能够减少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减少创面渗液, 减轻肛缘术后水肿程度, 明显改善肛肠病术后患者临床症状。

中药熏洗;红光照射;肛肠病

肛肠病术后创面渗血、渗液, 肛门部疼痛不适一直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部分患者因而对此产生手术恐惧, 对治疗产生畏惧情绪。如何有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不适, 一直是临床研究的课题[1,2]。现将本院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12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2月山东曹县大集乡卫生院中医外科行肛肠病术后患者128例, 其中混合痔78例, 肛瘘29例, 肛裂21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64例。研究组男34例, 女30例;平均年龄(46.5±12.5)岁。对照组男33例, 女31例;平均年龄(47.1±10.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病因、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②严重心衰及肝肾功能不全。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治疗方案获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入住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肛门处中药超声熏洗, 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红光照射治疗。超声熏洗仪采用徐州天信医疗TM-50C型熏洗治疗仪。将本院自制中药熏洗制剂放入储药盒内, 按操作规程进行熏洗, 治疗时间为20 min。治疗后常规消毒、换药、风干肛缘创面,1次/d。红光照射采用北京科电微波电子有限公司出品的红光治疗仪,2次/d照射, 时间为15 min。以上治疗自术后第2天开始。中药熏洗制剂采用白芷30 g、大黄30 g、川草乌30 g、苦参30 g、紫草30 g、芒硝30 g、芦荟30 g、地肤子30 g, 煎制药业500 ml备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差别。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0~10分表示程度程度轻重,10分为最重评分, 依据患者自我感觉记录自评分。创面渗液评分采用浸透无菌纱布预估量,10 ml为1分,10~20 ml为2分,21~40 ml为3分, >41 ml为4分。肛缘水肿评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量化诊断指南》[3]评分。0分为无水肿,1分为轻度隆起,2分为中度隆起, 皮纹不明显;3分为重度隆起, 皮肤发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术后第1天,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8.5±1.3)分、(8.7±0.9)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6, P>0.05)。术后第2、3、4、5天,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6.2±1.1)、(4.3±0.9)、(2.5±0.6)、(1.1±0.4)分], 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7.5±1.0)、(6.3± 0.8)、(4.7±0.9)、(3.2±0.7)分], 两组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 术后第3天 术后第4天 术后第5天研究组 64 8.5±1.3 6.2±1.1a 4.3±0.9a 2.5±0.6a 1.1±0.4a对照组 64 8.7±0.9 7.5±1.0 6.3±0.8 4.7±0.9 3.2±0.7 t 0.916 1.983 2.847 3.036 3.271 P 0.078 0.005 0.003 0.003 0.001

2.2 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创面渗液评分比较 术后第1天与第5天肛缘水肿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57±0.73)分、(2.58±0.69)分, t=1.042]、[(1.01±0.36)分、(1.98±0.63)分, t=3.053];术后第1天与第5天创面渗液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86±0.92)分、(2.91±0.89)分, t=0.682]、[(1.21±0.53)分、(2.28±0.61)分, t=2.658], 两组术后第5天肛缘水肿、创面渗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肠病术后患者多存在明显的肛门部疼痛、术后渗血、渗液等现象, 严重者明显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创面愈合。传统中医药熏洗治疗有助于改善局部患者术后创面血液循环, 促进伤口愈合。但部分患者容易造成创面感染几率增加。红光照射仪利用红光波段, 在创面部位产生光化学反应,起到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局部血液携氧能力, 清除创面炎性因子,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课题试利用传统中药采用超声熏洗方式联合红光照射观察其对于肛肠病患者术后的临床改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疼痛程度评分逐渐减低, 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第5天肛缘水肿评分及创面渗液评分,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第5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中药超声熏洗治疗与红光照射结合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 促进创面局部愈合。分析原因可能与传统中药熏洗组方内含多种成分可以起到消炎、降火、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4], 熏洗后辅以红光照射可以明显进一步促进创面干燥, 减少渗出。既往有研究[5]表明红光照射治疗可以促进局部创面肉芽生长、神经修复, 减轻疼痛程度作用,其机制与红光照射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有关。课题结果也证实该观点。

综上所述, 中药超声熏洗联合红光照射能够减少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减少创面渗液, 减轻肛缘术后水肿程度,明显改善肛肠病术后患者临床症状。

[1] 肖国山.复方中药熏洗颗粒治疗肛肠病及痔瘘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451-453.

[2] 李保琴, 刘莉, 洪雁, 等.直线红外偏振光照射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2):146-149.

[3] 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3.

[4] 查勤芳, 闫伟, 陈洪林.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水肿43例疗效观察.中医药导报,2012,18(8):92-95.

[5] 赵登梅. 肛肠病术后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的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592-5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70

2015-03-18]

274400 山东曹县大集乡卫生院中医外科

猜你喜欢
肛肠病渗液红光
发红光的蔬菜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冬季,如何防治肛肠病?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分析肛肠病常用术式及术后护理方法
改良换药法在PICC置管口液体渗漏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