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经阴道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析

2015-03-09 07:22王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盆底盆腔阴道

王珺

产妇经阴道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探析

王珺

目的探讨产妇经阴道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 观察组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对照组则在产后40 d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结果经上述治疗后, 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良好率为93.48%, 较对照组的71.74%有明显提高,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有助于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 必须在临床治疗上引起足够重视。

产妇;经阴道分娩;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疗效

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是妊娠及分娩后产妇的常见病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 对于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共选取92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其中观察组产妇在接受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经阴道分娩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①单胎足月分娩;②初次分娩者;③未合并泌尿系统疾病;④无盆腔手术史;⑤未使用器械助产。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0岁, 平均年龄(25.31±3.52)岁, 新生儿体重2.73~3.85 kg,平均体重(3.12±0.33)kg;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3~32岁, 平均年龄(26.01±3.17)岁, 新生儿体重2.7~4.0 kg, 平均体重(3.27±0.28)kg。所有产妇均于入组前自愿签署之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完毕, 且产妇无不适症状时, 即可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①主动收缩盆底肌训练:康复初始阶段按照每次收缩时间为5~8 s、间隔4 s后重复收缩的频率进行训练, 每次训练时间为5~7 min,2次/d;随后根据产妇的盆底肌恢复情况适当调整训练量及训练频率。②生物点刺激训练:使用一次性无菌治疗棒置于阴道, 并将治疗棒与生物反馈治疗仪相连, 根据产妇的耐受程度, 给予适当的电刺激, 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情况转换为视觉信号, 患者通过接收信号反馈, 达到自主控制盆底肌群训练的目的。③产妇自我训练:指导产妇在睡前、休闲时间段内, 有意识地进行盆底收缩训练。

对照组则于产后40 d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治疗方法同上。

1.3 疗效判定标准[2]康复治疗前及康复2个月后, 分别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测试, 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功能分级,级别越高表明盆底功能越良好。1级:只有纤维颤动反应,收缩维持功能不足或仅为1 s;2级:盆底肌不完全收缩, 维持收缩2 s或更低;3级:完全收缩, 不具有舒张抗力, 维持收缩时间3 s;4级:完全收缩, 具舒张抗力, 维持收缩时间4 s及以上。以盆底肌功能≥3级为康复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在接受上述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康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功能分级比较[n(%)]

3 讨论

3.1 盆底肌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盆底组织主要由外层、中层及内侧组织3部分组成, 其中外层组织主要包括会阴浅筋膜及对应肌肉, 中层则主要是泌尿生殖膈, 包括两层坚韧筋膜及薄肌肉构成, 内侧组织即为盆膈, 是盆底组织中最为坚韧的组织。这些结构相互作用, 使子宫、膀胱等盆腔内脏器的解剖位置与对应功能维持在正常状态。

盆底肌是确保女性生殖器官维持在正常位置, 使生理功能得到正常发挥的重要器官, 若盆底功能出现异常还会导致膀胱及肠组织解剖位置的异常,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妊娠、分娩及年龄上升等是引起盆底肌功能退化的危险因素, 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则可能引起尿失禁或盆腔器官脱垂等严重后果[3], 严重影响到女性的生理健康及生产质量。

3.2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作用 妊娠及分娩是女性必须经历的生理过程, 在妊娠过程中, 由于腰腹部过分向前、向下突出, 使原作用于骶骨上的重力作用转作用于盆底肌肉。随着胎儿重量的不断增长, 作用于盆底肌肉的重力也随之变大,引起盆底肌肉的松弛。同时, 分娩过程对盆底组织产生的机械损伤、雌激素与孕激素等激素作用, 均会对盆腔肌肉的收缩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甚至可能会对盆腔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 严重影响到女性的生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是在整体理论的指导思想下, 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以及功能恢复, 主要包括盆底肌主动收缩训练、生物电刺激治疗。盆底肌主动收缩训练是指产妇主动、有节律地进行盆底肌群的收缩-舒张训练, 能够提高盆底肌的收缩力量, 帮助女性患者提高盆底肌控制的意识与能力。生物电刺激则是通过在阴道内放置治疗探头, 利用探头进行电流传导, 从而对盆底肌产生刺激, 达到提高盆底肌强度的目的。生物电刺激还能间接作用于中央神经系统排尿中枢的反馈机制, 进一步强化整个盆底肌肉群。有研究指出,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时机与康复效果有较高相关性, 在产后及早对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 可为盆底肌的功能康复创造更便利条件, 优化疗效。此外, 生物电刺激还能将产妇的盆底肌电位变化情况实时反映出来, 医生可通过观察电位变化情况判定产妇的盆底肌收缩是否正确, 并及时进行指导调整。

3.3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折瑞莲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后, 其盆底肌功能较对照组(于产后40 d进行常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产妇有明显改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后, 其盆底肌康复良好率为93.48%, 较对照组的71.74%有明显提高, 与上述结论具有一致性。提示及早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治疗, 能够为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产后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冯秀梅.产妇经阴道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3,18(12):128,130.

[2]吴燕萍, 王炎.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21(17):100-101.

[3]刘湘晖, 杜丹, 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6(10):613-615.

[4]折瑞莲, 魏晓萍, 汪杨, 等.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情况194例分析.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3(11):353-3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85

2014-11-11]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猜你喜欢
盆底盆腔阴道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保留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