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探析①

2015-03-13 10:12天津社会科学院苑雅文
中国商论 2015年16期
关键词:蓟县休闲农业

天津社会科学院 苑雅文

天津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探析①

天津社会科学院 苑雅文

摘 要: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和市场基础,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蓟县的休闲农业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走过五个发展阶段,建立起整体规划、多样化发展的格局。本文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意识差、营销服务手段缺乏等问题,提出外部设施、产品文化内涵、经营主体管理的提升以及理论研究的加强,助力实践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 蓟县 精品村 郭家沟

1 研究背景

中文“休闲农业”一词最早由1989年台湾大学举办的“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上明确提出。我国曾经出现了“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都市农业”、“农业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多种词汇,到2011年7月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后,“休闲农业”的称谓得到公认。休闲农业(Agritourism)是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及农家生活等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与消费形态。国外休闲农业起步于1855年的法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现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到规范发展期,发展成集度假、休闲、环保、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形态。我国的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起步期过渡到成长期,已经具备了多样化的产业形态,休闲农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5%。

蓟县位于天津的最北部,古称渔阳,春秋时称无终子国,战国时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蓟县地处京、津、唐、承四市的腹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这里远离污染,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被称为天津的“后花园”。蓟县旅游资源丰富,集古城、名山、雄关、秀水、奇石、幽林为一体,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与文化基础。在政府扶持与市场催生下,蓟县的休闲农业发展很快,集观光、度假、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活动为一体,既是独立的旅游活动,又成为景区的有益补充,完善了蓟县旅游的设施配套功能和绿色生态的活动内涵。蓟县现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特色景观名镇1个,有市级旅游特色村点104个。2014年,全县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乡村旅游经营户1300户,果品采摘园4800亩,垂钓园50个,旅游购物市场65个,直接和间接从业农民4万人,受益人口达10万余人。

2 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2.1 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

蓟县是京东地区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之一,产业规模由小到大,接待能力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回顾其发展历程,可分五个阶段:

(1)起步发展阶段(1994~1997年),1994年下营镇常州村村民高翠莲开办了全县乃至天津市第一家农家院,在其带动影响下,常州村的村民和附近黄崖关等地村民也搞起了农家乐,标志着天津休闲农业正式起步。

(2)推动发展阶段(1998~2003年),蓟县县委、县政府及时总结、推广下营镇常州村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2002年3月,蓟县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农家院服务质量标准》,对农家院实行资格准入、挂牌管理。

(3)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7年),市领导提出创建100个农家院旅游特色村的目标。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推动农家院旅游快速发展。

(4)规范提升阶段(2008~2011年),市委、市政府实施休闲农业规范提升工程,蓟县全面加强旅游村(点)软硬件建设,建成了毛家峪长寿村、郭家沟塞上水乡、大峪仁义农家、西井峪民俗摄影村等一批旅游特色。

(5)转型升级阶段(2012至今),蓟县在下营镇郭家沟村试点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村,以此为契机,实施了“三个一批”工程:打造一批精品村,提升一批优质村,规范一批标准村,进入休闲农业转型发展快车道。

2.2 蓟县休闲农业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级联所产生的破坏由级联故障结束后,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和归一化雪崩规模S=Si/(N-1)来定量.这里N′和Si分别是最大连通子图所包含的节点数和由移除节点i所导致的故障节点数.这里,G和S是描述网络鲁棒性的两个重要序参量.显然,G值越大且S值越小,网络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就越强.

一是初步建立起全面发展的产业布局。按照天津市休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蓟县依托山野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踏青、登山、访古、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山野养生游览线路,贯穿蓟县官庄镇、渔阳镇、罗庄子镇、下营镇、孙各庄乡、马伸桥镇、穿芳峪镇等乡镇,途经郭家沟休闲农庄、罗庄子采摘园、西井峪民俗作坊、大平安民俗文化园、毛家峪奇石展览馆、东水厂中药养生基地、坝尺峪太极养生基地、寺沟膳食养生基地等生态养生居所。

二是全景式旅游村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突出。蓟县累计投资3.3亿元,以全景式旅游村建设为核心,打造常州、寺沟、东山、船仓峪、小穿芳峪等特色旅游村,建设罗庄子红香酥梨采摘园、大巨各庄湿地、毛家峪滑雪场等休闲农业新亮点。旅游村成为吸引城市人娱乐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三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形式多样化。蓟县休闲农业以山野特色乡村游线路为主,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品农家乐”为主要形式,表现为旅游特色村、生态园、博物馆、养生基地等多种实现形式。

3 蓟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3.1 蓟县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是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精品村规划工作,强调先规划后建设,确保旅游精品村建设的高品质。二是突出特色,构建链条。蓟县重视以特色吸引游客,通过建设不同特色的旅游村,为游客提供体验性、互动性强的特色活动,来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通过打造一项拳头产品、推出一个产品系列、构建一条综合产业链,使休闲农业向生态休闲、健康养生、民俗文化等多层次乡村旅游产品转变,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链条。三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在保护村庄及周围原有生态和景观的基础上,蓟县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突出体现自然生态脉络。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和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污水达标收集、达标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及绿色节能技术,保持蓟县乡村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天然氧吧的良好生态环境;四是拓宽渠道,供给资金。蓟县坚持创新为先,多措并举,探索出以市场运作为主线的休闲农业投融资机制。如以旅游建设用地收益权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以农户信誉作担保,采取公司担保增信、农民联保增信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作抵押,引入龙头企业,集约发展休闲农业。

3.2 蓟县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不足

4 蓟县休闲农业的提升路径

4.1 休闲农业设施条件的提升

休闲农业设施建设要尊重自然,避免人工雕琢,摒弃城市浮华,营造乡村氛围。同时设施建设要有序开展,留足未来发展空间。要重视旅游村内设施的提升,包括修建优质的行车道路、打造特色的村内景观、建设充足的村内公共设施、搭建村内公共服务平台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搭建起“互联网+”的高效营销平台。遵从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对农家院的结构进行改进,不仅要维护原生态的农家风貌,还要使院内结构、卫生环境等满足多人食宿的要求。

4.2 休闲农业产品内涵的提升

考察国内外的先进发展经验,文化特色的个性化产品是休闲农业提升的发展关键。深入挖掘蓟县的乡村文化,可以找出很多亮点,如毛家峪的长寿文化、古槐村的中草药文化、坝尺峪的太极拳、玉石庄的素食文化等等,进而设计出更多形式的旅游产品,如节庆活动、特色农家、特色农产品等。文化与蓟县休闲农业的融合性发展,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二是旅游活动中加强文化要素注入。低水平的农家乐虽然依托景区得到了较好的客源,但没有文化内涵也暴露了市场竞争的劣势,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应依托大都市背景,借助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有特色的品牌形象。三是旅游活动中注入时尚元素。休闲农业是一种消费活动,单纯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在传统氛围中注入时尚元素。如陕西袁家村为休闲农业发展创出了新路,把更丰富的地域文化汇聚起来,是重新建设出来的传统村落。游客在这里可体验到两种美:一是自然之美,二是文化之美。老街、老式农具和工具、旧式农宅,还有老味道的作坊,散发出传统的文化味道。袁家村还体现了现代理念,如饮食崇尚绿色生态,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4.3 经营主体管理的提升

第一,要实现品牌化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案例表明,只有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才使其竞争力具有持久性,这个特色可以通过物质特点和文化特点表现出来。从品牌视角看,蓟县的主体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有建立差异化的旅游品牌体系和高度的产品聚集度,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除了品牌名称、品牌内涵的确定,还要做好品牌形象设计和宣传工作。树立独特的产品形象标识,提高消费者认知度。第二,要提升营销水平。目前蓟县休闲农业项目的市场推销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对于媒体、网络等公众影响力大的渠道却很少使用。蓟县应该塑造一个整体的品牌形象,再往下延伸出特色的分支,从而形成更强大的市场冲击力。借助媒体营销、网络营销、节庆营销、捆绑营销等多样化形式,强化蓟县休闲农业的市场影响力。借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契机,与其他景区携手打造差异化、整体化的发展格局,配套经营。调研中发现,游客对于原生态的产品如柴鸡蛋、有机蔬菜等兴趣浓厚,建议实施品牌化延伸战略,加强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延伸农产品加工链,力争获取更大的附加值。

4.4 理论研究的加强

天津对休闲农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力度明显不足。查阅资料发现,很多省市发布了“休闲农业发展报告”,“北京模式”的专题研究有几本专著。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资料看,针对天津特别是蓟县休闲农业的理论研究还很少,更缺乏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策略指南等实操研究。蓟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该借助更多智囊团的深度分析,帮助经营者查找自身不足,学习他人经验,提升整体及个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苑雅文.都市农业旅游的需求分析与供给提升路径[J].经济界,2014(3).

[2] 范子文.北京休闲农业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

[3] 史佳林等.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与发展前景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4).

作者简介:苑雅文(1968-),女,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①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应急)课题14YYJ-2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a)-137-03

猜你喜欢
蓟县休闲农业
河北雄安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沉积特征分析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营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视阈下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市地走办领导到蓟县调研地方走工作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蓟县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