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崑:5G战略布局自外向内并由终而始

2015-03-16 06:42本刊总编辑杨海峰
通信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运营商商业华为

本刊总编辑 | 杨海峰

胡厚崑:5G战略布局自外向内并由终而始

本刊总编辑 | 杨海峰

5G发展需要考虑10年后复杂的商业环境,因此,华为选择与更广泛的、行业内外的企业进行合作,与整个社会组成者一起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

胡厚

在MWC2015的媒体见面会上,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对答可谓是疏而不漏、自信满满,任何有关华为公司的问题基本上都用“No Problem”来形容,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发展方向。

不过在胡厚崑看来,有两个外部问题非常棘手:一是未来多变而复杂的商业环境,很难准确判断未来的商业方向;二是不善变的客户,如何去说服他们转型就更艰难,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开启Open ROADS的阳光大道

面向未来,华为在技术和发展方向方面已做好准备,Open ROADS(Real-time、On-demand、All-online、DIY和Social)的阳光大道已铺向2025年。现在,华为在思考2025年的商业环境,然后与客户根据实际情况,共同面对2025年的发展挑战。可以说,未来客户的ICT需求,都可以交给华为!

与此同时,胡厚崑坚持告诉客户,未来前景很美好,不必在意当前的困难。展望未来,一切商业皆数字化,可想象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华为运营商业务BG总裁邹志磊引用了比尔盖茨的话:不要过度解读当前的问题,而忽视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Open ROADS这个新战略,胡厚崑表现出超强的自信。他表示这是经过各种分析和讨论,经过各种内部论证和外部沟通,最终基于2025年商业需求而提出的战略方向。

Open ROADS体现的是整个商业环境和社会需求变化的核心要素,任何商业或者消费需求都很难绕开ROADS这5个核心要素所体现的特性。

未来,华为只要围绕这个需求核心点,然后回溯到各种服务提供商需求,无论是面向运营商还是行业服务提供商,华为都能助其建设符合这些需求的服务支撑体系和网络系统。

对于华为内部如何调整从而适应Open ROADS战略,胡厚崑表示华为在3个方面确保整个公司运营围绕该战略执行。

首先是战略聚焦,华为今天看似“无所不做”,但事实上华为是围绕“智能管道”这个核心布局业务。在此情况下,华为的三大业务BG布局的思路就显得很清晰。

其次是管理高效,简而言之,华为将继续把权力交到一线员工手中,因为他们能最直接感受到客户需求,基于此华为可以更直接有效地进行决策。同时,华为将通过流程简化实现高效运营。

最后就是充分调动15万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得到回报,让组织更加活跃。

通过上述3点,华为从集团管理的角度保障整个公司向Open ROADS战略狂奔而去,正是这些保障才让胡厚崑不断说出“No Problem”这句话。

“自外向内,由终而始”布局5G

对于5G,华为的发展策略也是围绕Open ROADS战略执行。

胡厚崑表示,如果从传统角度看,5G似乎已没有太大意义,因为LTE/LTE-A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已经很高。“5G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它将成为未来数字世界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为我们搭建一个广阔的技术平台,催生出无数今天我们还不知道的新应用、新商业模式,甚至新的产业。”

因此,华为对5G的研发策略简单总结就是“自外向里,由终而始”。这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国际上一些组织的规划,2017年左右业内将形成统一5G标准,而到2020年左右将正式推出商用的5G服务。但是按照网络建设和实际运营的情况看,我们更需要看清2025年的运营商需求是什么。

这两年开始热炒的工业4.0、3D打印以及逐步明朗的信息社会雏形,给了业界些许的参考。而这些参考相比LTE,如果用技术量化,则逐步清晰起来:10倍以上的速度、毫秒级的时延、数百万级的连接、浸入式场景通信、形式多样的终端形态和显示特性等。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认识,更多的面向2025年的应用场景还将被逐步抽象化、具体化。然后基于向后推的模式,新的应用场景将提出在技术支撑、终端显示、运营管理等层面的具象化需求。最终这些场景提出可以落地,既能和现有的3G/4G等网络对接,又能满足基于ROADS战略的业务需求,从而形成5G雏形和最终方案。

虽然本届展会上,华为、爱立信、中兴通讯等都提出对5G的理解和认识,并展示了一些原型机和演示设备,但可以准确地讲,5G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商业问题。如果业界不把面向2025年的商业环境考虑清楚,那么对于5G的研发就会误入歧途。这并不仅是华为的想法,也是爱立信等供应商和一些全球领先运营商的想法。

因此,现在需要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思考10年后整个商业环境的变化和业务需求,而ROADS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型。

胡厚崑还特意强调了在5G开发层面的“Open”策略,正因为5G需要考虑的是面向10年后复杂的商业环境,因此华为必须与更广泛的、行业内外的企业进行合作。

只有如此,华为才能避免更多风险,将自己置身于未来10年更为广阔的商业环境和产业链中,与整个社会组成者一起迎接信息社会,这才是华为推出Open ROADS及面向未来1000亿连接的美好愿景!

三项关键措施搭建“通往5G之路”

在备受关注的如何“通往5G”问题上,胡厚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各方必须开展更加开放的跨行业合作,完成大量的技术创新,并采取正确的技术商用化策略,“这是各方在‘通往5G之路’上应该采取的3项关键举措”。

胡厚崑强调,5G的发展需要更加开放的跨行业合作,以应用引领标准,以需求促进创新。我们期待5G技术能够走出一条全新的“开放之路”,电信业要打开大门,其他行业应该积极参与,通过跨行业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理解不同行业应用对5G通信网络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具有共性的需求,更好地定义5G的标准,用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促进5G的技术创新。

“5G不是简单的网络升级换代,而是全方位的重新构建。”胡厚崑还指出,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数、高超速移动、全频谱接入等,都要求5G在技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华为通过过去几年的研究,已经构造出软件可适配的空口架构技术,包括SCMA、F-OFDM和polar coding,可以将频谱效率至少提高3倍,同时大幅增加连接数和降低时延。

同时,5G网络将是一个开放的、软件可定义的架构,在此架构上有不同的虚拟网络切片,如车联网、物联网、无线宽带网络,以适应成千上万的5G应用场景。此外,全频谱接入是5G时代的重要特征,意味着5G接入不仅使用6GHz以下的蜂窝通信频段,而且还要开发高频段和毫米波频段。

这样的理念对运营商而言,意味着只需建设一张无线接入网络,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避免碎片化网络。

胡厚崑还表示,要实现5G,必须采取正确的技术商业化演进策略。在5G诞生的过程中,将出现大量的技术创新,其中许多技术并不需要等到部署5G网络时才投入使用。相反,可以在现有网络中不断引进和融合这些技术,以提升现网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正因如此,华为日前发布了4.5G商业蓝图,4.5G有望在2016年实现商用。华为希望通过4.5G推动运营商业务发展,支持新的业务、终端和体验,为5G时代做好准备。这样演进式的技术商用策略,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4G网络的性能,最大化实现4G网络的投资效用,更好地培育市场对5G网络的需求,并且帮助今天的移动运营商将其市场优势从4G延伸到5G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全联接世界,是一个更加智慧的世界,5G技术的发展将带我们更快地走上通向未来世界之路。”胡厚崑最后表示。

猜你喜欢
运营商商业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