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教学的桥梁作用

2015-03-17 18:44罗肖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病理学桥梁基础

罗肖华

(茂名卫生学校,广东茂名525000)

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教学的桥梁作用

罗肖华

(茂名卫生学校,广东茂名525000)

病理学基础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病理变化及疾病转归的一门科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1]。学习病理学基础既要有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作为铺垫,又要熟悉相关的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知识,同时病理学基础又是临床医学如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科目的基础。因此,病理学基础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桥梁作用

在现代中职教育的理念下,纵观当前中职卫校的病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病理学基础作为基础理论医学,教学时数已被大幅度削减,教学内容也随之缩减,主要的教学内容为病理学基础的总论和病理生理学这部分,病理学基础各论部分因教学时间的减少,只能一个系统学习一种疾病。教学大纲对病理学基础的考核要求由考试课改为考查课,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病理学基础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真正发挥病理学基础的桥梁作用。作为病理学基础教师,在新的中职教育改革的形势下,要把握好教学方向,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在医学科学中的桥梁作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具体做法如下。

1 温故而知新,架起从基础医学知识到临床医学知识的桥梁

1.1巩固基础医学知识,发挥基础医学知识的桥梁作用

学习病理学基础需要有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作为铺垫,还要熟悉相关的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知识。而在课堂学习病理学基础时,没时间重新将这些知识复习一遍,这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病理学基础知识,在预习中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以新引旧、以旧入新,引导学生进入医学知识的殿堂。如学习病理学基础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章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血液循环、血液凝固过程;学习休克时复习微循环等。中职卫校学生在第一学期已学习过正常人体学,但对该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有些已经忘记,通过复习,让学生重温学过的知识,发挥基础医学知识的桥梁功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2补充教材外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按现在的中职卫校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病理学基础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与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科目同时开设,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病理学基础授课中可适时加入一些与学习、生活有关的教材外的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血栓形成过程时补充血小板的生理性质;学习血栓形成的机制时补充正常血流状态与凝血及抗凝的动态平衡;学习炎症时补充白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等。

2 从身边的不良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架起从健康到疾病、从疾病到健康的桥梁

中职生从病理学基础中初涉有关疾病的知识,他们在学习中会把生活中的一些疾病的知识联系到课堂中来,教师在授课时要趁热打铁,与学生一起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果转化等,如少运动,长时间坐、站等与血栓形成的关系;高脂饮食、地沟油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环境污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大量酗酒与肝病的关系;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与高血压的关系等。通过这些大家熟悉的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如何预防疾病,并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让更多的人重视健康、重视环境与疾病的联系,形成和采用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3 由临床案例反思病理知识,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病理变化

病理学基础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处于基础学习阶段的医学生而言,病理学基础内容比较繁杂、抽象,不易理解记忆,易产生枯燥乏味感。如何在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尝试把病例分析法引入病理学基础教学中,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疾病的表现,以疾病的表现逐渐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基础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1病例资料的收集、选择与整理

病例资料的收集与选择是教学的关键,所选病例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教师在平时应注意积累病例,并时常更新,有条件的可建立病例库。教师积累的病例越多,分析病例也就越透彻,更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分析及讨论病例。同时,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整理和归纳,将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真实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以备课堂教学使用。但应注意病例资料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要求学生从中解决的问题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病例数量与内容不要过多和过于复杂,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

3.2病例的分析、讨论

病例分析教学法主要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来实现。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典型病例,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认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可采取推荐代表发言和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指导和补充。通过病例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典型疾病的印象,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等基本知识,并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联系所学病理知识,得出正确结论。通过讨论、发言和争论,使学生逐渐认识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巩固已掌握的知识点,加深记忆,实现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的联系[2]。

4 由疾病的病理知识引导学生初涉疾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

病理学基础是医学科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病理学基础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疾病的病理知识,更要联系临床知识,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为后续学习临床专业课、参加临床实践和进行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对于学生在学习休克一章时要了解为什么要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学习血栓形成时要理解为什么在同一部位多次静脉穿刺会引起血栓;发热患者饮食为什么要补充糖、蛋白质,还应注意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等。学生只有理解了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特点,才能在日后的临床学习及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

5 注重教师的素质培养是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教学桥梁作用的保障

要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的桥梁作用,要求教师应具备除病理学基础知识之外的各种基础和临床知识,包括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并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教学,努力做一位“全能型”教师,这是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桥梁作用的保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求做到“精通病理学基础,通晓全科医学”,才能为训练学生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学习转化创造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总之,作为中职卫校的病理学基础教师,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与临床案例,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充分发挥病理学基础在医学科学中的桥梁作用。

[1]李玉林.病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海可.病案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256.

G420

B

1671-1246(2015)22-0064-02

猜你喜欢
病理学桥梁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