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整合和PBL模式的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培养

2015-03-17 18:44龙邦媛李康叶和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实习生影像学医学

龙邦媛,李康,叶和梅

(重庆市中山医院,重庆400013)

基于跨学科整合和PBL模式的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培养

龙邦媛,李康,叶和梅

(重庆市中山医院,重庆400013)

医学影像学具有涵盖学科广泛、内容繁多、实习时间有限等特点。实践发现,跨学科整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理解性记忆,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将二者结合运用于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培养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初步经验说明这些做法是有效的。

跨学科整合;PBL模式;医学影像学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并且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当前国内已有多所医学院校开始进行跨学科整合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1-8]。

PBL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形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问题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起点。1969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最早采用这种教学模式[9],实现它的前提是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授课模式必须被以人体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模式取代。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于1985年开始实施“新途径(New Pathway)课程计划”,即对医学课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了全新整合课程模块,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学习有效地贯穿到PBL小组学习过程中。

作为重庆医科大学教育改革的试点部门,从2010年起,重庆市中山医院医学影像教研室在实习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并且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在本文中,我们对4年来教研室整合相关课程、教学队伍建设及引入PBL教学方法的初步经验和体会做了一个总结。

1 设计整合课程方案

1.1制订教学目标

我们改革的教学目标是摒弃教师“手把手”传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引路人。以问题促进思考,以讨论促进合作,以竞争促进学习,摒弃知识的灌输,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2相关学科整合

医学影像学实习的核心内容是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医学影像学诊断,涵盖放射科学、核磁共振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4个部分。我教研室以人体器官-系统为整合基础形成神经-内分泌、消化、呼吸、心血管、运动、泌尿-生殖6个系统。各系统教学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以及与之对应的诊断学及内外科学[7]的理论体系。实习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放射—磁共振—超声—核医学先后实习的形式,而以六大系统为基准,将学生分组,在各组中同时学习放射、磁共振、超声、核医学的相关内容,一个系统学习结束后再按顺序轮转,直到6个系统全部实习结束。同时,近年来因沟通不良造成的医患矛盾逐渐突出,因此我教研室在原有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在入科培训、小讲座、教师带教、出科考试中又整合了生物信息学、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和医患关系等学科。

2 科室结构调整与教师队伍组建

2.1科室结构调整

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超声科、核医学科合并为医学影像学中心,以实现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后的实习需要。

2.2教师队伍组建

教师队伍组建包括指导组和实践组两个部分。指导组由教研室高年资技师或主管技师、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组成,分为以学科整合为基础的6个小组,教学内容包括:各系统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分析、各病例的临床病理回访和回顾性分析、新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的学科前沿性调查和展望。实践组由值班技师和医生组成,负责对轮值学生的指导工作。

3 具体教学方法

3.1指导组的教学职责和教学方法

3.1.1检查方面以PBL模式为主导,从患者入院的症状以及已完成的临床资料为切入点,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病例,包括考虑患者可能患的疾病以及需要进行的相关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检查方案,以PBL的问答形式进行,促进学生间的良性学习竞争。

3.1.2诊断方面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式,利用整合学科相关知识分析病例。报告完成方面仍然采取竞争促进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师审核报告、提出改进方案,并将当天学生完成报告情况记录在案。例如,以胸痛咯血为主诉的病例,需要考虑到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炎症、心衰等疾病,结合已有临床资料,应该优先考虑进行胸片、胸部CT或心血管方面的检查,是否需要做HRCT(CT高分辨率)、是否需要做小结节分析、是否需要做肺动脉或支气管CTA(CT血管造影)、是否需要做PET-CT检查,需要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对病变形态特征、生长方式、演进过程的准确分析需要运用大量的整合学科知识,而准确的定性、分期和治疗效果评估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进行分析。PBL模式采用启发、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灌输式教学,增强了实习医生的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提升了实习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病例回访和回顾性分析指导学生通过电话或查阅HIS系统资料回访病例,并指导学生于每周回访读片时间进行本周的疑难误诊病例讨论,由主任医师点评结果并记入教学评估和学生的实习成绩。

3.1.4新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的学习引导学生查阅期刊,了解各系统影像诊疗方面的新进展,并指导学生制作PPT进行小讲座,主任医师点评结果并记入教学评估和学生实习成绩。

3.2实践组的教学职责和教学方法

实践组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监督。在值班时间,学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教师负责监督学生的工作,及时补充或纠正学生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失误或遗漏。其二是引导和总结。学生完成工作后,实践组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并和学生一起参与工作总结,总结内容除了检查和诊断方面之外,还要包括接待患者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情况。

4 成效

4.1教师方面

跨学科整合和PBL教学二者结合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督促教师主动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了教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了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4.2学生方面

以往的实习生能照本宣科地完成影像学的检查项目,能看懂典型病例的图片,会比较熟练地书写报告,但是分析病变的能力却非常有限,主动学习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影像学的课本上。当科室进行读片、疑难病例讨论或是小讲座时,学生只能旁观而无法参与。经过基于跨学科整合和PBL模式的教学以后,学生普遍更喜欢提问题和自己查资料,能够主动和教师一起讨论和分析病例,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有了显著提高,知识掌握得更有深度,分析能力更强,工作能力也更全面。从目前学生反馈来看,普遍认为自己在实习期间成功实现了器官-系统的理论体系整合,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较其他实习单位培养的实习生强,实习结束后不仅可以完成所有影像学检查项目、常见疾病诊断,还学会了查阅文献、制作小讲座课件,掌握了一定的讲课技巧及医患沟通上的基本技巧。从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普遍认为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培养的实习生接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完成后的水平,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完成工作。

5 存在的问题

一是时间问题。目前我国影像医学本科普遍采取的学制是五年制,理论内容多、要求高,因此整体实习时间非常有限,各整合系统中能分配的时间就更短,这必然会降低教学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实习的质量,需要学校从课程制订到课时分配方面进行更大胆的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

二是因材施教问题。PBL教学和跨学科整合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进入实习的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PBL教学反而会令这部分学生不适应。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就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同一批实习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基础特别差,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反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也有一部分实习生,他们不是影像相关专业的学生,因此对影像实习的热情不够高,影像理论的掌握也不扎实,开展PBL教学有一定困难。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针对部分学生,采用PBL和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或者是在设定问题时需要制订不同难度的标准,因材施教,以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6 结语

医学影像学知识面广,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方式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研室教学实力,同时也符合现代医学生培养的改革目标,可以和校内理论学习良好接轨。PBL教学模式使得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为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力,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教学中,能明显优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充分利用影像中心有利的教学资源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培训,使实习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影像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的诊断分析和处理能力,有效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培训效果。

[1]俞咏梅,陈基明,翟建,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68-470.

[2]关丽明,李雪丹,张立娜,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88-190.

[3]项劲驰,黄伟,吕波,等.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影像医学短期培训的重要性及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9(10):1291-1292.

[4]李萍,岳凤莲,张在人,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88-190.

[5]孙泓泓,白芝兰,王玲珠,等.医学影像学实习课教学改革的设想[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5):334-335.

[6]王春丽,唐红.PBL教学方法在传染病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69-270.

[7]高瑞利.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8]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39-143.

[9]冯逵,黄建始.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课程计划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3):86 -89.

G424.4

B

1671-1246(2015)22-0094-02

猜你喜欢
实习生影像学医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医学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医学、生命科学类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