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关系的探讨

2015-03-18 21:25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萍萍袁建华
财政监督 2015年2期
关键词:相关者企业财务利益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萍萍 袁建华

关于构建新型企业财务关系的探讨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萍萍 袁建华

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关系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关系的内涵、类型以及传统财务关系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构建基于企业绩效、和谐社会、社会责任三个视角的新型企业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 企业绩效 社会责任

自我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来,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逐渐转变为一个真正的财务主体,与此同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这种矛盾,我国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财务关系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专家学者对财务关系理论的研究重视不够,而更多倾向于对财务活动的研究。在企业实际的日常活动中,财务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时常发生。因此,仅重视财务活动的研究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的,还必须重视对财务关系理论的研究。在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财务关系的研究与财务活动的研究同样重要。正确的财务关系理论能够指导企业正确处理财务关系,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财务关系理论的研究应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财务主体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对财务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关系的内涵

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下,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对企业财务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财务关系的内涵作了总体的概述。例如:王广明教授、刘贵生教授(1989)认为,财务关系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进行财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王化成教授(1993)对财务关系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指出企业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发生的经济关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企业财务关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务关系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例如,吴良海、纪根培(2003)基于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企业财务关系,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发生财务活动时企业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梁栋(2004)基于财权流的思想阐述了财务关系和财权流的关系,提出财务关系是财权流的载体,是财权流的具体体现,是在财权流动的过程中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张德荣(2007)从资金运动角度阐释了企业财务关系,指出财务关系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它反映一般财务活动中的主体之间特定的经济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传统财务关系的不足日益显露,基于社会责任的财务关系逐渐备受关注,财务关系的内涵变得更加具体,与当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更为契合,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例如,靳能泉(2008)提出这种基于经济利益关系的企业传统的财务关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企业忽视了其本身应有的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对财务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企业财务关系应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与有关各方围绕各自的社会责任承担和履行而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企业财务关系的类型

企业财务关系,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大致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和企业外部的财务关系。例如,张德荣(2007)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对财务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划分。邹武平(2012)对此又进行了更为详细、系统的阐述:企业外部的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税务机关、债务人、供应商、客户以及社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主要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财务关系等。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企业的财务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另外,不同企业的发展也有差异,因此,基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财务关系的具体划分也有差异。一些专家学者从新的角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关系进行了划分。例如,吴良海、纪根培(2003)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作了全新的阐释:传统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演变、发展为现代企业制度下“三纵一横”、四个方面的内部财务关系,即经营者与各责任管理部门之间纵向财务关系;各责任管理部门与各责任作业单位之间纵向财务关系;各责任管理部门、各责任作业单位与责任员工之间纵向财务关系;各责任作业单位之间横向财务关系。饶晓秋教授(2003)从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角度探讨财务关系。他认为,财务关系应包括财务管理权与财务执行权的划分与协调关系、收入和支出权限分割关系、不同经营管理层次和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权责关系、企业税利交纳和财务剩余分配关系、财务监督约束和薪酬激励关系等。这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财务关系类型的划分。

三、传统企业财务关系的现状

企业传统的财务关系是指在财务活动中,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基于这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财务关系的建立和运行,会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关系不利于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这种经济利益关系下,企业和各利益相关者很可能只围绕契约合同计较自己的利得和损失,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在“利己”思想的支配下,很有可能会损害他方的经济利益,导致冲突加剧,使正常的经济秩序乃至社会秩序遭受冲击。同时,各利益相关者还要时刻保持联系,为不确定的事情进行反复协商,这无疑会增加利益的协调成本,而这种成本的增加,最终会激化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不利于企业业务的开展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关系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如果把企业的财务关系局限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思维就会被束缚,同时也会制约人的自由发展,不利于企业和有关各方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有序运行,也不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的企业财务关系正是忽略了这一点。因此,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财务关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和谐。

四、新型企业财务关系的构建

财务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而在传统的财务关系构建中,将财务关系简单定义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易使财务关系管理表面化、片面化。因此,应该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财务关系,构建新型的企业财务关系,这是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使命。

(一)基于企业绩效视角下的财务关系的构建。财务关系作为一种关系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很不成熟,在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构建基于企业绩效的财务关系对于我国公司治理乃至社会的发展来说是十分迫切的。

国内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和验证了财务关系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从而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指导。理论方面,周俊杰、吴喜爱(1997)通过对现代企业财务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财务关系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因此现代企业财务关系应该借助于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管理,实现对企业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实证方面,纪建悦、李姣(2011)以契约理论、期望理论以及资本循环理论为基础,以2000-2009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该指标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存在相关关系。

而西方国家研究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 “财务利益相关者”关系。由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已相当成熟,财务关系是由法律关系和运行规则来确定,对财务关系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西方学者主要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探究。理论方面,Donaldson和Preston(1995)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公司绩效有正向的相关关系。实证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分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Berman(1999)选取企业与员工、客户、社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因变量,选取KLD数据库中的样本,通过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员工关系以及顾客关系两个指标与企业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虽然我国和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但是国外的研究对我国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从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出,良好的财务关系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财务关系在公司绩效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财务关系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绩效。

(二)基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关系的构建。从契约论的角度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而契约本身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我国正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财务部门要协调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只有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和谐的财务关系,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对和谐的财务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如何构建和谐的财务关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例如,梁小平(2008)认为,和谐财务关系是在公司财务治理过程中,财务部门运行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运行关系。因此,公司需要从财务制度、财务凝聚力以及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加强和谐财务的建设。覃龙飞(2010)从和谐财务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以“人本化”的理论为基础,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规范化”为中心,创建和谐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树立“和谐化”理念,协调好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等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和谐社会”的话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传统的基于经济利益关系的财务关系正遭受着冲击,而构建新型的财务关系逐渐被一些专家和学者所提及,构建和谐的财务关系逐渐成为企业乃至社会关注的重点。和谐财务关系的构建是企业和谐的前提。只有构建并实现了财务关系的和谐,才能实现企业的和谐、经济的和谐以及全社会的和谐。

(三)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关系构建。在现代社会,企业不再是单一的个体,企业的每个行为和活动,都有可能对企业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社会责任才是企业的最高追求。从局部来说,企业的财务关系也不例外,也应将社会责任融入其中,从而兼顾各方权益,达到共赢的目的。

目前,国内学者已经意识到传统财务关系的不足,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提出构建新型的财务关系。樊行健、颜剩勇(2005)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财务关系管理中,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谋利,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靳能泉(2008)指出,企业传统的财务关系,使得企业本身及各利益相关者忽视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不利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解决,因此,要构建新型的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的企业财务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关系已经无力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因此,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财务关系的构建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而财务关系的构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社会责任理论的结合,可以使企业财务关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有力的保障,从而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顺利地进行。■

1.Berman S.L,1999.Does Stakeholder O rientation Matt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 M anagement M odels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Donaldson and Preston.1995.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纪建悦、李姣.2011.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投资研究,10。

4.靳能泉.2008.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关系探究[J].财会通讯,9。

5.饶晓秋.2003.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J].当代财经,5。

6.王广明、刘贵生.1989.企业财务理论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7.王化成.1998.财务管理(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周俊杰、吴喜爱.1997.对现代企业财务关系的探讨[J].财会月刊,2。

猜你喜欢
相关者企业财务利益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