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5-03-18 23:04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双师订单船舶

刘 月

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试点工作的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我国初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政行企校学(生) 对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还没有形成共识,由此引发了政府与行业、行业与企业、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间的失衡,尤其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积极性较低,这也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困难所在。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提出,如何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强调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经验学习活动。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课堂与工作岗位学习实践,对学生进行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建立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完善专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现代学徒制作为高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素质、高度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在推进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过程中,各个学校都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现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阐述其在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现代学徒制雏形方面的一些做法,为探究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2.1 订单培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坚实基础

要想更好地实行现代学徒制,作为利益主体的企业必须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船舶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到船舶企业一线工作,但由于船舶企业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频繁跳槽甚至辞职转行。这就造成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企业利益严重受损。同时,由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是学校负责学生的选拔、教学任务的制订、教学过程的考核等等,导致学校的话语权远远高于企业,形成了在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具体做法如下: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潜水作业实训基地,每年订单培养学生30人;与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产学研一体的“船舶设计工作站”,开展“船舶设计班”订单培养,等等。通过订单培养,不仅找准了课程开发的方向、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针对性,更使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订单培养的实施,打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实现了学院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的局面。

订单培养在提高学生就业率、拓宽学院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及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企业根据自身的规模、发展情况及用人需求制订订单培养计划,也就是说,订单培养学生的另一个身份是企业的准员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企业为了保证订单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2.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和优势,更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即在符合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所需岗位职责,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共同实施教学情境设计等等。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半由学校教师承担其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讲授任务,最后半年进入企业,由企业派专人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企业岗位技能学习,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船舶特色专业办学优势,组建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环渤海船舶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葫芦岛区域政校企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校企合作董事会”3个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政行企校联动,实现了“一体化”和“融合式”办学,完善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体制机制,签约校企合作企业201个。学院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把船舶企业典型生产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把船舶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骨干课程,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促进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船舶企业生产模式对接,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了学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3 “双师型”教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教师承担理论课程教学,由企业师傅承担实践技能训练。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同时,还要在企业选拔品质优秀、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实施了提升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工程;建立了由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团队;建立了兼职教师库,聘请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提高了兼职教师授课的比例,实现了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优化,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学院现有教师496人中,“双师型”教师279人,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了92.08%,同时学院还建立了由304名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库,且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64%。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现代学徒制为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有效的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促进“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

[1]徐兰.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多方参与机制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1):17-20.

[2]冯克江.关于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综述[J].辽宁高职学报,2014(8):15-17.

[3]熊海燕.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J].学习月刊,2015(10):49-50.

[4]陈爽.四方联动共筑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1-4+26.

猜你喜欢
双师订单船舶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船舶!请加速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