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2015-03-19 04:03曹宾波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进程现代化传统

曹宾波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中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曹宾波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现代化是我国当前一个还未完结的问题,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中国文化对我国现代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来探讨二者的统一关系,并尝试找出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问题的途径。

现代化;中国文化;文化发展

从鸦片战争至今,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社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近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变革和历史进程都紧紧围绕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从其字面上的理解,可以将其理解为使具有当前社会发展先进水平,狭义理解为使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对现代化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是就其共同点而言,现代化首先是一个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其次是在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中包含着对某种价值的追求。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来看,现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各层面发生的变化。从价值追求来看,现代化是指由人的群体价值依附转向人的自我意识觉醒,追求理性与人的本体自由。社会的发展变化现象只是现代化的表面现象,而其本质是现代化所包含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对民主、自由、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核心主要指理性的社会运行机制。理解现代化的内涵就要把握现代化的核心和本质。

二、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现状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具有非内源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出现的,而是受外力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中国也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从社会现象来看,科学技术在学习西方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得以进步;社会生产从手工业逐步发展为机器大工业;城市化水平在建国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在建国以后也逐步改变了自给自足的方式,部分农产品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成为了商品。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呢?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社会现象上来看,我国确实在社会发展的各层面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但是就这些社会变化现象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了一些突出的进步,甚至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创新这一价值追求还没有内化为这个社会的自觉。城市化水平虽然逐年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由失地农民组成的新城镇,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在经济发展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但是市场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实现理性化,特别是在地方,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地方决策者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一行业在当地市场的发展。在政治体制上,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已经确立,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仍然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在社会变化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曾间断,在本质和核心上,对理性价值的追求,仍然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中国文化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实质

对于中国文化,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国文化是基于人类生活而言,由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依托历史而存在。[1]1-6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冯天瑜教授提出了“文化重演律”的观点。他认为文化的发展演化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文化选择,伴随着旧有体制的改造和主体结构的转换[2]75。中国文化历经几千年,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新文化的转型,但究其实质是中国人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传统生活方式选择性继承和对现代生活方式选择性认同的过程。

(二)中国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历史是不容隔断的,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放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方面中国文化精华的传承,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滞后性,也限制了我国现代化的步伐。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发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念,为现代化和谐社会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持。诚信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人之所助者,信也”、“童叟无欺”等耳熟能详的谚语,已经内化为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道德约束。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整体性的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格修养的崇德精神,重视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推崇仁爱的宽容精神,提倡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等已经成为了凝聚全国人民全面实现现代的重要力量。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解决现代化问题带来了重要启示。现代化过程中对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的理性追求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恰恰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万物合一”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导。一些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也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中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步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的发展相对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特点,使得一些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文化内容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2、中国文化发展的滞后性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文化运行机制上。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性的,从而导致了创新力的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是重经验的,这是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依靠一套前人总结出的经验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的生存,在处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同时,人们也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俗话恰恰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经验性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向前去思考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创新,而往往习惯从往常的经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方式是保守性的,从而导致改革动力的缺乏。中国文化的这一特性,也是同中国作为一个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分不开的。由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经验性,导致中国人在实践上是循规蹈矩的,无论在做什么的时候都很少去问为什么,而是认为是理所应该的,天经地义的。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这些俗语,让部分中国人缺失了勇于冒险、进取、超越和标新立异的特征,这与现代化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是冲突的。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是人情化的,从而使中国社会的理性化过程遭遇巨大的阻力。文化作为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样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作用。以家庭本位的中国社会注重血缘关系,伦理纲常和情感关系,使得无论是经济发展、市场运行、政治体制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情感的影响,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

四、中国现代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中国文化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现代化的过程将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个是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我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两个阶段同步进行的,也就出现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首先,现代化两个过程的发展,科学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越来越注重科学的理性,管理也开始打破经验性的管理方法,循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生活上从医学的发展和营养学的发展来看,人们的生存不在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开始注重科学的营养搭配。这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在面对社会各层面的问题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理性。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着改变。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社会,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经济规律的影响,在经济生活中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价值的存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从情感化、无序化开始走向有序和规律发展。人们在处理经济生活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更多地是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虽然有可能导致拜金主义和纯经济效益的单向追求,但是不可否认,人们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巨大的冲击。

再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化进程,改变着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农本社会,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同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变化是存在的,而且这个变化也使一部分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这些失地农民虽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宗族观念,习惯风俗等,必然会随着角色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只是速度的快慢的问题。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完善,以及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行政管理体制,都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进行了设计,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定下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政治生活也必然要按照受强制力支持的法律去进行,所以在政治上,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政治生活正在趋于理性化。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实施上的影响,但是随着政治透明度的不断加强,我国人情政治正在受到冲击和压制。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化的推进又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要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且摆脱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应更加注重中国文化的发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潘福元.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4-66.

(责任编辑 杨晓娟)

G122

A

1673-2014(2015)06-0012-03

2015—09—07

曹宾波(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研究。

猜你喜欢
进程现代化传统
边疆治理现代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