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野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研究

2015-03-19 04:03刘燕
长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模态学院

刘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31)

多模态视野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研究

刘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31)

教育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指南,而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以传统单模态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效果与要求存在差距。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索能够较好优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改进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充分激发师生的多模态意识,提高学生多元读写能力。

多模态话语分析;多元读写;独立学院;大学英语

一、引言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方式和媒介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基于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感官刺激等多种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教育部推出的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1]03。《指南》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具体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又存在着许多自身的特点、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本文试图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基础,探索能够较好优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是各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外语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大学英语在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比重。为此,独立学院十分重视大学英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涉及师资力量的培养、先进网络平台技术的引入等等方面,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大的起色,“听不懂,说不出”的现象非常普遍。

以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为例,大学英语教学经过长期的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对笔者所带班级学生的统计,其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为83.4分,尚未达到及格线。这样的成绩和像“985”、“211”这样的重点高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依然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讲,要想通过四级考试,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依旧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为主的一言堂讲授,除了语言模态,很少涉及图像、动画等多种模态的使用。即使偶尔用到PPT课件,呈现的内容也是以文字为主,完全不能调动学生使用多种感知模态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学硬件和网络平台建设滞后。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好多教室的硬件设施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依旧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基本的多媒体设备都没有配备。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学习网络平台更是迟迟未能启用,使学生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多模态的英语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第四,教学评价体系陈旧。目前,笔者所在学院对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评价考核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跟踪测评体系没有建立。于教师而言,多模态的意识没有被充分激发。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多元读写能力

1、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对象一直是语言本身。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模态话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于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于上世纪末应运而生。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开创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先河。系统功能语言学家以社会符号学为基本视角,以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2],认为图像、声音、动作等非语言模态作为符号资源在意义的构建过程中与语言起到同样的功能作用,语篇的多模态性对人们从新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47。

模态是指依据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述的符号系统。主要可分为: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或声音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4]23。多模态是几种符号模态的同时使用,也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一些媒介的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式或方式[5]8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同样适用,包括语言是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和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三大元功能理论,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aning)、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aning)和语篇功能(textual meaning);语域(register)理论等。

2、多元读写

多元读写,又称多模态读写(multiliteracy),最早是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即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读写能力和多模态读写能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语言文化多元化,交际技术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6]。胡壮麟指出,多元识读能力包括文化识读和技术识读,其中的技术识读就是多模态识读,指参与者能在信息环境中学习、工作并构建意义等[7]。我国英语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投入大,产出小。传统的单模态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培养信息时代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因此教学模式的优化刻不容缓。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关注语言符号之外的多种符号系统,重视各种符号系统在意义表达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建立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上的多模态教学模式能有效改进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适应文化多元化及交际技术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师生的多模态意识,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急需优化,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据此,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一)教学资源的多模态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多模态模式中的教学资源应以教材为基础,增加更多多模态特性的教学资源,如图像,音乐,动画,影像和网络等资源。在必不可少的教材的选取中,也应尽量选择具有多模态性的教材。多模态性教材指由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教材,包括文字、图画、表格、录音、录像共时或者按一定顺序出现。其中,文字还是起主导作用,但不再是一种模态独尊的局面,而是多种模态竞相争艳的局面[8]。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对多模态式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关键作用。“模态是以媒体为物质基础的,没有媒体,模态就无从谈起。”[9]因此,面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整体欠缺、参差不齐的情况,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有效对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级管理,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模态跟踪测评。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更加自由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多模态资源进行学习,如美剧、电影、歌曲等,以此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多元读写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本身也可以提供多模态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语言表达、姿势、动作、表情等因素都成为课堂中的多模态化的辅助输入信息。

(二)教学方式的多模态化

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有四种具体方法:情景操练,明确化指导,批判性构架和转变式训练[10]。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将多模态元素融合到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师生的多模态意识,更好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

具体到听说教学和读写教学,我们可以依据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分别采用以下的多模态教学方法。第一,听说课程。我们可以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版)为基础教材,结合网络版以及多模态网络资源,并对各种多模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调,来达到语言信息输入输出的系统化。通过互动模式展开教学,语音室的教师面授为1学时/周,以师生互动,学习多模态听说资源为主。学生需准备相关话题的语言素材,进行小组讨论等。课外自主学习1学时/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自主化学习,完成网上学习任务,巩固课堂内容。教师可在网上发布任务,进行答疑,指导和检查作业等。第二,读写课程,我们继续选择《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为基础教材,该教材经过不断改进,已具有一定的多模态特性。集中面授可安排为3学时/周。课前,需要学生准备相关素材,思考自己的不同见解。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除语言外的多模态资源,以及各种模态是如何协同来构建意义的,并进行相关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进行批判性阅读。课堂环节还可加入演讲,辩论,话剧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认知语篇所传达的意义。课外自主学习为1学时/周,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完成写作任务及其他作业。写作任务的完成应建立在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图表绘制等多模态手段的基础上。教师可在网上进行互动修改,批注等。

(三)评价体系的多模态化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多模态的评价应该由入学前测评、学习跟踪测评,综合测评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成。其中各种测评又应包括听说读写的全方位测评。这样才能全面体现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效果。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学生期末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的期末总成绩中,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一定作用,但口语考试的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也应从多模态角度入手,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模态元素的使用情况,与学生语言动作的互动情况等。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提高教师多模态教学能力。

四、结语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能很好的解决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然而多模态也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知识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处理不好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知识点记忆[11]。因此,在运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做到合理安排各种模态的比例,恰当使用多模态话语,转变角色,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接受多模态信息的积极性,科学监管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完成情况。只有做到这些,多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才能在独立学院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M]. 2014.

[2]曾方本.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J].外语教学,2009,30(6):28-31.

[3][5]Kress,G&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M].London:Routledge,1996.

[4]Forceville,C.,Urios-Aparisi,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9.

[6]New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w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

[7]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9.

[8]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7(3):48-53.

[9]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10]曹韵.多模态教育环境中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学刊,2015(4):134-137.

[11]顾曰国.多模态多媒体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责任编辑 郭佳)

H319

A

1673-2014(2015)06-0101-03

2015—05—26

刘燕(1981—),女,山西霍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模态学院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初等教育学院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Letter time 书 信 时 光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海盗学院(7)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