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移动互联网如何颠覆传统互联网?

2015-03-19 21:38
传媒 2015年2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时代用户

微观点折射大问题,微言论透析大道理。欢迎您留下精辟、精炼、精妙的微观点,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

@柳传志: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开放、互动的特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注重个性化需求的个别消费群体,成为了商业中的主要顾客。而在此前,除了大客户、大众市场受到重视外,企业虽然也强调 “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等理念,但是,由于数据采集、精准定位、柔性生产以及点对点营销等技术手段的缺乏,企业很难满足这些小众市场的需求。

@程炳皓: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比传统互联网大10倍的市场,发展更快,更具潜力和诱惑,而移动游戏则将成为移动领域里最先能看到成绩的“燎原之火”。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最大的不同,不是来自于互联网的延伸,而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产生的颠覆性作用,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所有行业都将移动互联网化。

@谭丽霞:在传统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做什么产品,用户就购买什么产品,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消费者有了更大的力量,并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导。所以,对企业来讲,市场力量发生了变化,企业要变成时代的企业,必须跟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整,同时也要在组织、流程以及思维方式等层面进行变革,这是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最直接的挑战。

@俊世太保: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习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入口变得纷繁复杂。无论是腾讯、阿里巴巴还是百度,要复制它们在PC时代的成功仍然任重道远。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争抢登上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能成为入口的一般都是平台级的应用,它们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大多都具备着这样的一些特征:用户多、粘性高、延展好、感知强。

@李小年: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度过了需求集中于通讯与社交方面的“萌芽期”和以购物与娱乐为代表的“初步发展期”,迈入到“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多元化生活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线上与线下联动(O2O)成趋势。

@罗超:3G发牌的2010年可算作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到了第五个年头的2015年,已经很难再有现象级APP出现,老玩家们不断贡献着新消息。新年伊始,UC就公布了一个数据:DAU(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这或许会让更多移动互联网应用公开DAU这个关键指标,2015年进入“日活跃度”年份。

@郭永宏: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正发生着巨变,各类新媒体凭借免费、互动性强、草根化等优势,不断蚕食传统市场,传统媒体必须主动创新转型,善用网络,赢取未来。创新转型的本质是增加价值,主流媒体应在新媒体阵地主动作为。创新转型的本质是增加价值,创新必须能被规模化复制。传统媒体应积极与移动互联网展开深度合作,从新闻信息采编管理、传播营销等各个方面相互搭建平台,进而衍生更多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产品,携手进军这一新兴市场。

@赵文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核心,是形成以用户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建立以自身平台为核心的盈利生态体系。目前多数传统媒体的技术能力与运营能力不足(产品不具备用户黏性),这使其只能作为内容供应商附着于平台商。要避免这样的结局,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许是与现有的新媒体平台商深度合作,使自身拥有作为平台商和服务商的能力。比如微信公众平台、商业门户网站的自媒体平台等。

@张永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新闻资讯是用户的主要体验之一,传统媒体如果能发挥资源优势和采编优势,推出适宜移动互联网搭载,充分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资讯,这对留住或唤回年轻读者是非常好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传统媒体“增加”发行量的契机。移动互联网虽然现有用户主要是以在校生为主的年轻人,但经过3—4年后,这部分人将会成长为社会的主要财富阶层,传统媒体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更多的年轻和高端读者,这对传统媒体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沈禄政: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点是确定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延伸,不是数亿电脑用户和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组成的互联网,而是海量智能终端与电脑的互联互通,甚至互联网本身会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所谓的固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根本上只是取决于用户的状态。

@宋聪明:当国内各大搜索企业正在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国外移动互联网领域的Yelp等移动应用已开始抢占Google在移动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如今移动互联网越发普及,用户正在悄然地改变自己的搜索习惯以及方式。

@张江键: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瞬间爆发而起,由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张基础网络撑起的一个云计算大平台,上层将衍生出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O2O等众多应用和服务。这是一个云计算时代,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场规模浩大的移动互联网革命正拉开序幕。

@gsut: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这个网络的主要入口,APP 也异常火热,特别是最近半年,随着智能手机占比的不断提升,网络环境的改善,个别标杆产品的面世,传统互联网的布局竞赛,使得这个行业“炙手可热”。有人说移动互联网会取代传统互联网,有人说这将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又一次重新洗牌

@青龙老贼: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壮大,使其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新贵,传统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更引得无数开发者“为伊消得人憔悴”,移动互联网富含大量“金矿”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然而,与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目前的收益有限,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形成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仍需整个行业不断探索。

@郭静: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把精力向移动互联网分流,在“小而美”的基础上未做到极致,就试图在“大而全”上找到突破口。站群、微博、微信、APP,当前几种主流的互联网玩法,到边到角,只要有人玩的,个个去试一遍,不管行不行,先做这个行业的“先驱者”再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些玩法。有些企业进军到移动互联网,是迫于互联网营销成本的增长,有些则是“追随潮流”。

@沈拓: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是处于某个垂直市场中,在一个垂直市场中,究竟能够容纳几个平台生存,是否给后进入者提供了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这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提供商的战略选择。经过研究,我认为,一个垂直市场的容量,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用户的转移成本。2.开发者的开发难度大小。3.资本市场的意志。4.市场规模。5.平台盈利速度。微信看传媒微信论传媒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时代用户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关注用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