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2015-03-19 19:28王长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网球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 王长磊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网球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及手段,在其独特的魅力作用下,成为了当今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目前,各所高校都在积极地将网球运动的教学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之中,这对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中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材种类缺少以及教学模式的陈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高校网球教学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鉴于此状,如何利用现代化和最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网球项目的体育教学,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高校网球课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传统的网球课教学在模式上都是由示范加讲解所构成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单一的多球练习作用下,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对网球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技术水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先针对每个所教授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而后通过讲解达到使学生建立初步印象的目的,然后在学生练习环节,利用多球练习的方法重复一个项目的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过于强调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水平的练习。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应当包括四个阶段,即:准备活动阶段、练习击球阶段、改正提高技术阶段和实战训练阶段。很明显,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只能以枯燥的语言和示范进行知识的传递,封闭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方法下不能对学生创新、自学、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国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给现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不能适应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体现出教学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因此,对高校体育网球项目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摆在全体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网球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的特点

素质教育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就使得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学生个性化特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地位与其个别的差异性。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学将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作为教学目的的第一要位,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摆脱呆板、僵化固定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网球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网球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当中,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技术动作,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容易模糊的理论概念与教学难点。

(三)开放性特点。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网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应当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作为依据,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加强网球基本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水平。为了满足社会进步与教学科学的发展,应当开放性地将多种多样、新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影响下不断提升网球教学的效果。

三、高校体育网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教师应采取符合网球规律特征和教材特点的方法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

(一)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由于网球项目是一个实践性强的项目,故网球教学过程中的练习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教师应运用丰富的教学情境,将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例如,设定一个比赛的情境,利用巧妙的方式,将基本技术的练习引入其中。同时在每个学习阶段,为学生设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将盲目、枯燥的基本技术练习通过学生竞技比赛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练习基本技术与战术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二)因材施教体现教育全体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给予不同的要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让每名学生达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身体素质、网球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若教师运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忽略学生间的差异,就会造成技术和身体较好的同学“吃不够”和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较差的同学“跟不上”的后果,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在教学中只有不断调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全体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针对学生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引入情感教学的方法。所谓的情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适合的情感教学程序,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问题的改善所制定的一种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建立在良好的认知水平上的,网球的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只有这种情感的体验过程在日积月累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对整个网球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个人魅力,仪表举止端庄大方、有独特的教学方式与风格,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并将这一过程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网球课的教学,不但达到锻炼身体和掌握网球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还可以将这种情感体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引发、促进、支持和指导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之为探究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教师可在合理的教学目的下,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置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合理进行竞争,为课堂创造和谐的气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造成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符合网球教学应注意的很多特点,不但可以达到确保网球教学过程的安全,还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练习频率,做到场地与器材的利用率大大增加,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网球技能的掌握与专项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与实践中,探究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在清晰的教学目标下,有的放矢地开展锻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彼此激励,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的秩序,做到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球运动以其竞技、健身等锻炼价值,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发展,充分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满足教学需求。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新方法模式,才能切实有效加强和提高高校体育网球项目的教学,让网球项目的教学在高校体育工作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王傲.合肥市高校网球开展现状研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

[2]孙文渊.浅谈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3]江健康.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运动,2012

[4]巫文佳.高校网球教学优化方法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5]罗诚.高校网球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

[6]陈勇,李皿.非体育专业高校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猜你喜欢
网球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