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的融入

2015-03-19 19:28黄银宝高秋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法老师

□ 黄银宝 高秋珍

应试教育教学方法目前还被许多老师所沿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把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其劳动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是否达到了老师的要求?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将来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失去自己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更为可怕,因为临床疾病千变万化,没有哪门教材会囊括所有疾病的解决方法,这样的结果也不利于我国医学行业的发展。如同一个人得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有可能存在着细微差异,学生如果还死搬硬套教材上的那一套,就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让病人的病情加重,适得其反。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们自己主动发现疾病的细微差别,思考如何解决,探索新的治疗手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旧的教育方法的诸多弊端,通过摸索实践,开始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法——发现教学法。

一、针对问题,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需要他们学会自学,但是因为《解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第一学期开的必修课,同学们刚刚入校变成医学生,以前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学问,老师给个教材就让其自学,我们的学生往往会变成无头苍蝇,无处下手。所以我们要引导,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解决自学这个问题呢?老师可针对准备要讲解的内容提出合理的生活实例中的问题。例如讲解椎骨的连接方式时,可以提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椎间盘突出症(或者坐骨神经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当然问题的提出也可以循序渐进,首先什么是椎间盘?怎么会突出?真突出了同学们认为怎么治疗?这种疾病应该怎么预防?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就会把教师需要讲解的解剖学内容椎骨连接方式掌握了,同时通过后续的那几个问题还拓宽了知识面,学生能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对自己解决其他问题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同时学生因为解决的是实际生活中常见常说疾病,这种疾病在亲戚朋友中就可能存在,他们学习后,就会感到学到的东西有用,能帮到别人,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设计情境,发现问题,引起思考

创设情境问题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与所讲知识相联系,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状态[2]。老师根据要讲解的内容,巧妙地设计出与此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让他们在感知上得到震撼,由此引起他们的思考。这样他们就会在学习的时候更加集中精神精力,大大增强学习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解运动系统时,先带领学生观看一小段健美,再让同学们参观人体科技馆,把美学教育贯穿于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让同学们在心灵冲击中更加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再比如可以让学生观看手术录像,或者实地观摩手术过程,思考手术中用到的解剖学知识,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救死扶伤的意念,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操。

三、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讨论协商

步入医学院校大门的学生,刚从语数外、数理化等文化课中解脱出来,对人体自身的奥秘充满神秘感,好奇心强烈,老师只要适当引导他们,学生就会对掌握人体结构的奥秘充满激情。医学是一种精英教育,其内容博大精深。解剖学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其涉及名词概念多,自主学习过程中耗时耗力。所以当教师因讲课需要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自主解决时,鼓励学生之间形成团队。一些学生上网查资料,一些学生翻书,另外一些学生可以找老师借模型标本,然后把所有整理收集的资料大家共同学习验证,共同提高,这样就可以给学习省下很多时间。针对问题寻找答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真理越辩越明,知识也一样,经过一番探讨推敲,很多与之有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过此法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加印象深刻。这样既节省了同学们掌握问题的时间,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创造出和谐、健康的课堂环境和人文环境。

四、优化教学环境,形象生动教学[3]

人体解剖学长期以来都采用的是黑板、挂图、标本和模型的传统教学手段,但因为人体结构的复杂性,立体空间结构、位置毗邻关系难以掌握,这种静止的、平面的教学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而且其无法产生教学成果,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方面日益广泛的应用,给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增加了新的教学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在其内添加视频、动画等内容,就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增强立体感,学生一目了然,印象会更加深刻。

五、注意活体教学

教室上课时可以准备一些譬如眼底镜、听诊器、耳镜等临床常用的一些简单的无创伤检查工具,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就可以相互利用这些工具,像临床的大夫一样去观看彼此。比如我们学到眼睛时,就可借助眼底镜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再比如讲到中耳鼓膜时,老师课件做的再漂亮,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耳镜相互观察一下,记忆就会十分深刻。当然还有一些不需要借助工具就可学习的,比如学习锁骨、肩胛骨等在人体体表可以摸到的结构,老师只需提示,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通过活体教学,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兴趣,还能让枯燥的解剖学名词“活”起来,使同学们感觉学习解剖学“有用”。

六、发现教学法在解剖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教育价值所决定。我们的教育是为了给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但是为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怎么样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能力高低有别,而现代社会的知识面却越来越宽,学生只有学会了如何去学习,他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不被淘汰,才能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应付更多更复杂的临床难题。

(二)社会发展所决定。现在的社会环境崇尚自由,个人希望得到自我表现,体现自我能力,赢得别人的尊敬,所以本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可能,这也会让学生自己更为有兴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大大提高,这样也会提高学习效率,养成他们高效率的学习工作习惯。

我们以前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老师在课堂讲课时,一张嘴、一本书、一面黑板、几幅挂图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根据从教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选择了发现教学法,该教学方法实施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潜力,促使学生大胆创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浏览互联网已经成了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学生也不例外。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也要让先进的科技发展为我们服务,学生可以通过随时随地的上网学习,会把众多的解剖名词牢记于脑海,比起让他们看枯燥的课本学习,显然学生更加愿意接受网络学习。

通过发现教学法在医学生教学中的融入,作出相应设计、实践和对实践研究结果的分析,教学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达到了良好的预期目的。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发现教学法,明显优越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1]韩锋.发现教学法的再发现[J].现代物理知识,1997,5:34

[2]K.T.Henson,Secondary Teaching gethods,teath and Co.U.s.A,1981

[3]聂政.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4)

猜你喜欢
解剖学教学法老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