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筛选

2015-03-20 00:07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案件线索指向犯罪

李 涛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侦查系,江苏南京210046)

目前,我国经济犯罪呈现出内部分工组织化、侵害对象涉众化和犯罪手段智能化、专业化、异地化等特点。面对经济犯罪的新挑战,科学地分析、评估和筛选已经搜集到的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对促进经侦部门信息化导侦机制建设、有效发现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概念

(一)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概念

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是指能够引导侦查人员认识经济犯罪案件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情况的信息。从侦查办案的角度来看,线索信息不仅指经济犯罪案件的线索,还应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背景资料和反侦查活动能力,以及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党委政府等对案件反映的情况和消息。

(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分类

根据线索的载体,线索信息可以分为行为线索信息、语言线索信息、物证线索信息等。根据线索内容,线索信息可以分为反映人的线索、反映事的线索、反映物品的情况。根据线索的价值,线索信息可以分为一般线索信息和重大线索信息。

(三)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特点

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联性。线索信息之所以能够引导侦查人员认识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是由于它与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直接的联系,也可以是间接地联系;既可以是因果联系,也可以是非因果联系。(2)广泛性。各种与经济犯罪事实有关,能够影响侦查意识、生成侦查方案的信息都可以成为线索信息。(3)模糊性。线索信息具有分散、零碎的特征,往往只是从侧面或某一角度反映经济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4)时效性。经济犯罪活动和侦查活动的对抗性决定了线索信息的时效性。线索信息给侦查工作提供的战机稍纵即逝。随着时间推移,一份有价值的线索可能因没有及时传递和交流而完全失去价值。(5)动态性。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线索信息量会逐级扩大,新的信息会不断出现。侦查终结时,线索信息会凝固为案件事实和侦查的各个环节。

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基础性分析

(一)对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可靠性分析

1.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来源的描述

(1)规范化描述

《经济犯罪案件管理信息代码》第2部分“案件来源代码”对线索信息来源作了较为规范化的描述。一般而言,公安机关接受经济犯罪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扭送、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二是中央领导交办、公安部交办、省领导交办、省厅交办、市领导交办、其他交办;三是移送;四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五是工作发现,主要包括日常工作发现、情报发现、侦查发现、协查发现①;六是其他途径。

(2)实践性描述

在实践中,线索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群众报案、举报、控告、信访,发现和收集线索信息;二是通过对电台、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载体刊登的经济动态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和收集线索信息;三是通过物建经侦信息员发现和收集线索信息;四是通过与内部警种和工商、税务、质检、药监、审计、烟草、盐业、国资委等行政执法部门相互协作,发现和收集线索信息;五是通过民警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生活圈子和交往圈子,发现和收集线索信息;六是通过律师事务所、婚介、快递、托运等中介组织,发现和收集他们所服务的各类经济主体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信息。

2.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分析

根据线索信息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类进行可靠性分析:其一是上级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的线索信息;其二是侦查人员通过专门手段收集到的线索信息;其三是通过群众报案、控告和举报收集到的线索信息。一般而言,上级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的线索信息人、事、物指向明确,多有比较确凿的证据,可靠性较大。侦查人员通过阵地控制、经嫌调控、分析研判等专门侦查措施和手段主动收集的线索往往手段合理合法,技术先进,内容较为客观,主观成分少,相对较为可靠。而由于知情程度、文化水平等诸多原因,报案人、举报人往往不了解举报材料需要提供的具体内容和主要要素,对事实情况、前因后果联系不清,导致其提供的线索信息繁多而调查价值匮乏。在侦查办案中,有一些控告人为了达到利用公安机关解决经济纠纷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偏激情绪和倾向性色彩,甚至刻意夸大、捏造一些内容,导致其提供的线索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采用性大打折扣。因此,与前两者相比,通过群众报案、控告和举报收集到的线索信息可靠性稍弱。在实践中,对于侦查人员通过专门手段收集到的线索信息应着重于分析其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对于通过群众报案、控告、举报等收集到的线索信息应着重于分析其是否真实,并在确认真实的基础上分析其价值的大小。

(二)对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可能性分析

1.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相关度分析

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是决定线索信息使用价值的关键。在实践中,确定线索信息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些比较复杂的线索需要经过仔细的对比、分析、推理才能确定下来。如目前公安机关发现传销犯罪的能力相对较低,线索信息的获取主要是依靠被害人亲属的举报。由于无法获得被害人的充分信息,公安机关往往一方面要以寻找失踪人口为依托,向失踪地发布协查通报,一方面要排除疑似被侵害的可能,最后才能对举报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如确实与传销有关,才能以此线索立案侦查。

2.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专指度分析

线索信息专指度是指线索信息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等情况的个性特征的鲜明性、特殊性。线索信息专指度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在实践中,大部分的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都有明确的指向。有时,犯罪嫌疑人只有具备特定身份、职务、社会背景、专业知识等,才有可能去实施某种类型的经济犯罪。因此,线索信息特定性的价值越高,所指向的案件事实特定性越强。

3.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完整度分析

微信用户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8.89亿,2016年日均使用微信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用户较2015年增加了一倍,微信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而“千聊”学习平台继承了微信的用户群,大学师生用户的覆盖率几乎是100%,师生不需要再注册登录,不需要导入学生,学生使用微信就可直接触达小程序学习平台,参与MOOC的学习。

线索信息完整度是指线索信息中所涉及的刑事案件构成要素是否完整。线索信息越具体、详细,价值越大,而零碎的、片段式的线索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需要进一步补充调查。

(三)对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可查性分析

1.有无可查的对象

一般而言,可查的对象是线索信息指向的人和事。所谓的人,是指线索信息所指向的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当事人或其他重要关系人。所谓事,是指线索信息指向的符合经济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案件事实。判断上述的人和事是否可查,关键是看其是否属于侦查学意义上的开展侦查的突破口。

2.有无可查的条件

其一是要注意线索信息指向的时效性要求。一般而言,现行案件更有利于查证。因此,对时效性强的线索信息要优先考虑。其二是要注意线索信息指向的程序性要求。如特定对象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籍人士等。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对上述对象开展调查需要履行的手续。其三是线索信息指向的适当性要求。经济建设工作是我们国家的中心工作。侦查活动不仅要考虑侦查办案惩治犯罪这一价值取向,还要注意有无可能影响经济建设,由此来考虑调查时机是否成熟。

三、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的筛选

(一)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筛选的方法

1.电子化筛选

电子化筛选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查询、评估线索信息,辅助决策。目前,各地公安机关都已经建立经济犯罪人员信息数据库、经济犯罪案件信息数据库、经济案件协作查询平台。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不同角度认真研讨线索信息的价值,在不同的情报信息载体上搭建合理的评估模型。通过模型操作,当线索信息符合或者满足某几项字段、犯罪构成所需的要素比较清晰时,将其列入一级线索,立即开展初查工作;当线索信息所指向的犯罪构成要素比较清晰,但达不到立案标准时,将其列入二级线索,可以优先初查;当线索信息不能显示犯罪构成要素时,可以将其设置为三级线索,建议待查。

2.人工筛选

(二)几类常见成案前景较好的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信息

1.证据型线索信息

证据型线索信息是指单位移送或公安机关在办理其他案件时发现的线索信息。这类线索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较为完整的刑事案件结构要素,证据材料指向明确,成案价值大。如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移交的可疑大额交易线索对洗钱案件、传销案件的成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2.方向型线索信息

方向型线索信息是指具有一定的成案可能又不可操之过急的举报线索信息。如在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及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往往比其他经济犯罪的隐蔽性更强。因此,对获取到的此类案件的线索信息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摸排,等待办案时机成熟。

3.具有行业特点的线索信息

这类线索信息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处于易发职务侵占、偷税的部门、行业和环节,作案手段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行业性特征和规律。

4.隐秘性线索信息

这类线索信息知情范围较小,一般不易被公安机关掌握。一般来说,举报人多是秘密的知情者,举报时多言简意赅,直接击中要害,因此此类线索的成案前景往往较好。

[注 释]

①侦查发现,是指侦办其他案件中发现的新案件;协查发现,是指为其他单位办案件时发现新的案件。

[1]马忠红.侦查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70-282.

[2]戴蓬.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要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25-28.

[3]陈波.反贪侦查实战要领[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51-57.

猜你喜欢
案件线索指向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关于通过银联数据查找案件线索的思考
淅川县审计局规范经济案件线索移送工作
Televisions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环境犯罪的崛起
论渎职侵权案件线索主动发现机制
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