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2015-03-20 11:36张秋菊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3期
关键词:渗出物嗜血耳病

张秋菊

(河南省郑州种畜场,河南 郑州 450008)

PRRSV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张秋菊

(河南省郑州种畜场,河南 郑州450008)

2015年4月份以来,三门峡某猪场爆发一种以呼吸困难,耳、鼻盘、眼周围皮肤发蓝,四肢末端、腹下、臀部发绀,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关节肿胀,跛行,四肢无力等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各年龄段的猪群。从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以及经过细菌培养,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实验室检测后确诊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经采取措施后挽回部分损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

猪蓝耳病”,该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和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又称格氏病。该病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心包、腹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猪场曾爆发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高达50%,该病在全球范围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典型细菌性疾病之一。猪副嗜血杆菌常与其他病原体继发、并发感染,使临床病情复杂,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就是其中常见病之一。由于混合感染,使猪场死亡淘汰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巨大的损失。

1 材料

1.1病料来源

2015年4月,三门峡某猪场的6头病猪及其血液和关节腔渗出物、肝脏、脾脏、脑脊液等。

1.2试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猪乳胶凝集试剂盒、葡萄球菌血平板、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革兰氏染液。

1.3实验室器材

酶标仪(美国ELX800GIDX),离心机、恒温箱、微量可调移液器、微量振荡仪等。

2 发病和临床剖检变化

2.1发病情况

该场现有母猪13头,仔猪130头,为增加存栏量,3月份从外地引进仔猪200头,引进仔猪未经隔离即与大群混养,结果从第2d起,引进仔猪就陆续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关节肿胀、跛行等特征。经用药治疗,不能控制疫情,并开始出现大批死亡,14 d内引进仔猪死亡170头,病死率高达85%。此间,原有仔猪也有40多头发病,症状与引进仔猪症状相同。据畜主讲,外购仔猪防疫过猪瘟和链球菌病。

2.2临床症状

仔猪呈现精神沉郁,体温41℃左右,食欲减退,呼吸困难,鼻孔有黏液分泌物,被毛粗乱;耳,鼻盘,眼周,四肢末端,腹下,臀部发绀;步态不稳,关节肿胀,负重无力,两腿内侧、腹下及耳根部有少量的出血点。

2.3剖检变化

尸体剖检可见:胸腔、腹腔心包内积水,表面覆盖大量纤维性渗出物,内脏器官粘连;心脏表面可见纤维性蛋白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为重;脾肿大,边缘坏死;肺水肿,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间质增宽,肺尖叶肝变严重;肾外观暗红色,有弥漫性出血,切面点状出血;肝脏有弥漫性灰白色病灶;在腕关节、跗关节的关节囊内有浆液性渗出物。

3 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学检查

无菌取6头病猪的关节腔渗出物、脑脊液、肝脏、脾脏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观察到许多红色短小杆菌,多单个、短链排列,无鞭毛。所检组织中,以关节腔渗出物、脑脊液细菌最为密集。将病猪的心包膜渗出物、关节腔渗出物、肝脏、脾脏分别接种于普通肉汤、普通琼脂平板和接种有葡萄球菌的血平板上,在37℃恒温箱培养24h后,普通肉汤和普通培养基上均未见有细菌生长;接种有葡萄球菌的血平板上呈现出明显的“卫星现象”。同时取各阳性培养物进行乳胶凝集试验,所有的阳性培养物均能与副猪嗜血杆菌阳性血清凝集。

3.2病毒检测

6头病猪血液经离心后进行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6头猪的PRRS抗体检测结果分别为0.449、0.176、0.568、0.235、0.458和0.706。

4 紧急预防措施

根据诊断结果,首先将病猪隔离,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每天2次。同时对假定健康猪紧急接种“蓝耳病”活苗1.5头份/头;头孢塞呋钠每千克体质量5 mg,每天1次,连用3d。通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经过5d的治疗,猪群情况开始好转,精神转好,采食量增加,死亡减少并不再有新的仔猪发病。

5 小结与讨论

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确诊该场发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

造成此病在猪群中蔓延传播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购进猪的隔离工作。购进猪与原有猪免疫水平不同,所携带的病原也不一样,如不采取措施直接混群,这就为病原体的相互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目前,新猪的购进是迄今为止重要的危险要素,引进新猪是新病引进猪场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坚持自繁自养,在不得已而购进猪只时,新进的猪至少需隔离观察30d,并在隔离观察期间补防疫苗,确认无危险时方可混群。

猪副嗜血杆菌是猪体内的一种常在的条件致病菌,在外界环境改变或其他疾病的影响下,会引起该病流行,如果同时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能会超过80%。该场饲养的猪最先发病的全部是新购进的仔猪,长途运输在此次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引进仔猪时,除做好检疫工作外,还应做好减少运输应激的措施,如采取肌肉注射VE,口服电解多维,在晚上运输等措施。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是近几年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PRRSV能够破坏肺巨噬细胞,引起猪的免疫调节紊乱,造成猪体自身免疫抑制,并干扰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是当前猪群疾病复杂化的主要原因。猪场未给猪群注射“蓝耳病”疫苗,因此导致了该病的发生。“蓝耳病”最有效的防治是免疫接种,一般认为弱毒苗效果较佳,灭活苗较安全,但各有其优缺点,因此,要注意合理采用。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搞好猪的其他疫苗的防疫,这样才能杜绝疫病的发生。

S858.28

B

1004-5090(2015)12-0040-02

2015-09-16)

猜你喜欢
渗出物嗜血耳病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