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主义取向

2015-03-20 15:07黄也佳王梦晗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人本主义素质教育

黄也佳,王梦晗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论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主义取向

黄也佳,王梦晗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指针。历年来我国教育方针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没有在内容中体现出人本主义取向。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内涵基本一致,故在教育方针中体现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不可或缺。

教育方针;人本主义;取向

1 我国教育方针内涵及其价值取向的意义

1.1 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和行动方针”①,在各类工具书中,这是最常被引用的概念。有学者通过对“教育”和“方针”进行涵义分析,对教育方针主体进行详细确定后,认为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集团在一定历史阶段规定的教育发展总方针②。这两者在定义上并无本质差异,均包括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实现途径。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保存有关于教育方针的文件和资料,这个概念只有在中国才被大家所熟知。有学者认为其他国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教育方针这四个字,但是他们的统治阶级有自己的教育指导思想和主张,这实际上就是我国所说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他们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均在这个时期的教育方针有体现。1904年,从第一次颁布国家规定的教育宗旨开始,无论统治阶级如何更迭,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均颁布各自的教育方针。

1.2 我国教育方针价值取向的意义

我国教育方针价值取向意义的体现要从教育方针的特性谈起。第一,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阶级主观性,因此教育方针的制定是统治阶级控制其培养人的方向的有力工具。教育是控制人的思想进而掌控其行动方向的基本手段之一,统治阶级通过制定教育方针,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体现自己在培养人的方向上的意志,以达到对公民的统治和掌控。第二,教育方针具有时代性,因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能提供给该时期教育以最直接有效的发展指引。统治阶级处于什么时代、社会掌握哪些物质活动条件、人民具有怎样的精神文化动向等方面都会影响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方针跟随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而变化,敏锐地反映时代特征,对该时期的所有主客观条件进行统领性描述,限制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组织等,教育因此能获得最高效的发展,可以说教育方针为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最直接的指引。第三,教育方针具有法令纲领性,因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能有效控制和导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教育方针是整个社会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代表了各个阶段社会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任何教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都不能与之相违背,其纲领性内容描述的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不仅能有效掌控整个社会教育,同时还能给教育起到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方针不仅是表达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一种方式,也是其控制国民教育的一种基本手段,同时还是承载特定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和教育需要的一种载体。因此,教育方针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2 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主义取向缺失

2.1 我国教育方针人本主义取向缺失现状

2.1.1 我国1995年以前的教育方针没有体现人本主义取向

自1904年中国首次颁布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宗旨”以来,中国的教育方针就逐渐进入社会的视野。1934年,中央苏区规定,教育的目的是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民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把教育、劳动紧密结合,帮助广大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和幸福的人。这是我国最早以书面形式颁布的教育方针。此后1949年、1957年、1958年、1981年、1985年、1995年,政府在之前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增减,颁布了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包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四有青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为大家所熟知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了时代的更新,在最初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进步的思想,如“科学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等。但纵观这些内容的嬗变历程,大部分时期的教育方针都体现了“为社会建设服务”的思想,而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方针内容明确表示了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是个体的自我实现,教育是促成个体完成自我发展的工具。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一直以 “社会主义合格人员”为中心。虽然,1943年教育方针中指出要帮助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做幸福的人,但只是简单的描述。社会只有被人们建设成为文明幸福的社会,人们才能享受文明幸福。因此,为社会做出贡献是享受文明幸福的前提。而后来提出的关于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的成员,以及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等,都是把社会当做服务对象,学生发展最终还是为社会建设服务,非学生本身。

2.1.2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体现出人本主义取向

2012年11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和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方针首次提出的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基于传统教育不足发展起来的,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③。坚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弘扬学生主体性、实现学生自我完善为前进方向。提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进步,使人们意识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也说明我国的教育开始融入人本主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句话是针对整个国民教育而言,即党中央认同并支持我国教育的这一伟大进步,并且将其写进教育方针,足以证明素质教育本身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2.2 我国教育方针体现人本主义取向的必要性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最初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因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意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特点而被多国教育界所借鉴,并被吸收进了代表统治阶级主观意志的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自我实现为目标展开,在批判主观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平等,这不仅培养学生的人格尊严,还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放大教育效果,促进教育目的达成;同时,教育主体和内容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人本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原则,能通过科学的途径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多层次的人才,不仅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更促进全体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这些观点,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界有促进作用,对现在的教育界同样起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教育方针作为一个国家教育总的“指挥者”和“引导员”,有必要在其思想精髓中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人本主义理论本身所要求的,更是我国教育顺利发展的必经之路。

很多研究者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的真正价值没有体现,其角色缩减只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最终成为了社会的附庸④。教育方针作为一个国家在该时期教育的先导性文件,应当在内容中体现教育的最先进且最符合当前教育现状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国教育方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前教育方针的制定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不能意识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性,没能在教育方针中得以体现。因此,在素质教育时代,在教育方针中体现出人本主义十分必要。

2.2.1 我国素质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核心思想相吻合

我国素质教育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否定了传统教育将学生看做知识消化机器的错误做法,提出我国教育需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作为个体的存在,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具有独特标识性的主体。在此基础上,素质教育还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平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习内容和地点的开放性,改变每天两点一线的固定模式,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等。这些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倡导都成为了我国教育方针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2.2.2 我国教育方针应当体现出教育的里程碑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总目标,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状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为教育活动制度的行动方针,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对各层次的教育工作起指引和导向的作用。因此,教育方针必须体现出当前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必须融入先进教育理念,才能更好指导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国教育学者将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优质产品,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和必经之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已经与我国教育分不开,其不仅从思想上对我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还能在实践中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导向。可以说在教育方针中体现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里程碑是无可推脱的。

3 我国教育方针体现人本主义取向的建议

教育方针的制订不是简单的书写过程,针对教育方针的修改需要周密的计划,因此,仅针对教育方针与人本主义思想结合方面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3.1 教育方针凸显人本主义思想

我国历来的教育方针都比较简短,都是突出当时教育的主要主张。但是由于需要表达的教育主张较多,常常会显得结构凌乱,重点不够突出。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需要整理结构,挑选专门人员对句法进行规整,尽量做到句子短小精炼,中心突出。在有结构的教育方针内容里,凸显出人本主义思想,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尊严的培养,尽量以最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最重要的内容。

3.2 针对教育方针印发教育方针解释文件

教育方针由我国政府颁布并且已经写入《教育法》,因此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都不能与之相违背。由于其法律地位至高无上,必须确保人民对它的理解保持一致。可以派相关人员针对教育方针写作印发配套解释文件,对其中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容进行解释。文中应包括教育方针的总任务、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将其中涉及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进行详细阐述,并把人的自我实现作为中心和重点思想进行宣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虽然其具有一定局限性,也不是最完美的一个思想流派,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容忽略。将人本主义思想写进教育方针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写入过程是严谨的、科学的、专业的,如何将人本主义思想完美融入我国教育方针,这是十分专业的研讨过程,希望相关专家学者能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早日实现我国教育方针与人本主义取向的完美结合。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59.

②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概念界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

③秦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5).

④ 李政涛.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J].教育研究,2012(3).

[1]马斯洛.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95.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34.

[3]吴畏.关于教育方针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1990(3).

[4]段作章.对教育方针内涵的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1).

[5]党乐群.试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6).

[6]萧宗六.现行教育方针应该修改[J].探索与争鸣,2000 (10).

[7]张奇勇.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评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8]杨天平.有关教育目的的反思性评析[J].教育导刊,2001(19).

[9]吴根土.教育方针略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10]沈正元.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5).

[11]匡后丽.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简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1).

[12]陈南坤.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德育[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

[13]赵婷,张森富.浅析中国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2).

[14]杨天平.中国教育方针研究百年[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责任编辑 李 燕

Research on the Humanistic Concep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HUANG Yejia,WANG Meng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Educational policy is the educational direction proved by our country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But it cannot reflect the humanistic conception all the time.Its idea is the same as tha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So it is necessary to reflect the humanistic conception in its education.

educational policy;humanistic conception;orientation

G520

A

1674-5787(2015)02-0077-04

10.13887/j.cnki.jccee.2015(2).21

2015-02-06

黄也佳(1991—),女,四川盐亭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3级教育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王梦晗(1991—),女,云南昌宁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3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与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人本主义素质教育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