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媒体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15-03-20 15:07林青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领导管理工作干部

林青红

(黎明职业大学 党务工作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手机新媒体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林青红

(黎明职业大学 党务工作部,福建 泉州 362000)

当前,手机新媒体引领着传播方式的变革,对高校领导干部获取信息、交往、学习、个性展现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探索手机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微博、飞信和MSN等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运用手机新媒体进行教育管理的建议,形成高校领导干部在手机新媒体运用和实践中的科学方法和思路。

手机新媒体;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手机顺势而行,从传统的简单通信工具演变为具备重要影响力的新媒体。它将成为常规媒体的一员,响应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大众媒体的姿态发挥更强大的传媒影响力。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也使高校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综合效能,运用手机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手段,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引导—教育—管理”体系,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手机新媒体

1.1.1 手机新媒体的含义

手机新媒体是指在网络技术、无线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和媒体平台等发展的基础上,以手机微博、QQ、微信、MSN、twitter、3G手机网络、IM即时通讯软件等为代表,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途径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形态,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隐蔽性等特点。

1.1.2 手机新媒体的优势

由于手机独特的便捷性及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新媒体有以下三大优势:第一,超越时空的限制。在无线通讯网络可覆盖的任意时间和地点,手机用户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资讯、查收电子邮件、查阅资料,也可以分享信息和传播知识等;第二,快速而又便捷的绝对优势。通过手机不仅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相比传统媒体得到极大提高,而且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第三,具有交互性和存储优势。手机新媒体在无线通讯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由以往的单向式传递向双向互动式发展。此外,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不仅是良好的沟通交流工具,也是便捷的存储设备。作为新式的存储载体,它不仅支持网络下载,还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数据。

1.2 高校领导干部

1.2.1 高校领导干部的含义

高校领导干部是指在高校中负责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日常事务管理、高校未来规划等职责的人员队伍,他们具有学历层次较高、年龄跨度较大和职称级别较高等主要特征。

1.2.2 高校领导干部群体的主要特点

(1)主体意识较强,价值观念务实

通常,高校领导干部群体普遍有着较长时间的求学经历,生理、心理已经成熟,意识形态较为稳定,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事情考虑周全,基本可有效权衡奉献工作与追求自身利益两者的关系。但伴随着国家、社会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高校领导干部的压力也逐渐增大,个别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方面陷入误区,在奉献社会、服务学生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存在功利化倾向,因而需要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群体的教育管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2)实践能力较强,理论知识丰富

高校领导干部大多积极进行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科研活动等,统筹处理各类事务,能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普遍不满足于从事当前职位及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教育领域的会议、国家重大课题项目或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个人形象及影响力,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经过长时间领导岗位工作及学习生涯的锻炼,高校领导干部普遍拥有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1.3 高校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

高校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主要是以培养战略思维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领导人才为目标,主要包括在业务能力方面,提高领导干部统筹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在思想观念方面,开展干部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在新知识的传播方面,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在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引导他们塑造个人魅力等。

2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伴随着手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生活中已经趋于人手一部的手机作为网络时代的交互平台,几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在高校领域,手机新媒体技术也对领导干部获取信息、交往、学习和个性展现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在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呈现出全新格局

手机新媒体下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建立,为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但是网络上一些消极反动的言论及与传统道德文化相悖的信息也通过手机新媒体在高校的信息平台中传播。虽然高校领导干部的主体意识相对较强,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但在面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时,不可避免地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会出现困惑甚至危机。现实中的这种信息传播环境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变得不确定和难以把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格局,加大了领导干部群体舆论导向的难度。

2.2 手机新媒体改变了过去高校领导干部群体的信息接收体系

在当今生活中,手机新媒体已不再局限于语音通话的应用,非语音应用主要集中于短信与互联网浏览。近几年,非语音应用领域开始迅速扩展,蔓延到资讯、娱乐、信息分享、消费、向导等各种手机应用软件领域。在高校,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各类群体也开始从之前使用语音通话和短信频率最高的状况向依赖多种手机信息接收与传递的应用软件方向转变,高校领导干部也开始寻求新型的、更快捷且多元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由此可见,信息叙述方式已由传统媒体的单向性向新媒体的多元视角转变,信息表现方式也由过去的静态形式向多元动态形式方向转变,逐步改变着高校领导干部群体的信息接收体系。

2.3 高校领导干部的交流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在网络空间里,人机互动有很强的虚拟性和随意性。随着手机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门户也削减了对信息的控制,无需确定信息交流的双方身份。手机软件如QQ空间、微博、人人和闪客等也逐渐被高校领导干部群体接受和认可,逐渐成为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风格的空间,他们也主动试图与高校学生一样寻找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自我空间”不仅满足了高校领导干部群体的个性化表达和细分化的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拓宽了他们的交际领域。

简而言之,以手机新媒体为中心的新媒体技术逐步对当代高校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探索研究手机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有助于推动这一群体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3 运用手机新媒体在开展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手机新媒体不仅给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在运用手机新媒体进行领导干部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3.1 高校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高校领导干部的整体年龄大多在30—55周岁,与年轻人相比,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迟缓,从而对包括手机新媒体在内的新科技的适应能力会落后于高校学生。另外,在信息传播途径方面,部分领导干部更倾向于依赖传统媒体,其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尤其对手机新媒体存在偏见,认为手机新媒体在交流沟通与信息传播方面存在不够严肃性和正式性的弊端,同时存在信息是否真实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3.2 受众面广,信息传播途径存在技术问题,增加了工作难度

在手机新媒体这一虚拟空间,大家多以匿名或化名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相对于现实世界,这一虚拟空间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传统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约束力。同时,手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途径方面仍旧存在技术问题,潜藏着信息泄露和不正言论肆意传播的风险。因此,手机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及受众面的广泛性增加了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3.3 管理平台建设困难,信息平台不完善

目前,高校对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运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报刊等载体,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清除。但对于手机新媒体而言,目前由于科技水平有限,这就增加了教育信息平台管理的难度,不良信息的传播存在较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此外,手机新媒体与网络之间互动性很强,这就使手机信息传播和人们沟通交流更加隐蔽,从而给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带来了一定困难。

4 提升手机新媒体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中运用的建议

手机作为当今网络通讯科技高速发展中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已经成为沟通交流与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推广,手机无线网络的应用也日渐丰富。因此,利用手机新媒体有助于创新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载体,提高时效性。

4.1 综合运用新旧媒体,推动手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旧媒体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在开展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学会创新,努力达到新旧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其形成的综合效应。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公信力强、导向明晰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合理运用手机新媒体,努力做到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多种媒体的组合与融合,有助于强化媒体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实现传播校园文化和弘扬校园精神等方面的功能,并使其成为开展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

4.2 提升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信息素养

手机新媒体时代要想提升高校领导干部这一群体的活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来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掌握一些有效、便捷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方式,并及时掌握时代发展动态,及时关注新媒体的更新,多注意沟通,这样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4.3 利用手机新媒体资源,建立新型的思政平台,加强舆论引导作用

根据调查发现高校中80%以上的领导干部都在使用或有接触QQ、飞信、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或其他手机软件平台,因而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手机聊天软件在高校领导干部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合理运用聊天工具,建立一个针对本群体的信息公开、传播顺畅、立场权威的新型思政平台,并加强这一平台的管理,从多方面在技术上进行把关,做好手机新媒体平台的正确利用,充分发挥手机新媒体的辐射力、影响力以及渗透力,进一步扩展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比如可以建立高校领导干部的交流群、公共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等,一方面可以公开发布相关部门设置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增进领导干部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还可以给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领导干部在信息群上进行充分的交流,加强领导干部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信息分享。也可以定期组织成员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一些意见领袖,加强对敏感问题的正确引导,提升学习、工作能力;另外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群体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上相关消息的回复,做好对当前关心的问题最新情况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从而制定正确的决策。

4.4 运用手机新媒体创新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手段

高校可以以手机新媒体为载体,采取 “短、平、快”的方式设计制作手机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分类推送相关信息,如及时发送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知识,着重强化党建创新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也可发送学校近期的工作规划和具体安排等。另外,可以针对所在高校的特点和特色,开发自己的手机APP,专门设立关于针对领导干部工作的 “手机信访”功能。此手机APP可面向全校师生,随时接受师生的监督,并及时对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做到合理有效的回应,从而促进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代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手机新媒体,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将会促进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这一群体的建设和发展。对此,负责开展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相关工作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努力将手机新媒体与其工作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手机新媒体在高校领域的优势,以提高领导干部这一群体在高校教育与发展中的作用。

[1]穆亮红.试论新媒体在高校研究生基层团建工作中的作用——以手机新媒体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0).

[2]李树,丁月牙,等.高校领导干部培训需求分析及其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3]孙正林.关于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4]童晓渝等.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5-28.

[5]吕绳振.略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责任编辑 李 燕

TheUseofMobileNewMediaintheLeadingCadres’EducationalManagementinColleges

LIN Qinghong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Affairs,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Currently,the mobile new media leads the change of propagation mode,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way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isplay. To a certain extent,it brings i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leading cadres’educational management work in colleges.This essay explores the using problems,such as wechat,micro blog,fetion,MSN,etc.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form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oughts in the use and practice of it.

mobile new media;college leading cadres;educational management

D297

A

1674-5787(2015)02-0081-04

10.13887/j.cnki.jccee.2015(2).22

2015-02-01

林青红(1982—),女,福建莆田人,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党建、组织、干部、统战工作。

猜你喜欢
领导管理工作干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