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肾气丸治疗小便利与不利的辨析

2015-03-21 23:03马晓峰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八味痰饮水液

马 波 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300193)

八味肾气丸在《金匮》中应用较广泛。涉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以及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五篇,分别用于脚气,虚劳,痰饮,脚气,女子转胞的治疗,其中脚气,虚劳,痰饮,女子转胞均可见小便不利的症候,而消渴一节却可见小便反多,为什么同一首方子即可用治小便不利,又可用治小便反多呢?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一番论述。

1 小便形成的机制

《素问· 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人体中的水液先经脾胃运化,而后由三焦输布,再经肺宣发肃降,一者蒸腾由皮肤而出为汗,一者下输膀胱,由肾气所主,《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1]出而为小便,若肾气失司,使膀胱气化不利,不能蒸水液,故小便不利。在古籍中亦称之为“癃”。《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膀胱不利为癃”。[1]《类证治裁·闭癃遗溺篇》亦云:“癃者,小便不利”。[2]因此小便利与不利与肾能不能气化津液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八味肾气丸组成及方义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芋四两,泽泻三两,茯苓等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

方中桂枝、附子温补肾阳,蒸达津液,干地黄滋阴补肾,培阴血于下;山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泽泻清泻肾火,以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利湿,以助山药之健运。此八味药合用,共奏“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本方在大量滋阴之味中,配以少许桂附,意在微微生火,阴阳互为其用,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如《景岳全书》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又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腻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肾气丸主要是与阴中求阳,意在培助肾气。[3]

3 仲景对于八味肾气丸的应用

3.1 《中风历节病·附方》

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肾主气化行水,其经脉起于足而入腑,属膀胱。肾阳不足,气化失职,小便不利,湿浊内聚,下注则腿足肿胀,发为脚气,循经上逆,故少腹不仁,拒急不舒。病虽寒湿作祟。实则由肾阳虚,气化无权,水湿内停所致。故用温阳化气之八味丸主治。正如《心典》所言:“肾之脉起于足而入于腑,肾气不治,虚寒之气随经上入,聚于少腹,为之不仁,是以祛湿散寒之剂不可治者,须以肾气丸补肾中之气,以为生阳化湿之用也。”[4]

3.2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条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少腹拒急不利者,因少腹为膀胱之位。肾与膀胱相表里,今肾气虚弱,不能温煦少腹,故拒急,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心典》云:“下焦之分,少阴之主,少阴虽为阴脏,而中有原阳,所以肾脏行阴阳,司开合者也。虚劳之人,损伤少阴肾气,是以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4]程氏所谓肾间动气,已损者是矣。八味肾气丸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水,乃补下助下之良剂也。肾病外应于腰,既言虚劳腰痛,表明此属久病劳伤,肾脏亏损之腰痛。肾气虚不能温养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小腹拒急不舒,小便不利。此属肾气虚之虚劳病,故用温阳化气的八味肾气丸主治。

3.3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短气”,乃因饮邪阻滞,气机不利所致。“微饮即水饮轻微者,有少的意思。但不论停饮的多少,其原因当责之于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然其要当责之脾肾阳气不足,气化无权,水湿内停。因饮为阴邪,得温始开,得阳始运,阳运水停,小便通利,阴邪可出,短气自愈,故条文曰:“当从小便去”。由于阳虚水停,有偏于脾阳不运者,临证尚兼心下支满、目眩、纳差、便溏等治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利水,偏于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者,临证兼风寒、四肢逆冷、少腹拒急等,治以肾气丸化气行水。《心典》云:“肾气丸,养阳气以化阴,虽所主不同,而利小便则一矣。”朱肱亦曰:“并主二方者,以痰饮并乎阳虚,果其中阳虚也,则用苓桂术甘法;如属下焦之真阳虚也,则宜肾气丸法,是又当以病气为权衡矣。”[4]此二人之言,兼为此论述。

3.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十九条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决,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本条指出转胞是以脐下急痛,小便不通为主的疾患。其病机在于肾虚而膀胱气化不行,水液内留,小便不通,故少腹胀满急痛而不得溺。水汽不行,浊阴上逆,虚阳上扰,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病不在胃,故饮食如故。治用肾气丸温补肾阳,肾阳充则气化不行,小便通利,则病自愈。正如赵以德所说:“转胞之病为胞居膀胱之室内,因下焦气衰,水湿在中,不得气化而出,送致鼓急其胞,因转筋不正,了戾其溺系,水即不出,经气遂逆上中于肺,肺所主之荣卫,不得入于阴,善积于上,故烦热不得卧而倚息也。用此补肾则气化,气行则水行,水行则邪者降而愈矣。”

以上四条皆为仲景关于小便不利而用肾气丸的论述,由于肾气虚衰,故寒湿内停,而发为脚气,小便不利,由于阳虚温煦失职故小腹拘急疼痛,膀胱气化不利而为虚劳,女子转胞,由于肾主水,而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故肾气虚,运水不利而发为痰饮,虽症状表现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都为肾气亏虚所致。肾主水而司气化,膀胱气化也由肾所主,肾气不足,或肾之阴阳不足,气化无权,膀胱气化失职,或不能温煦窍道,或不能蒸腾津液,故见小便不利。因此使用八味肾气丸以补肾气。

3.5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本条论述了下焦以肾阳虚为主的证治。因为肾为水火之脏,内藏真阴真阳,所以肾阴虚,肾阳虚,肾的阴阳两虚均可导致本病。从本条看,“消渴,以饮一斗,”是由于肾阳虚不能蒸腾津液上承,故在上表现为消渴饮水,饮入于胃,要通过肺、脾、肾,三焦的分化,方能化气行水,小便正常。若肾阳虚,不能摄纳制约,则小便反多,此属肾气虚上,则饮水无度,下则小便频数无制,治宜肾气丸补肾温阳,以恢复蒸腾津液气化之功,则消渴自可缓解。《医宗金鉴》亦云:“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水消于上,故名上消也;食谷多而大便坚者,食消于中,故名中消也;饮水多而小便反多者,水消于下,故名下消也。上中二消属热,唯下消寒热兼之,以肾为水火之脏也。饮一溲一,其中无热消耗可知矣。故以肾气从阴中温养其阳,使肾阳摄水则不直驱下源,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鄢?”[5]

此处由于肾气虚故不能蒸腾水液而上承于肺,使水液留于膀胱,而又由于肾气亏虚,固摄无力,使水液外泄,故使小便多,因此使用肾气丸意在温补肾气,一方面使津液得以上承于肺,不至于使水液留于膀胱,另一方面也使膀胱固摄有司,减少小便量。

4 讨论

不论是脚气病、虚劳、痰饮、转胞所致的小便不利,还是男子消渴所致的小便反多,都是由于肾气虚所致,它们体现了肾主气化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肾气化不利,膀胱开合失司,不能正常的排泄水液,故使小便量少,而另一方面,肾气不足,其固摄能力受到影响,不能故摄水液,而使小便量多。它们虽然为肾气化失司的两个不同方面,但究其原因皆为肾气虚,因此都使用肾气丸于阴中求阳,微生肾气,体现了中医独有的异病同治的特点

5 八味肾气丸关于小便利于不利的随证应用

关于仲景对八味肾气丸的应用以及组方含义,笔者前文已经有所论述,此处就八味肾气丸的临床应用补充一点自己的体会,我们从前文可以得知,肾气所主小便不利是由于肾气不足,气化失司,不能温煦窍道,而使膀胱开合不利,故使小便量少,因此我们在使用肾气丸的时候就需要增加薯蓣、桂枝、附子、泽泻、茯苓,等补气温通利水之药的剂量,使气化有力,水液得温而行,增加小便量,因此处肝肾阴虚不甚,故减少干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滋阴固涩药物的剂量,以使小便的以外出通畅。消渴所致小便量多,是由于肾气固摄失司,不能很好地固摄水液,而使水液外泄所造成,同时消渴伴有一定的肝肾阴虚表现因此减少泽泻、茯苓、桂枝、附子,等利尿温阳药的剂量,而增加干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的剂量,以使气得以固,小便自止。虽然主因皆为肾气亏虚,但同中有异,因此需要我们在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当中细细体会,审症求因,辩证论治。

[1] 秦泉.《全本黄帝内经》[M].北京市,外文出版社,201251-52.

[2] 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市,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93—294.

[3] 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75-1576.

[4]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M].山西省,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59.

[5]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4-475.

猜你喜欢
八味痰饮水液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饮水
肉豆蔻八味胶囊对实验动物心脏的保护作用
蒙药黄柏八味散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蒙药利尿八味散中白硇砂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