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教授应用茯苓导水汤加减治疗顽固水肿三则

2015-03-21 23:03刘春光迟继铭王君红指导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猪苓导水泽泻

刘春光 迟继铭 于 梅 王君红 指导 张 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哈尔滨 150042)

茯苓导水汤出自《医宗金鉴》,原方由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组成,理气行滞、利水除湿,原为主治气机郁滞、水湿停聚所致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之方。张老在临证时加入党参、麦冬和紫苏、海藻以增扶正、理气之功。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槟榔、木香、海藻、紫苏理气。水与气同出一源,气顺则水行,气滞则水停,以肿为主者治在水。本方在益气健脾扶助脾胃的基础上,用理气利水之剂,消补合用,故奏效甚佳。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70余载,在中医肾脏病领域造诣颇深,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肾脏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受益良多,兹将张老应用茯苓导水汤加减治疗水肿顽症三则介绍如下。

1 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

王某,男,34岁,工人,2012年08月10日初诊。病史:患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炎四年余,尿常规:尿蛋白(3+),尿潜血(2+)。患者近日外感后出现周身浮肿、尿少,胃脘痛,社区医院曾静推呋塞米,尿量在1500ml左右,水肿无明显减轻,遂停用呋噻米,中药曾以健脾行气、清利湿热出入,疗效亦不显。初诊:尿蛋白(3+),全身浮肿,舌淡,边有齿痕,舌质紫,脉沉细。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脾虚气滞水蓄。治法:健脾、行气、利水。方药:茯苓导水汤加减。茯苓30g,槟榔20g,泽泻20g,白术15g,党参20g,姜黄15g,陈皮15g,木香10g,萹蓄20g,瞿麦20g,海藻30g。水煎日二次服。服上方5付,肿胀全消。舌苔白,脉沉滑。仍以前方继服。二诊:2012年09月01日,肿胀俱消,食欲增加,精神略振。尿检:蛋白(+),尿潜血(+),红细胞6-8/HP。

按语:本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从病程和脉症分析,中医辨证应属脾虚气滞水蓄为患。因病程日久,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气滞水蓄,而以水肿为主证,故予茯苓导水汤加减。方中白术、茯苓、党参益气健脾;泽泻、茯苓、萹蓄、瞿麦利水;*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150001**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150001《本草纲目》载有“姜黄兼入脾,兼治气。”海藻又为治腹水之要药。《千金方》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危在旦夕之大腹千金散即以此药为主。张琪教授自拟“藻朴合剂”,亦重用此药。故以海藻、槟榔、木香、陈皮、姜黄理气。水与气同出一源,气顺则水行,气滞则水停。“以胀为主者治在气,以肿为主者治在水”。故在益气扶助脾胃基础上,用一些理气利水之剂,以达到消补兼施之效。

2 糖尿病肾病顽固水肿

孙某某,男,51岁,干部,2013年07月18日来我院就治。病史:糖尿病病史15年余,水肿反复发作,近2个月病情加重,现患者周身高度浮肿,身体困重,胸闷、喘促,夜间难以平卧,腹部膨隆,食少纳呆,口渴尿少,大便秘结,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缓。体重90公斤(发病前体重75公斤),血压:165/105mmHg,腹水征(+),阴囊水肿,右侧肢体肿甚。实验室检查:尿检:尿蛋白3+;生化:空腹血糖9.28mmol/L,血总蛋白41.5g/L,白蛋白20.4g/L,血肌酐 198.6umol/L,尿素氮12.25mmol/L;B超:左肾10.8×4.9×4.5cm3,右肾11.2×5.0×4.3cm3;心脏彩超:心包积液,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心电:左心室劳损、房颤;眼底检查: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后予以降糖、降压、扩容利尿、改善微循环治疗两周余,呋塞米最大量一天用至400mg,并输人血白蛋白5支,尿量由600ml/24h增至1400ml/24h,水肿未见明显消退,且呋塞米减量则水肿反复。张琪教授诊查病人后给予茯苓导水汤加减:白术20g,泽泻25g,猪苓20g,茯苓50g,木香10g,海藻40g,牡蛎30g,二丑各20g,槟榔20g,郁李仁30g,车前子50g,王不留行30g,肉桂10g,枳实15g,川朴15g,水煎日二次服。服药后,尿量增至2300~3500ml/24h, 共服15剂,水肿基本消退,大便每日2~3次,有时水样便,体重由90公斤降至76公斤,有时腹部胀满,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连服10余剂,水肿尽消,停用利尿剂,门诊随访病情稳定。

按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病程长,病机错综复杂,证候变化多端,常常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属本虚标实之证。正如徐灵胎所云:“有湿必有热,虽未必尽然,但湿邪每易化热,确为常见。”湿热壅塞,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致瘀血产生。《血证论》云:“血与水本不相离”,“瘀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本病例辨证当属脾肾虚损,湿热、瘀血壅结三焦之证,故宜治以寒温并用、消补兼施之法,健脾温肾,清热化湿,散瘀利水。张琪教授在原方基础上加入海藻、牡蛎、二丑、槟榔、郁李仁,王不留、枳实、川朴等药,方中白术、茯苓、泽泻益气健脾利湿,脾气健则运化功能复常,水湿得以正常分布自无停蓄为患之虑;海藻为治腹水之要药,危在旦夕之大腹千金散即以此药为君。又治腰以下连睾丸肿之水肿;牡蛎、二丑以软坚散结、攻逐水饮,以之治大腹水肿,其效甚佳;槟榔、郁李仁破坚攻积,使水从大便排出;猪苓、车前子清热利水使水从小便而出。水与气同出一源,气滞则水停,气顺则水行,故用木香、枳实、川朴行气导滞利水;王不留行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且有利尿作用,故有活血利尿消肿之功;肉桂温肾阳,肾阳充则恢复其开阖功能,小便自利。诸药共奏寒温并用、消补兼施、上下分消之功,则水湿自无停蓄为患。本病人服药后,水液下利14公斤,水肿全消,可见本方攻补兼施之效。

3 肝硬化水肿、腹水

李某某,男,41岁,2014年06月23日初诊。乙肝大三阳病史多年,哈医大一院消化科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身体羸瘦、面色萎黄,巩膜黄染,腹部膨隆,下肢高度浮肿。 彩超显示肝脏已缩小,脾肿大位于肋下4.8cm,脘腹胀满不能饮食,行动不便,大便粘腻不爽,日行2~3次,小便量少。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82g/L,血小板79×109/L,白蛋白20.8g/L,谷丙转氨酶114u/L,谷草转氨酶89u/L,总胆红素125.2umol/l,直接胆红素68.4umol/L,间接胆红素57.1umol/L,血清肌酐253.8umol/L,尿素氮13.24mmol/L。张老诊查病人后中医辨证为湿邪困脾, 致使水停中州,气机阻滞,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处方加味茯苓导水汤加减,组成:党参20g,白术2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20g,木香10g,木瓜15g,砂仁10g,紫苏梗15g,陈皮15g,大腹皮20g,枳壳15g,黄连15g,黄芩15g,知母15g,姜黄15g,大黄15g,甘草10g。服药7剂,尿量显著增加,腹部胀满明显减轻,大便干。前方加槟榔20克,二丑各20g,水煎日1剂。服药7剂,尿量显著增加,24小时尿量达 2800ml左右,大便1日1行,减大黄为10g,槟榔15g,病人先后服药30余剂,下肢水肿及腹水全消,又以鳖甲煎丸、归芍六君子汤之类加减,服药年余,肝功逐渐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工作。

按语: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病范畴,多因黄疸日久、感染蛊毒、嗜酒过度等原因而发病,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三脏,为临床难治之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张老认为,肝硬化腹水多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其病机的关键就在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湿热之邪蕴蓄,日久伤及脏腑气血,脾为湿热所困,脾失健运,水气不得下行,导致水液停蓄于中而腹部胀大,气为血之帅,气滞日久则血阻,终致气血水互结于腹中而形成本病。张老师认为肝硬化腹水初起,腹水量多不大,此时湿热之象尚未显现,而脾虚失运,气机阻滞,致使水停中州,腹部胀大。此时莫犯“虚虚之戒”,不可拘泥清化湿热之法而徒伤脾胃,致使脾胃更虚,加重病情。临证多用加味茯苓导水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利水,补气养血;泽泻、猪苓利水消肿,陈皮、大腹皮行气利水;配砂仁、木香、木瓜、苏梗以理气调中,黄芩、黄连、姜黄清热祛湿。如患者手足寒或畏寒肢冷尚可加用附子、肉桂以助脾肾阳气。不可墨守成规,治疗中详审病情,明寒热,辨虚实,切中病机,果敢用药,屡获佳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白术、茯苓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白蛋白水平,防止和逆转肝纤维化,其中白术增加白蛋白,纠正白/球蛋白倒置作用明显,并有显著持久的利尿作用,可促进钠的排泄,猪苓、泽泻能增加尿量,减少腹水,故该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猪苓导水泽泻
泽泻到底“毒”不“毒”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榆神府矿区不同导水裂隙发育对地表土壤性质的影响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综合探测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
开采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实测应用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基于水管理的前风窗下装饰板系统设计研究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