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概况*

2015-03-21 23:03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牵正颊车面瘫

吴 云 王 颖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38)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病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口角歪斜,口水自流,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在病侧的齿颊间隙等。属于中医学“歪嘴巴”、“口僻”、“面瘫”、“吊线风”、“口眼㖞斜”等范畴。目前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本文对近5年来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总结如下:

1 中药治疗

中医从《内经》时就有对周围性面瘫的记载,并有很多经方留传于世。李猛[1]用牵正散按中医辨证分型随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治愈43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疗程最短15天,最长60天。也有通过自拟方如姬云婧[2]自拟三虫止痉方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基本药物组成:僵蚕2g,全蝎7g,蜈蚣2条,天麻10g,胆南星9g,禹白附9g,鸡血藤9g,路路通9g,黄芪15g,人参6g,十味药水煎服,1日1剂,每剂水煎2次,2次药液混合约450毫升,一日分3次服完,每次服150毫升。32例患者多数5~8天治愈,少数9~14天痊愈。姚银生[3]应用牵正膏、牙皂散、皂角膏、番蜜膏、塞鼻散、面瘫汤、脐疗散等外用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结合针灸、理疗、热敷、红外线等。外用法既可防止后遗症,又对已发生的后遗症有显著治疗作用。穆蓉等[4]应用白附子、僵蚕、全蝎、羌活、防风、当归、川芎、伸筋草等熏蒸治疗面神经炎32例,15例痊愈,10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中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目前仍然应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主要有单纯毫针针刺疗法、电针、灸法、穴位注射等,一般以局部取穴为主。

2.1 单纯毫针针刺疗法

针刺是目前为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临床疗效肯定。吴琦等[5]采用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经筋透刺疗法,选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牵正透颊车,健侧合谷,对照组予传统针刺疗法,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经筋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潘胜莲[6]透刺结合阳明经筋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采用太阳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透刺法结合阳明经筋浅刺进行治疗,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3例,无效0例,治愈率71.1%,总有效率100%。

我的哥哥,人很漂亮,很直的鼻子,很黑的眼睛,嘴也好看,头发也梳得好看,人很长,走路很爽快。大概在我们所有的家族中,没有这么漂亮的人物。

2.2 电针法

王红丽[7]取丝竹空和阳白、地仓透颊车与下关穴,针刺得气后将电针仪两对输出线分别连接通电,调节电针仪使用断续波,每日治疗1次,根据病情需要每次15~20min,治疗10次。208例患者中,痊愈148例,显效4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03%。

2.3 灸法

在土建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也已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一些不经意间的失误或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

2.4 穴位注射

李萍[15]将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闪罐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观察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种疗法均能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但针刺配合闪罐治疗组的治愈率(86.67%)、有效率(100%)优于单纯针刺组(66.6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3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

3.1 结合中药

刘兴勤[12]将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50例,针刺对照组48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温针灸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刘金等[13]将45例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面部常规针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足三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5%、87.0%,对照组分别为22.7%、6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面瘫的发病与免疫球蛋白有关,温针灸足三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较好降低机体免疫球蛋白。

3.2 结合艾灸

刘甲红[10]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将3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单纯口服加味牵正散;治疗组18例,给予口服加味牵正散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显示:加味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面瘫比单纯口服加味牵正散具有明显的优势。花凌芳[11]将实验组68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68例仅采用针刺治疗,试验组患者痊愈63例,痊愈率(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于仅采用针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魏清琳[8]采用百会灸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将苍术、防风、白芷、丁香、吴茱萸等适量研末,与精艾绒混匀,做成塔形艾炷,底座直径5cm,高4cm,取大小厚度约为6cm×8cm×1cm规格的鲜姜片为底座,置于百会穴上方,然后将做好的药物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燃尽为度。前5天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直至痊愈。56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4.64%。

3.3 结合推拿

考虑到酒店行业自身的高资金投入、劳动密集型、高敏感度、高竞争度、高文化性(邹益民,周亚庆,2004)的特点以及无形性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深刻影响,笔者将酒店企业文化定义为:酒店企业文化是在酒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接受的企业价值观、目标愿景、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它反映酒店在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他有点吃惊地看着我,也许认出我是怡香院的丫头,点头应诺。我和他走在扬州的护城河边,垂柳依依,一副江南春光的模样。可是他似乎不大开心,眉头微锁。我问他,公子有何心事不妨直言。

3.4 结合闪罐法

张勇[9]将5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9例行穴位注射,对照组29例用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取翳风、牵正、颊车、地仓、颧髎、阳白、四白、迎香、太阳。操作:用维生素B1、B12混合液或硝酸一叶萩碱分别注入上述诸穴,每穴0.2~1.0ml,每次取3~4穴,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治愈率为51.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治愈率为3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有较好的疗效。

3.5 结合TDP疗法

戚建明[21]使用埋线疗法治疗本病245例,结果:痊愈90例,占37%,有效150例,占61%,无效5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3.6 结合其他疗法

针刺还可结合点刺放血[17]、穴位注射[18]、梅花针[19]、火针[20]等方法。

刘红[14]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针刺主穴取翳风、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太冲并根据病情随症取穴;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等,选穴:睛明、印堂、攒竹、太阳、下关、迎香、颊车、承浆、地仓、水沟、阳白、翳风、四白、风池、合谷等,每日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治疗后57例中痊愈51例(占89.5%),显效5例(占8.8%),无效1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平均3.4个疗程。

4 其他疗法

4.1 埋线

贾运[16]将95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应用电针与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应用激素等药物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有效率为76.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3.牛支原体肺炎。用长效土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乐菌素、红霉素、螺旋霉素)肺部药物浓度高,较好的疗效。

4.2 穴位割治

高锡庆[22]对63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穴位割治,取麝香20g,蜈蚣20g,僵蚕20g,白花蛇20g,马钱子10g,斑蝥10g,混合细研成沫,入瓶备用。取阳白、太阳、颧髎、颊车、迎香、地仓、下关、翳风等穴位,口角歪斜严重者加人中。用无菌刀片在上述各穴位上攒刺,以少许渗血为度,取药粉约5g于各穴位上,小片追风膏贴敷,每周换药1次,4周为一个疗程。635例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治愈594例,占95%,显效25例,占4%,无效6例,占1%,总有效率为99%。结果显示:穴位割治治疗周围性面瘫总有效率达98%。

4.3 腹针

任毕祥等[23]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B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B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疗法结合康复手法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4.4 蜂针蜇刺法

谭保华等[24]用蜂针蜇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6例,治疗组用游丝镊夹住活蜂的蜂腰下段,直接用蜇针刺入所选穴位上(主穴:患侧阳白、巨髎、颊车、下关、足三里、合谷并随症加减),2~3穴/次,留针15min,隔日1次或隔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7天再行第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4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蜂针蜇刺法具有针、药、灸3种作用,起到了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是一种自然而特殊的针法。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1)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且部分未设立对照组,难以说明其优越性;(3)运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缺乏多因素、多水平的统计分析,使各个治疗因子的作用和临床疗效之间的量效关系难以评价;(4)仍需临床摸索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1] 李猛.牵正散加味治疗面瘫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9:41-42.

[2] 姬云婧.三虫止痉方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4,02:299-300.

[3] 姚银生.中药外用治面瘫[J].健康生活,2009,01:23.

[4] 穆蓉.中药熏蒸为主治疗面神经炎3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01:31.

[5] 吴琦,薛晴.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07:1450-1451.

[6] 潘胜莲.透刺结合阳明经筋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J].河南中医,2014,01:138-139

[7] 王红丽.电针加穴位敷贴治疗面瘫2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254-255

[8] 魏清琳.百会灸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2010,06:28-29.

[9] 张勇.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105-107.

[10]刘甲红.加味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面瘫36例[J].光明中医,2014,05:1094-1095.

[11]花凌芳.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7:42-43.

[12]刘兴勤.温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08:10.

[13]刘金,侯晋生,徐继信,王化高,徐浪峰.温针足三里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0,09:74-75.

[14]刘红.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57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2,01:230-231.

[15]李萍.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6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4:83-84.

[16]贾运.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面瘫49例[J].河南中医,2012,07:902.

[17]梁东升,刘少明.刺络放血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42例[J].陕西中医,2013,04:461-462.

[18]毛玉强,韩永升,韩咏竹,李钦潘,郭铁.透刺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志,2013,11:1018-1019.

[19]张鹏.梅花针配合毫针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28:150-151.

[20]曹杰.透刺法配合火针治疗顽固性面瘫[J].湖北中医杂志,2012,03:67.

[21]戚建明.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245例[J].四川中医,2011,08:122.

[22]高锡庆.穴位割治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06:206.

[23] 任毕祥,郭耀光,王锦,涂永梅,杨玲.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3,12:76-77.

[24] 谭保华,王苏娜.蜂针蜇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01:50-51.

猜你喜欢
牵正颊车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常按5穴护牙齿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常按7穴不掉牙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牵正针法治疗面瘫验案举隅
小穴位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