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2015-03-27 08:43蒋卓群
当代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错颌牙弓完全性

蒋卓群

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蒋卓群

目的 分析研究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 调查分析42例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患者,给予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治、部分配合活动矫治器,通过拍片对比治疗前后矫正效果。结果 42例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后,前牙扭转以及舌倾情况均明显改善,牙列整齐牙弓形态良好,植骨成功率为85.7%(36/42),单侧唇腭裂鼻外形恢复优良率为76.7%,双侧唇腭裂鼻外形恢复优良率为75.0%。结论 临床采用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患者,矫正效果良好。

正畸;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

完全性唇腭裂为一种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不仅表现为软组织畸形,且合并骨组织缺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语言、进食以及吮吸等生理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障碍[1-2]。临床主要采用正畸方法治疗,是借助矫正器矫治牙颌异常部位,本次研究中,分析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分析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从2006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性唇腭裂错颌畸形患者,男26例,女16例,出生后1个月~2岁8例,3~5岁13例,7~26岁21例,单侧30例,双侧12例。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牙舌倾或扭转;牙弓狭窄,前牙反覆盖2~8mm,磨牙关系表现为近中或中性偏近中,可见上颌发育不全。外科普遍认为不易实施牙槽突植骨手术,应实施正畸治疗。

1.2 方法 正畸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告知患者如何做好有效的口腔卫生维护,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牙列以及口腔黏膜组织。摄片检查头颅侧位以及全颌曲面断层片照面像,若有必要可再拍摄上颌前部咬牙合片。分析投影测量、诊断、治疗以及预测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的牙列、上下颌骨、面型之间的三维关系,明确骨性畸形发生程度,参考颌面外科医生的会诊意见,实施有针对性的矫正治疗方法。2例患者因年龄较大且合并严重的骨性畸形,需配合实施颌外科手术治疗。

观察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上颌发育不良,需先采用牵引矫正器改善上下颌骨关系,并采用固定式四角簧将牙弓撑开,获得最佳的牙弓形态。舌倾以及前牙扭转患者,可采用方丝弓矫正技术将牙齿排列整齐,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将牙弓排列整齐,并在轻力原则下实施治疗。2例上颌因发育不足需结合采用正畸-正颌实施联合矫正治疗。待正畸改善后采用方丝弓维持正常的牙弓形态,并定期拍摄全颌曲面断层情况,进行监测。并叮嘱患者每4~6周进行一次复诊,同时取模观察,注意查看尖牙萌出情况,了解牙齿移动情况。若有需要需与唇腭裂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待恒尖牙牙根达到2/3时,便可实施牙槽突植骨手术。术前给予患者为期6~13个月正畸治疗。分析牵引前后头影测量结果。

1.3 观察指标 牙槽突植骨后,定期观察上颌前部咬合片、上颌体腔片,术后平均观察期1.6年,根据Bergland标准[3]评价牙槽骨高度水平,Ⅰ型:牙槽高度基本恢复正常;Ⅱ型:牙槽高度最少恢复到正常高度的75%;Ⅲ型:牙槽高度水平低于正常的75%;Ⅳ型:裂隙间未形成骨桥。临床成功为Ⅰ型和Ⅱ型;临床失败为Ⅲ型和Ⅳ型。随访统计鼻外形改善情况,优:鼻尖居中,鼻孔底宽度两侧比较靠近,鼻翼外侧脚外无明显偏斜;良:鼻翼穹窿有轻微塌陷,鼻前庭外侧有轻微皱褶,鼻孔底款,鼻尖以及鼻小柱略轻微,鼻翼外侧脚向外下方偏斜;差:鼻翼穹窿有明显塌陷,鼻孔位置不对称,鼻孔底宽,鼻小柱、鼻尖倾斜明显,鼻前庭外侧壁皱褶明显,鼻翼外侧脚向外偏移明显。根据上述标准,由1名耳鼻喉科专业医师以及整形外科医生共同进行评估。

2 结果

研究表明,矫正后前牙扭转以及舌倾情况均明显改善,牙列整齐牙弓形态良好,上颌牙弓宽度明显开展,牙槽突裂隙增宽,患者容貌明显改善,便于顺利实施牙槽突植骨手术,植骨疗效:Ⅰ型19例,Ⅱ型17例,Ⅲ型6例,Ⅳ型0例,植骨成功率为85.7%。术后鼻外形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单侧完全性唇腭裂30例,优5例,良18例,差7例,优良率为76.7%,双侧完全性唇腭裂12例,优0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为75.0%。

3 讨论

唇腭裂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分析可能是因妊娠期饮食中营养不足、内分泌异常、遗传因素以及病毒感染等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情况也会有所变化,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4]。唇腭裂的治疗比较复杂,一般主张在患者2岁前实施腭裂修复手术治疗。临床主要采用正畸方法治疗,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采用牙槽突植骨重建牙槽骨的完整性,一般建议在9~11岁接受治疗。该段时间为尖牙生长萌出期,采用牙槽裂植骨治疗,有利于牙弓的完整性早日恢复,改善鼻底塌陷畸形,有效修复口鼻腔瘘,便于尖牙萌出以及牙弓稳定[5-6]。临床研究表明,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多合并上颌前牙扭转或舌倾,合并前牙牙胚或牙弓狭窄,会影响植骨手术术野,增加操作难度,髂骨骨髓质不能顺利填充到牙槽裂隙中,所准备的植骨区域不良,不利于手术成功进行。正畸治疗方法是采用矫正器矫正治疗牙颌异常,改善鼻畸形程度、上颌骨形态,有利于上颌牙弓的整齐排列,清晰术野,操作简单方便,扩展的间隙,便于顺利进行植骨[7-8]。本次研究中,采用正畸方法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可有效纠正舌倾以及前牙扭转,有利于改善牙弓形态,牙列整齐,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容貌,创造了有利于的条件实施牙槽突植骨手术。但因解剖生理复杂,唇腭裂患者实施正畸治疗比较困难。临床采用正畸治疗时,常规检查全颌曲面断层片,并注意对牙列、上下颌骨、患者面型之间的三维关系进行评估,明确畸形发生程度,考虑建立咬颌关系,适当牵引,若患者为上颌横向发育不良者,需在进行植骨手术前进行扩弓,可有效防止骨性坏死情况发生[9-10]。本次研究结果,单侧完全唇腭裂鼻外形恢复优良率为76.7%,双侧鼻外形恢复优良率为75.0%,植骨成功率为85.7%,表明采用正畸治疗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对于改善面部容貌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1] 黄岩,王永功,陈楠,等.21例完全性唇腭裂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23-24.

[2] 曾国萍.完全性唇腭裂错牙合畸形30例正畸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88-89.

[3] 邓萍,何厚洪,赵开银,等.胎儿唇腭裂二维超声探查技巧及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33-34.

[4] 张艳.探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后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0):144.

[5] 龚彩霞,严苗,蒋菲,等.学龄前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3):263-266.

[6] 舒申友,林宇,程红球,等.粤东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与相关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7):414-417.

[7] 郑松.45例成年患者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后上颌骨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38-40.

[8] 王琳琳.唇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42-343.

[9] 陈利琴,阮洪,方晓燕,等.国内外唇腭裂专科护理发展现状的文献研究及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9):14-17.

[10] 王小亚,熊琪,罗仁忠,等.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3):961-9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18

江西 343700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 (蒋卓群)

猜你喜欢
错颌牙弓完全性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牙弓/牙槽骨弓的塑形矫治
——基于牙弓形态发育不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与阻断治疗
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对完全性唇腭裂婴儿修复效果的影响探究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
关于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相关性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