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2015-03-27 10:22吕钦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技能院校

吕钦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吕钦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重视就业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但不系统的就业能力培养不利于就业问题的改善,为此必须把握就业能力内涵并在教学过程实践之,使学生将就业能力培养融入自我意识,这样才是真正的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人文素养;就业指导;终身学习

1 问题的提出:关注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是一个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出发解决就业问题的概念,对它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随后在美国、加拿大迅速发展和普及。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多数国家集中关注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社会政策的制定(McQuaid& Lindsay,2005),而美国则从个人技能发展和适应性角度对就业能力概念进行探讨(Fugate&Ashforth,2003)。迄今,就业能力概念的内涵在逐步扩展和丰富,我国杨伟国教授将其总结为:就业能力是指能够在内部或外部劳动力市场生存的能力,概念的内涵是丰富和多维度的,并受到外部环境、组织机制和个体特征三大因素的影响。

国际经验显示,就业能力培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系统工程,先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宏观原则和政策,然后各级教育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从而形成终身教育格局。美国高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为:把学生训练成实践能力较强的有用公民,在我国就业能力仍处于学界研究阶段,集中于理论分析和建议层面,在教育实践中也并未专门用此概念进行指导,但由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高等院校的许多工作都是在实践就业能力培养,本文将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

2 高职院校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举措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顺应世界教育趋势发展起来的,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七个等级,从0到6分别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的一段补习期教育、大学阶段教育、研究生阶段教育。其中,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5A是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5B则指“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由此可见,5B就是我国所追求的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即培养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强动手能力。这样,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习上要求降低,而对就业能力培养则与一般高等院校没有差别,甚至还要超过一般高等院校。下面就介绍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工作。

2.1开设与就业能力相关的课程

已经建立起就业能力国家框架的国家对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都进行了界定。例如,加拿大的可就业能力框架是2000年由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发布的,这份名为《可就业技能2000+》的报告将可就业能力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基本技能,包括沟通、管理信息、运用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个维度是个人管理技能,包括展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承担责任、适应性强、持续学习和安全工作;第三个维度是团队技能,包括与他人合作、参加项目、执行任务等。美国劳工部获得技能委员会以报告形式确定了四类就业技能:基本技能(读、写、几何、算术、倾听和表达)、思考技能(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用心观察、懂得如何有效学习、推理)、个人品质(有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和诚实)和其他(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系统管理能力)。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强调的技能包括沟通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和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澳大利亚国家可就业能力框架认定的就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自我管理、规划与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刘丽玲,2009)

上述几个国家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有共同之处,即就业能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基本技能、高层思维技能、情感人格品质(刘丽玲,2009),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沟通和数学能力,高层思维包括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而情感人格品质则包括自我管理、责任感、上进心、合作性等,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学对前两种技能比较关注,设置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问题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就业能力。

2.2增加“三实”教学比重

“三实”教学是指实践教学、实训和实习,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践教学活动、实训、实习之中,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实践教学既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也侧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实训、实习是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得以培养。

2.3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比赛

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是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相关行业企业职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的。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有关的职业技能竞赛,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一般以小组形式参赛,强调合作性,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制订方案、分配任务、各负其责、并在解决问题中展现个性,这些在教室里是难以得到训练的。

2.4推行“双证书”

“双证书”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在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获得学历文凭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顺利步入社会,走上理想就业的途径之一。

2.5成立就业指导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的姚裕群将我国高校目前就业指导方面所展开的三十多项内容概括为八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次是就业环节手续,这一层次的内容主要有出具推荐表、签订三方协议书、成绩单、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鉴定、政审阅档等;第二层次是需求信息提供,这一层次的工作主要包括发布生源信息、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等;第三层次是政策制度指导,这一般是对大学生就业所涉及的国家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和介绍,可分为限制性政策(如户口指标)和鼓励性政策(如支援西部计划)两类,一般通过网上发布、专题讲座、课程、个别咨询等形式进行;第四层次是求职技巧训练,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签约方式、模拟面试、公务员考试培训等;第五层次是心理辅导及测试,主要是对毕业班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压力进行心理辅导,也为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测试;第六层次是择业决策咨询,包括面对面咨询解疑、BBS指导、签约参谋等;第七层次是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较高的层次,目前主要进行学生自我定位、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对考研出国就业决策等方面的指导;第八层次是综合素质提高,包括素质拓展训练、组织社会实践等,这是对正常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补充。

3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改进建议

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上做了许多工作,但笔者认为至少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一是全面把握就业能力内涵,这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二是就业指导应该有更重要的内容和作用;最后必须明确仅在高等教育阶段重视就业能力是不够的。

3.1了解就业能力包含的内容,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前面已经介绍过,就业能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基本技能、高层思维技能、情感人格品质,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学对前两种技能比较关注,但对情感人格品质的塑造不足,这不符合就业能力培养宗旨,仅有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真正的就业能力培养。情感人格品质的培养通常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素养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应开设人文社科类,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课程,让学生在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下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3.2采取层层推进模式,强调潜移默化效果

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停留在“我是学生”的观念里,未明确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目的,未能了解自己现在所学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作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认真培养职业技能。以带薪实习、高就业率和优质学生服务著称的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认为不论毕业生将来以何种方式就业,学校的职责是“促进学生汲取知识,获得个人和职业发展技能,并且鼓励他们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可以支持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

3.3注重高职特点,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有助于综合就业能力的提高,是就业能力开发的手段。当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就业市场时,通常会有两个极端心理,一是“我不如本科生,我在职业竞争中处于下风”,另一个则是“本科生哪里比我强”,这两种心理都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道路初期定位错误,进而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姚裕群教授总结出我国高校八个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也指出,我国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处于低层次层面,未能真正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改进就业指导工作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国外高校的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一般都超过30人。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就业指导中心——成立于1892年的英国牛津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5名,其中专业人员12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就业中心全日制工作人员10人,兼职工作人员40人。显然,我国的高等院校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增加校内就业指导机构的人数。第二,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在不同年级根据学习阶段设置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课程,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这样:大一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传授,从理论上了解工作的内涵;大二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工作,配备指导老师了解其工作情况并帮助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最后一年进行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测试,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积极参加招聘会,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等,重点是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3.4注重提升学习能力,培养终身教育习惯

日本学者本田由记认为,并不是所有就业能力都可以在学校获得,从学校与就业之间关系的角度,就业能力获得途径模式有四种:1)学校型: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能力;2)职场型:在工作岗位中获得的能力;3)补充型:学校教育和工作中都可以获得的能力;4)不足型:既不是从学校也不是从工作中获得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学习和工作应该是人从生到死连续不断的过程”,后来又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习是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课题”,“生活与学习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是相伴始终的一个过程。

[1]杨伟国,谢欢.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演变[EB/OL].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7394339987571.html,2014-01-29.

[2]刘丽玲.论中国建立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的重要性[J].人口与经济,2009(6):36-41.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EB/OL].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www.bjbys.net.cn/zd/ qzxl/244629.shtml,2010-12-09.

[4]邹蕾.英国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及其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37.

[5]陈均土.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6]王航.日本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课程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9-10.

Research on employability training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VQin(GuangdongInstitute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hou Branch,Guangzhou,Guangdong,China 510640)

Attachingimportance tothe employabilityis helpful for talent cultivation.At pres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done many effort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But only systemic training on employability is benefit for the employment problem solution,so,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employability and then practice i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n the end the students will consciouslytrain employability,which is real employabilitytraining.

employability;humanistic quality;employment guidance;lifelonglearning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2.015】

G717

A

2095-7661(2015)02-0052-03

2015-05-05

本文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课题“高职院校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就业能力的培养”成果,课题编号JG201321。

吕钦(1974-),女,湖南永州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