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2015-03-27 10:22王姝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理念班级

王姝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浅析高职“学习型班级”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王姝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习型班级理论,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学习型班级”指的是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班级成员共同努力,勤于学习,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班级。文章分析了在高职学生中创建学习型班级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学习型班级创建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究。

学习型班级;高职;学生;学习;管理

“学习型组织”一词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吉提出,最早用于企业管理。“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不断突破个人和组织的能力上限,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景,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的组织。

随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不断发展,这一理念逐渐跨越了企业这一范畴,被运用到各种其他类型的组织中,其中就有学校、班级,也就有了“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这些概念。因此,“学习型班级”的理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将班级建设成“学习型班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像不会学习的企业不会成长,会被淘汰一样,不会学习的学生同样无法适应未来的竞争。知识是会过时的,而学习能力却是能让我们永远受益的。所谓“学习型班级”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自主管理,以团队为中心学习。

1 高职学生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班级”

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知识也有较大的差异,有认真的学生,也有不认真的学生,从整个班级来看,整体的班风会受到这些相对不认真学生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高职学生普遍会具有如下缺点:1)自学能力欠缺,大多数高职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规划,以后要做什么,应掌握什么技能,重点学习哪些课程,训练哪些技能,更是毫无打算。学习上上课不认真听,下课更不会认真复习。2)苦学精神不够。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拚博的进取精神,缺乏恒心和毅力,无法耐心地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技能训练。在本科院校中常见的自习教室人满为患,大家争抢图书馆位置的现象基本不会发生。3)自卑心理严重。高职学生存在许多负面心理,有的人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有的人却会自负自傲、自命不凡、独立独行,其实这只是想掩盖自卑的另一种表现而已。4)厌学现象严重。学习无目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现象严重,借故不听课或随意逃课;考试作弊不以为耻,违规违纪现象严重等。

那怎样去改变这一现状呢?“学习型班级”这一理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学习型班级”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倡导的是一种让成员感受到生命意义的组织理念,它倡导终身学习,倡导组织设计的扁平柔化,组织成员相互关爱、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进步……这些理念正是我们的高职班级建设所需要的。

2 高职学生学习型班级创建的策略

那么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如何构建“学习型班级”呢?同“学习型组织”一样,“学习型班级”同样有五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1)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

高职学生在高中时期普遍而言,成绩在中下游,在学校中也并不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在到了大学之后,他们仍然会存有一些自卑心理,也有些同学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整日沉溺于游戏或者网络小说中。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超越精神,改变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通过心智模式的改善教会他们更加积极地看待目前的学习,看待自己的成长道路。每个人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关注、被认可的需要,我们的班级建设就是要让全体成员体会到情感上的关注,引导学生自我超越,不断进步。

心理学上有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对某一关注对象施加赞美和鼓励,会对被这个被关注的对象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对待高职学生就需要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不少学生是非常有才能的,需要老师去鼓励、去挖掘。因此,在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的创建中,老师要更多地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积极地让学生去参加一些活动和比赛,即使没有在比赛中获奖,也要通过其他方式给予学生鼓励,通过参加比赛逐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实际的班级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一开始并没有自信,但是通过参加一些活动获得认可后,他们的整个精神面貌都改变了。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乐观,他们身上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2)共同愿景建立

高职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具有盲目性,或者有些人是阴差阳错到这个这个专业。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状况下,学生肯定不会好好学习了。这个时候可以结合专业思想教育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让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自己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和班级共同愿景有机结合。要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相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清楚通过学校的学习,应该学好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并且充分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职业生涯指导,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关注学生的想法。例如对于学生学习不认真、时而有逃课等问题,不能单纯地从制度上去约束学生,不能简单地告诉他,你如果不来上课可能有什么样的后果。而是要了解为什么他不爱学习,不愿意来上课。我们要让学生树立起专业自豪感和班级自豪感。怎么树立呢?要告诉学生关于所学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特别提到一些从这个专业毕业目前在工作中比较出色的学生的情况,以此来建立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有了对专业的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个人目标自然而然能和班级目标融为一体。全班同学才能进一步的树立起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当然,也可能有学生还是会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或者觉得这个专业与自己不适合。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大三时候的专升本,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学习还可以去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专业,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

3)团队学习

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学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这方面作为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发挥每一名班干部的作用,以他们的模范形象去引导学生。其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加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强化集体荣誉感。此外,营造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同样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团队学习,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可以建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等。比如英语学习小组,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高中时英语的基础较好,也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非常差,甚至有学生表示在高中时对英语根本就是一个放弃的状态。那怎么办呢,高职学生也需要英语的考级,他们在大三如果有意向专升本,在考试时也需要考英语。我们邀请英语成绩好的和差的学生加入英语学习小组,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差的同学一起学习英语,介绍英语的学习方法,定期举行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课余时间,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主题班会,爬山比赛以及聚餐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安排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了相互了解,让班级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团队学习。当学生进入大三后,还可以按照不同的实习地域组成小组,指定小组长,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实习经验,共同进步。对于要参加专升本的同学,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相互鼓励,相互监督。

4)系统思考

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操作性。高职学生平常上课不认真,考试考后即忘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是学生并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认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带回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系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

在这一点上,如果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那效果会更好。在实习中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也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从而促进系统思考,更好地学习。

3 “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支持条件

以上是关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具体做法。在具体的实施中,“学习型班级”建设的推进还需要具备一些实际条件,比如说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型班级理念的接受,学校政策层面的支持等,具体有:

1)师资队伍培养: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学习型班级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践行“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理论的培训,教师需要了解“学习型班级”的理念和具体的做法。

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型班级理念:不仅教师要接受这一理念,学生也同样需要对“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有所了解。希望学生能够接受这一理念并且由衷地接受“学习型班级”的创建。

3)学校政策的支持:“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推广,不仅需要教师、学生的配合,更需要学校在政策上的支持,没有学校的支持,一切都会流于理论上的幻想。

“学习型组织”倡导的是一种让成员感受到生命意义的组织理念,它倡导终身学习,倡导组织设计的扁平柔化,组织成员相互关爱、信任、信息共享、共同进步……这些理念正是我们的高职班级建设所需要的。相信通过“学习型班级“的建设,必然将对我们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改良、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1]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6).

[2]孙细望.高校建设学习型班级对策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张馨,丁贞栋.学习型班级:高校创新班级管理的路径选择[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1(2).

[4][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谌丛,范天浩.高校实验班学习型班级构建模式的探索[J].石油教育,2011(1).

Paths and strategies of“learning class”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Shu(School of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Zhejiang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Shaoxing,Zhejiang,China 312016)

Class is the basic unit of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Learning class"theo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in class management which mean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each student for creating a strong learning atmosphere in clas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learning clas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reates a model toexplore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learning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arningclas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study;management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2.017】

G715

A

2095-7661(2015)02-0058-03

2015-05-12

王姝(1980-),女,浙江绍兴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优化管理。

猜你喜欢
学习型理念班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