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女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
——基于性别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2015-03-27 20:37年晓萍徐俊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年晓萍,徐俊

(安徽农业大学a.外国语学院;b.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我国高校女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
——基于性别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年晓萍a,徐俊b

(安徽农业大学a.外国语学院;b.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基于性别社会化的理论视角,针对女大学生柔弱、感性、单纯和易受伤害等身心特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内容、方法、对象、形式上提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建议动员和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构建和完善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形成安全教育的整体合力,以期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保障系数。

高校女大学生;性别社会化;身心特征;安全教育原则与管理体系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高校女生伤亡事故,女大学生人身安全问题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保障其安全责任重大。缘于长期的性别社会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女大学生有别于同龄男生,具有柔弱、感性、单纯、浪漫和易受伤害等倾向性特点。现代社会的高风险高流动性、复杂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对女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在校女大学生人数超出男生64万,女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1]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事关家庭的幸福、校园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高校和相关各方应加强安全教育与防范,以减少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所谓“安全教育”,是指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科学的安全防护技能训练以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过程。已有的研究涉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公共安全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体安全教育,并侧重于后者。公共安全教育论及国家(文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安全等维度,个体安全教育涵盖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交往安全、突发灾害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研究者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素材。然而,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分析,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大学生群体层面,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少数针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研究,既不系统也不深入。本文拟从性别社会化的理论视角切入,针对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加强女性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需要构建和不断完善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以便提高女大学生的安全保障系数。

二、女大学生身心特征及其安全问题

女生的身心特征异于男生,除先天遗传获得的生理差异外,心理及性别气质上的分化更多地来自后天的性别社会化结果。女大学生的安全之所以成为社会性问题,主要缘于我国当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外小环境使然,女大学生在性别社会化及自身成长中形成的一些性格瑕疵和能力不足也增加了自身的安全风险。

(一)女大学生身心特征

1.性别差异的历史文化渊源

性别社会化理论认为,作为社会基本性别的男性和女性,是由先天生理遗传的性(sex)基因和后天性别(gender)社会化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存的社会性别文化及男权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性别社会化的核心在于性别差异和性别不平等的塑造与传递,[2]内嵌于社会结构中的男权制度不但把性别规范作为性别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也通过社会性别文化并借助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媒体等社会因素来推进和塑造性别社会化。西方女权运动奠基者西蒙娜·波伏娃在其名著《第二性》中曾尖锐地指出,作为“第二性”的女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跨文化研究发现,人类从采集和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男女平等的母系制被男女不平等的父系制取代后,男性统治社会的习俗及相关制度便传承至今。今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观念的进步,男女形式上的不平等正在消失,但事实上的不平等依然广泛存在,女性在教育、工作、婚姻、政治参与等方面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意味着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财富、权力和声望。[3]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三从四德”之类的专制文化对中国女性的身心摧残和精神奴役无以复加。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女性获得空前的解放,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了与男性几乎同等的地位。但是传统文化遗存的性别刻板印象及相关隐性制度藩篱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的角色扮演、心理预期和现实言行。

2.女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征

大学阶段虽只有短短的3-5年时间,却是大学生独立人格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8-23岁之间,作为在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特点十分鲜明: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个性趋向定型,可塑性大;智力接近高峰,但尚未完全开发;社会需求强烈,但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承受能力弱;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但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弱;易激怒,在处理问题时不够冷静,往往会发生过激甚至越轨行为,等等。这些特点在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上反映的更为突出。[4]相比男生,女大学生因为生理上的先天差异以及后天性别社会化的型塑,除具有同龄大学生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身心特点。首先,生理上的差别决定了女大学生体能明显弱于男生。女大学生大多已过青春期晚期,她们在生理上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征和女性气质。其次,女生的心理相比男生更加感性和丰富。女生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情绪体验敏感强烈。她们直觉敏锐,偏重感情,富于同情心,易受表扬的影响。但性情多变,易矜持害羞,易产生嫉妒心理,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自我评价易受环境影响。经期的任何异常都会加剧出现心理问题,如心烦意乱、敏感兴奋、情绪波动等。[5]

(二)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突出表现

当前,在校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系统的安全保障和自我防护知识。由于中学阶段忙于应试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尤其是针对女生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大学阶段以后,针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及自我防护教育仍然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成效,导致女大学生在法律维权、突发事件防御自救、意外伤害防范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其次,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能力较差。女大学生不仅缺少必备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知识,而且由于安全教育的形式主义,得不到实战训练,难以形成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力。她们缺少社会阅历,富有同情心,在交友时疏于防范,容易听信他人而蒙受损失;在遇到意外事故时往往猝不及防,难以有效化解,极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只身在外旅行、打工、租住或独自行走于夜间、偏僻处的女生,受到人身、财产安全伤害的风险更大。2014年暑期以来,多起针对女大学生的暴力犯罪事件即是例证。第三,女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安全隐患。相比男生,女大学生在心理上敏感、脆弱、承受力弱,遭遇情感挫折或学习、生活、工作上陷入困境时容易产生心理安全问题,轻则消极抑郁,重则悲观厌世。尤其那些贫困、残疾女生自卑感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第四,性骚扰、性侵犯造成的身心伤害以及婚前性行为衍生的各种安全问题。无论是日常交际还是网络交往,女生常常受到性骚扰困扰。当前在校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受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潮以及社会上各种色情文艺作品的影响,女生在恋爱中的性心理不够成熟、性道德缺乏,性观念、性行为较为开放,容易传染性病、导致不孕不育甚至感染艾滋病,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三)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1.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和校内外小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处于持续变革转型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贫富分化、权力腐败、道德滑坡、阶层固化、生态破坏、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等重大社会问题相伴而生,黄、赌、毒、婚外情等旧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沉渣泛起。[6]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民众的法治观念淡薄,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都是高校办学面临的现实外部环境,对大学校园及青年学子的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和潜在的威胁。当前,高校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管理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后勤社会化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高校安全突发事件不断发生。高校内部的宾馆、运动场、食堂、停车场等场所对社会开放,校外周边普遍存在的网吧、流动摊点、钟点房、出租屋等增添了大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校内外治安案件、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发生的概率。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潜在的就业歧视,部分女大学生容易滋生浮躁情绪和心理挫败感,给校园稳定及女大学生身心安全留下了隐患。

2.性别社会化及成长中形成的性格瑕疵和能力不足给女大学生增加了安全风险

当代女大学生总体上展现出积极进取、自尊自信的良好风貌。面对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内外小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女大学生在性别社会化以及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性格瑕疵也为自身安全增添了风险。在男权制社会背景下,女性柔弱的体能和娇柔的气质经过长期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角色分工,强化了女性软弱、胆怯、依附等消极性格的形成。这恰恰是大多数女孩遇到危险和意外时胆小怕事、无法冷静应对的性格根源。现代社会虽然打破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人身限制,但是,受到数千年传统性别文化的潜移默化,面对高风险社会以及家庭少子女的现实,中国家庭的大多数家长在子女的早期教养上依然强调性别差异,对于女孩管束和保护过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与外界的接触,使其社会阅历不足、应变处置能力欠缺。一旦遇到危险,则难以识别、防范和有效应对。在当代中国,除家庭、学校、媒体等社会因素有意无意强化男女有别以及传统性别文化给现代女性造成的性格弱点外,少数女生的自私、虚荣等性格缺陷更多地缘于成长过程中外界不良的诱惑、家长老师的教育失当以及自身的自律不足等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当性格有瑕疵或安全防范意识差、安全防范能力弱的女生面对校内外突发事件时,遭遇的安全威胁会更大,产生的安全问题会更多。

三、构建和完善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

女大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的青年群体,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时需遵循特别的原则。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和完善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各方面安全。

(一)女大学生安全教育需遵循的若干原则

1.在教育内容上应坚持系统和重点相结合安全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人人必需的通识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具体涉及公共安全教育(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等)、人身安全教育(防溺水、防触电、防冲突、防抢劫、防性侵害、交通安全)、财产安全教育(防盗、防骗、防抢夺)、突发灾害安全教育(水灾、火灾、地震逃生)、社会交往安全教育(防滋扰、防性骚扰)、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交友、网络信息、网络购物)、就业安全教育(打工安全、实习就业安全)、身心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疾病防控)等方面内容。除教授系统的安全知识外,应重点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安全教育、人身安全防范教育、就业安全教育和突发意外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在校女大学生的“四自”教育,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她们进行道德、法纪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她们的头脑,使其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现代知识女性。

2.在教育方法上要因材施教和密切联系实际

针对男女有别的社会事实,教育管理者在传授安全知识时,需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于贫困女生、有生理缺陷或心理疾患的女生,需要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和及时的辅导帮助;对于追求时尚、外表靓丽但穿着过于性感暴露的女生,应善意和策略地提醒,用实例警示她们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于个别夜不归宿、行为不检的女生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适当警告并通知家长,加强其道德和法纪教育;对于利用周末、节假日勤工俭学或外出打工、游玩的女生,应提醒她们注意出行安全,增强防范意识,掌握一些实用的应急防护技巧;尤其对于少数经常出入酒吧、会所等娱乐服务场所的女生,应及时发现和劝阻,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防止其因从事非法服务活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当前,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难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教育管理者应积极采取“亲身模拟——现场指导”的实战演练并系统传授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实用安全防范知识和防护技能,以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7]

3.在教育时段和教育对象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

俗话说,安全大于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教育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是,高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师生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就要求高校在注重全程安全教育的同时,应通过设计适宜的重点教育时段来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从年级来说,不同年级段的女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不尽相同。新生入学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比如麻痹大意导致财物丢失被盗、学习生活上出现适应性障碍等,需要教育管理者借助开学典礼、班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生心理辅导专题等场合加强对大一女生的安全教育。大二、大三阶段,由于和室友作息习惯不同、考研需要、恋爱同居等原因,部分女生开始外出租住,其中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此时教育管理者应重点摸查,加强对校内外租住女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对于在校期间外出租住的女生,要及时通知家长,提醒他们潜在的风险,通过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方式来唤起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走访和了解,消除潜在的安全问题。实习、考研、考公务员、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找工作以及和男朋友的关系处理等问题接踵而至,让大四女生忙得焦头烂额、心力憔悴,难以顾及自身的身心安全,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教育管理者应将毕业班女生作为重点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醒她们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另外,每个学期的开学、期末特别是放假前,教育管理者都应加强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和防范督导工作,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4.在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的运用上要多样化

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渠道,实现安全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可以综合运用网络教育、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报告会、现场模拟、安全防护实训等,提高在校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当前,微博、微信、人人网、QQ群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主要通讯联络工具和交友方式。高校安全教育管理者应该及时跟踪网络舆情,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传播系列安全知识,即时发布相关安全资讯,加强师生网络互动,提醒女生加强安全防范。利用课堂平台,发挥面对面教学优势,传授学生相关安全防范策略和应急防护技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聘请专家面对女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专题讲座;或聘请法院、监狱、公安、消防、疾病救护中心等专业人士进行安全专题报告会;教育管理者应利用各种场合对女生进行亲身模拟和现场指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应增加专门的女子防身术训练内容,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女生提供有效的自我防护本领。

(二)构建和完善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

1.切实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努力构建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领导安全责任制,成立以高校党政领导为首,保卫处、学生处、团委、工会、宣传部、总务处、后勤中心、网络中心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委员会。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具体工作,相关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育者和管理者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体系。[8]在硬件上整合校内外各种可资利用的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做到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体育课、新生入学军训、思政理论课、心理咨询辅导、法制讲坛、校内外专家安全专题讲座等教育教学资源,对女大学生进行系统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社团、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园新媒体、横幅、展板、橱窗专题宣传栏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知识宣讲教育。

2.推行高校安全教育必修课设置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的“三进”工程建设

教育部可以借鉴上海等地的成功做法,在全国高校逐步实施统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计入必修学分,贯穿从入学到毕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并配备相应师资、编写教材和完善考评。教学内容应增加女生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知识,强化情境实训模拟教学和安全防护技能训练。高校内部应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和专业的师资力量,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形成一支安全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建设,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融入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日常管理等具体实践环节中。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进学生宿舍、进网络世界、进社团活动”的新“三进”工程。成立高校安全协会,以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为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自身和学校的安全管理活动。[9]

3.依托新媒体网络技术平台,构筑全时空安全教育模式

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10]。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的中坚力量,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也愈加深入。新媒体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特征,迎合大学生个性化需求,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女生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想的网络技术平台。高校应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即时性特点,将安全教育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或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特点来编发相应的内容,融入高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之中,供女大学生自由学习之用。努力将新媒体平台上的安全教育以形象化、生活化、立体化的方式向女大学生群体加以传递。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联合公安部门共同开发女生安全教育APP,融合常见的安全知识普及与测评、地理位置服务、自我防护技能、节假日安全提醒、安全互动问答以及公安与学校保卫部门联网的一键报警等功能,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女大学生提供安全教育的乐学、好学氛围,构筑围绕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时空安全教育模式。

4.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安全教育的整体合力

女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征,决定了仅靠高校的力量尚不能确保其安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女生自身等多方积极性,形成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整体合力。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长、中小学乃至幼儿园老师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持续的教育渗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制定安全教育指导意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教育的全程。宜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特征,传授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处理技能。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接受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常识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则需要进一步掌握自我防护措施和技能,通过连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训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网络新媒体、互动媒体终端、移动互联社交工具等现代传媒应充分利用自身传播优势,大力宣传普及女大学生必备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危机应急处理办法。女大学生自身更是责无旁贷,通过认真学习和积累相关安全应急和防范知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和威胁。只有全社会参与其中,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1]教育部公布2012年统计数据——全国在校女大学生超出男生64万[N].钱江晚报,2013-11-07(A4).

[2]刘录护.西方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研究进展[J].青年探索,2012(5):85-91.

[3]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202.

[4]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0):39-42.

[5]白泽朴.高校女生群体的安全教育对策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87-188.

[6]徐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17-21.

[7]李佳,陈娜.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81-82.

[8]鲁晓平.新形势下高校安全教育及其有效机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83-85.

[9]林坚.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2):182-183.

[10]第3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7-2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 t20140721_47437.htm.

责任编校 刘正花

G47

A

2095-0683(2015)03-0143-05

2014-12-1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15);安徽农业大学学科骨干培育项目(2014XKPY-74);安徽农业大学学科能力提升项目(XKXWD2013015)

年晓萍(1977-),女,安徽怀远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徐俊(1973-),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