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2015-03-28 05:49杜宏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国有资产会计信息

杜宏巍,李 扬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9;2.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89)



我国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杜宏巍1,2,李扬1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063009;2.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89)

摘要:会计信息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信息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然而近些年来,会计造假现象却是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经济的运行。从我国国有资产的角度入手,从国有上市公司、政府、事业单位三方面介绍我国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国有资产;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国有资产财务状况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国有资产自身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为国有资产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信息;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信息透明度,能够使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其经营情况,为其做出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况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的具体描述,是使得会计信息达到或者满足基本质量的要求。它是对可供使用的会计准则、程序和处理方法进行选择或评价的准绳,相比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具体化、更加具备可操作性。它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果,而且还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做出的经济决策。

FASB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真实性、公允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重要性、成本与效益性、可验证性,并对其预测价值、反馈价值等做出了要求,并没有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等特征做要求。IASC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同FASB十分相似,但是IASC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具备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等特征,对于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可验证性没做要求。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等,其他方面并没有做过多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准则之间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异。

二、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一)国有资产的界定

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它的范围较为广泛,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资源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在本文中我们重点分析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从中选取国有上市公司、政府、事业单位三大类来具体分析。

(二)国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近年来由于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能够较好地执行会计准则,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总体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各个企业单位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识较为淡薄。

为了能够成功上市,一些企业单位编造财务数据,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来提高外界对企业的评价,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这种事件不仅发生在未上市企业单位,还发生于已上市企业单位。一些企业单位虽然已经上市,但是经营状况不佳,为了逃避证监会的ST、PT甚至摘牌的处理,从而铤而走险对会计信息进行伪造变造。例如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过对购销合同、出口报关单的伪造变造以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各种手段,将其主营业务收入调升高达7.45亿元之多,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009年财政厅随机抽查了100家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发现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只是各个企业的失真程度不同,个别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严重。其中,81户企业存在虚报资产的情况,共计虚报资产总量为37.61亿元;83户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列报不实的情况,共计26.12亿元;89户企业存在虚报利润的情况,共计27.47亿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状况极其严重,同时也十分普遍。

除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以外,我国国有资产还存在着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希望国有资产可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我国法律对于企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及中期报告规定的时限较为宽松,现阶段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基本能够达到我国法律的要求。而我国《证券法》中规定,凡发生可能对国有资产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国有资产应当立即提出临时报告,披露事件内容,说明时间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这项规定,部分国有资产却难以做到,在2010年到2014年的短短几年时间内,由上交所及深交所开出的44张罚单中有一半以上是属于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所造成的。

造成以上会计信息问题的原因有几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由于公司治理不当。会计信息由生产到披露这其中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其中一方面作用不当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及时,甚至失真,例如公司治理中存在高级管理层命令财务人员造假问题。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现象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事项本身对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不利,企业故意推迟该事项的会计信息。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相关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决策,还严重影响到企业本身的信誉,从而影响企业以后的生产发展。

(三)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良好的政府会计信息可以帮助相关信息使用者分析并评价政府受托业绩和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方便政府与信息使用者的相互沟通。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公众获取政府会计信息量严重不足,规范性也有待提高,有时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这样就难以避免政府会计信息低效以及腐败问题的出现。下面我们对现阶段的政府会计信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政府会计信息不完善。完善的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决策进行监督的前提。我国政府部门目前所实行的会计制度是预算会计制度,并没有建立政府会计体系。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的一种会计制度。虽然这种会计制度对于预算资金能够做到有效管理,但归结起来只是对于预算资金的管理,政府这样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并没有在预算会计制度下得到有效的反映。也就是说预算会计只是反映了政府会计信息的一个侧面,并不能做到全面,因此也不可能做到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这样以来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就很难从披露的会计信息中全方位地分析政府部门。

其次,政府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较差。我国政府相关的会计信息对于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披露,但是对于政府财务状况的信息却较少反映,从中也很难分析出相应信息,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较差。另外,我国政府会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样以来对于非现金的交易活动就不能在其中得到反映,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与实际项目存在差距,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容易让政府对于负债缺乏敏感度,导致政府很难对经济状况做出精确的评价。

最后,政府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因为虚假的信息不仅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帮助,还会误导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判断。我国近些年对于政府部门的审计反映出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较低,并且财政收支舞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虚报多领预算资金、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截留少报转移资金、管理不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巧立名目乱收费、违规兴建办公楼购买固定资产等多种途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2013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我国加强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管理力度,信息质量较之前有所提升,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失真。事业单位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真实,部分事业单位在银行开立多头账户,形成大量的账外资金,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近几年由于我国财政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打击力度,开立多头账户的现象得到了有力控制。现阶段账外资金现象主要是体现在专项资金拨款方面。上级向下级划拨专项资金时,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单独设立账户进行管理,不得纳入本单位的资金体系。这样以来就会形成账外资金,在会计核算中难以得到体现。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不完全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进行,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的经济业务不一致,使得会计信息不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其次,乱收费和虚报现象严重。乱收费和虚报现象在我国事业单位中较为普遍,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乱收费现象主要在学校和医院单位出现的比较频繁,例如学校以考试费、材料费等形式向学生收取违规费用,医院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等。虚报现象主要是利用假发票虚增项目支出,利用制度漏洞人为调高或调低项目收支,从而实现套取现金的目的。无论是乱收费现象,还是虚报收支现象,都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管理和规范。

最后,会计核算管理混乱。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的意识淡薄,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这样以来使得事业单位缺少良好的会计核算环境,从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此外,有些现象较为普遍:事业单位负责人管控整个事业单位,往往利用一些职务便利,要求会计核算人员伪造变造会计信息,以实现自己不为人知的目的,使得会计信息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我国国有资产会计信息的现状及问题,在此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董事会的监督职能。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中有很多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经理人员在董事会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董事会的许多工作受制于经理人员,因而董事会难以起到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从而也就难以防止经理人员伪造变造会计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删减经理人员在董事会的比率或者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率等办法来完善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用来进行会计信息监督的制度。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经过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的审查,可以从国有资产自身检查到内部人员的造假,从源头上制止会计信息的失真,从而有利于真实会计信息的披露。另外,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对企业自身的伪造变造会计信息的行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减少对会计信息的粉饰。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较为客观地评价,从而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比外部审计部门更加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可以对会计信息的列报情况提出更适合本企业的建议或意见。

(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近些年来有许多注册会计师审计失利的丑闻,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既不隶属于国有资产企业,也不属于股东及投资者,是独立的第三方。正是由于注册会计师这样的特性,国有资产的股东及投资者才能够将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状况监督的任务交付给他,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但是,现如今对于注册会计师的雇佣是由企业管理者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薪酬、工作时长等方面都是受企业的管理层所决断。这样以来,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往往就会受到限制,从而慢慢受制于企业的管理层,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不能够完全反应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要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改变现在的这种注册会计师受制于管理层的情况,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能够保证是客观、公正的。

(三)提高政府的监管力度

对于提高国有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政府是财务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对于各个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有引导的作用。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并不完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立法,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力度。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于伪造变造会计信息、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现阶段的处罚力度过轻,也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处罚力度过轻,使得造假的利得超出造假的损失或成本,从而使得许多人铤而走险,对会计信息进行伪造变造。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检查频率,一旦发现,从严处理,对那些尚未进行违规操作的人员予以警示。

参考文献:

[1]葛家樹,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何玉芬.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系,2011.

[3]赵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

[4]尚福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EB/OL].2007.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02/02/content_7751689.htm.

[5]刘聪.国有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6]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EB/OL].2013-1-10.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tongzhi/201301/t20130118_728764.html

[7]崔学刚.国有资产财务信息披露:政府功能与角色定位[J].会计研究,2011(9):34-37.

Research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Chinese State-owned Asset

DU Hong-wei1,2,LI Yang1

(1.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2.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Beijing,10089)

Abstract: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the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quality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y direct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ccounting fraud continues despite repeated prohibition, and it has affected the operation of economy serious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describes the quality of Chinese state-owned asset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e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tate-owned ass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简介:杜宏巍(1981- )女,硕士,河北联合大学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05-1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15)04-0040-04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国有资产会计信息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