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策略

2015-03-28 11:19叶盛世
关键词:柴静选题深度

叶盛世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时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依靠其社交化、即时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受众青睐。而传统的电视深度报道新闻,在新媒体即时传播优势下,面临着变成“旧闻”的难题。在传统媒体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深度报道占有重要地位。《东方时空》节目制片人曾表示,《东方时空》培养了中国人的收视习惯。可见当时《东方时空》的重要性。而如今,像网络新闻专题这种超链接的报道方式使得深度报道文本成为开放的多媒体文本。受此影响,《东方时空》的播出时间屡次调整,从央视一套午间时段调整至新闻频道晚上20点;《焦点访谈》作为中国舆论监督类栏目的标杆,公众期望值较高,然而“刑不上司局”的节目监督力度,导致其锋芒大大降低。微博的迅速发展,加上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事件引爆功能和舆论发酵功能,使得《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功能让受众大失所望,其所监督的对象县级、农村基层占到73.8%。[1]被报道对象赴京频繁公关或威胁记者人身安全事件的多次出现,加上记者稿子被毙现象严重,使《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之路走得特别艰难。难道是新媒体导致了电视深度节目的尴尬吗?作为新闻人,应该始终相信传统媒体的最大拦路石不是新媒体,也不是其他,而是内容本身。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电视深度报道该如何突围、发展,其发展又该如何定位,成为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精神坚守:坚持深度报道的新闻理想

深度报道,不仅是纸媒报道取胜的利器,往往也被运用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新媒体的出现,其突发事件的舆论引爆功能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2010年“宜黄拆迁”、“河北大学校园撞人案”和“上海大火案”,[2]2013年的“雅安地震”以及2015年的“上海踩踏事件”,都是典型的微博事件。新媒体的时效性和深度报道文本的多媒体化,使其兼顾深度和时效,给电视深度报道带来一定压力。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电视深度报道对记者的采访经验、知识基础、临场应变、撰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关键的要求是,深度报道记者要有坚定的新闻理想,久经考验而不改初衷。

在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念的并存和多重利益的分化,使得电视深度报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媒体依靠手中的话语权与社会上的假、恶、丑做斗争,导致其生存环境恶化。类似“孙志刚案”的深度报道,往往是“依靠领导关心解决”的模式,这会导致公众误解:重大事件非领导重视不能解决,媒体发挥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深度报道记者更需要坚守新闻理想,坚持媒体责任,肩负起社会守望功能。

《看见》是央视一套近年来播出的一档用影像记录事件和人物的栏目,主要描述人情冷暖、感知、思想和渴望等内容。《看见》的节目选题往往具有强烈的话题性、争议性和思考性,节目主持人柴静也承担起了社会环境的瞭望哨和媒体环境的检测者功能。拉扎斯菲尔德提出,大众传媒要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众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从而唤起社会谴责。《看见》就善于深层次地挖掘隐藏于表面的内容。在“药家鑫案”中,柴静通过采访双方父母,让公众沉思药家鑫捅死张妙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人格。[3]新媒体喧嚣的环境需要柴静这种冷静沉思的主持人。柴静在节目中采访“华南虎事件”时,便对镇平县长吴平提出的“盛世出国虎,虎啸振国威”的政治理论,不温不火地回复了一句“这首先是个科学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瞬间把握了舆论话语权。《看见》等节目引人深思的报道效果非新媒体所能及。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深度报道记者坚守新闻理想,往往能推出很多监测社会环境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在新媒体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毅然推出了《“毒奶粉”流出的背后》、《昌黎红葡萄酒》等引发关注的深度报道,是新闻记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守新闻理想的集中体现。

二、人文关怀:关注贴近群众生活的新闻选题

深切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深度报道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近年来,《焦点访谈》、《看见》、《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节目将贴近时代脉搏、切中群众关切的新闻选题予以报道,凸显其人文关怀。尤其是《看见》,从人的价值出发,关注时代生活的变化,用镜头记录社会生活中人的影像,来体味人情冷暖和思想变化。《看见》在制作播出的过程中,往往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选择角度、跟踪报道。[4]

《看见》制作播出了大量凸显人文关怀,揭示人性中不为人知一面的报道。报道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以人为本的节目选题。《看见》顺应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需求,关注弱势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在这个节目中,弱势群体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自闭症孩子母亲的辛酸与无奈,农民工子女的点滴遭遇也随着镜头进入千家万户,大学生回乡务农的艰难创业经历感动了无数观众,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孤儿温暖而令人牵挂的童年生活得到社会关心。《看见》关注弱势群体的节目风格,不像某些媒体抓住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为卖点进行炒作,而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其报道中洋溢的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从来没有对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或艰难困境进行渲染,而且尽力保护受访对象的自尊。同时,节目主持人柴静对采访对象非常尊重。柴静无论是面对行政领导、商贾显贵、社会名人,还是失足青年、问题少年、社会流浪人员,往往怀着倾听的态度。《看见》对人性的关切,并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不急于用自己的立场来抨击社会现状的不合理。《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是一期关于同性恋的节目。中国传统的性文化对同性恋给予强烈抨击,这种观点往往把生育作为性的最终目的。然而柴静在节目中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这样的反问。柴静认为,爱情、自由和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社会环境,对同性恋来说比生命更重要。柴静在《看见》节目中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性解放,主张人的意志自由和平等的人本主义理念,这使得《看见》成为官话媒体中充满人性美的节目。

三、媒介互动:借力媒介融合思维实现发展

在传统媒体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电视深度报道关注内容的深刻性带给观众的震撼如何不被时效性所影响。然而今天,在网络媒体、移动终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在时效性、深度报道内容多媒体化方面的突出优势,使得电视深度报道的理念遭遇颠覆,抛弃时效而一味追求深度的节目可能被观众遗弃。因为作为新闻报道的独特属性,时效性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电视深度报道这种节目类型本身确实耗时耗力,从选题遴选、选题论证、选题申报、选题确定到前期拍摄、后期编制、节目送审,往往有一个较长的制作周期。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采访调查、分析研究,因为深度报道节目客观、冷静、理性的报道风格使其必须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深刻诠释事件的目的。

这样一来,作为电视深度报道记者,仅仅担心新媒体对电视的冲击和影响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深度报道,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学会甄别和处理,提升深度报道的品质。当然这需要较高的媒介素养。电视深度报道记者借力新媒体,进行信息获取、视频选择、节目传输、引导公众讨论,能有效提升深度报道的时效性和品质。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新闻1+1》栏目这档25分钟的深度电视栏目,已经开始运作当天热点事件,对当天事件进行评述。同时,《新闻调查》栏目的制作周期也从两个月压缩至两周左右,遇到重大栏目,创造两天就能制作播出一期45分钟节目的奇迹。[5]

[1]杨嘉嵋.我们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三十年[J].采写编,2009(4):11.

[2]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危机事件为例[J].当代传播,2011(2):36.

[3]徐丹芬.电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大众传播功能——以柴静专访药家鑫双方父母和对话李永波为例[J].今传媒,2013(1):87.

[4]杨玮.《看见》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5]张洁.速度与深度: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论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深度报道[J].中国记者,2011(1):46.

猜你喜欢
柴静选题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