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探索

2015-03-28 11:19杨利平
关键词:口才院校空间

杨利平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公共课部,湖南常德415900)

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旨在以本课程原有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实用口才课程资源共享、口才训练以及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实用口才训练内容模块化、进程有序化、形式趣味化、效果互动化,并构建跨时空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高职学生在口才方面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泛在学习、开放学习,[1]从而突破传统口才课堂教学的局限,突出解决高职学生口才表现中体现出来的语词匮乏、逻辑混乱、赘词过多以及不善倾听的自我中心意识等弊病,切实提升学生的口才水平。

一、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职学生的口才需要加强培养

笔者曾经做过高职学生口才现状调查,发现尽管高职学生普遍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但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和人交往的能力“很不错”;70%以上的学生为自己的口才现状烦恼,82%的学生感到自己缺乏口语表达技巧,在交际心理方面也缺乏指导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即便有98%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演讲、辩论、主持人大赛和社团等活动对提高口才有作用,但仍有30%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或对此毫无兴趣。高职院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未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明过自己的见解,另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通过有效学习和训练可以提升自己的口才。

(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突破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口才方面呈现出来的弊端通常表现为:辞不达意、语言匮乏、逻辑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晰以及与人交流时不善于倾听、自我中心意识突出等。综合原因分析:一是9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导致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突出,尚未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二是现代化信息手段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同时也受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交流习惯、心理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最佳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有效地结合情境的训练。但受时空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无法突破如下教学困境:如何让学生主动的持续地参与训练?如何突破有限的课堂空间提供学生更多地训练机会?如何超越限定的教室空间对学生的训练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这些问题亟需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口才教学上的创新。

二、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一)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实施空间教学是有效途径

关于口才类培养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下的研究主要包括学生主体性研究,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方法讨论等。笔者认为教师在实用口才课堂应本着人本主义教学理念,通过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设计一定的模拟情境,指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实际的语言表达训练,进而完成学生从“敢说”到“能说”直至“会说”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撰文分析了分组教学、游戏教学以及情境演练教学方法对于口才培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在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实用口才新型教学模式。盛杨(2010年)也曾撰文探讨高职院校口才培养类课程新型的教学模式,[2]谭永平(2013年)探索并形成了演讲与口才教学与心理素质、岗位需要、拓展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相结合的“五结合”训练模式。[3]余扬(2009年)表示要通过激励式、启发式、情境式和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虽然以上改革途径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活跃,但学生口才水平提升并不明显,90后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病还尚未找到合理有效的改善途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口才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因此,如何把口才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口才训练中来,如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训练成效就是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目标。

(二)建构空间教学平台,实施空间教学前景可观

自2010年我省启动“职教新干线-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各大职业院校依托空间,研发出了一系列学校机构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建设空间课程、构建顶岗实习管理等新型模式,将高职教学改革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基于教师个人空间的教学方式,能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向“互动式的学生自主式的教育模式”的转变,[4]能突破时空束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泛在学习、开放学习。依托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延伸教学互动、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极大的开创了教育信息化的新局面,促进了人才培养环境的全面优化。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指引了方向。因此,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实用口才训练与互动平台,也能有效地突破高职院校“实用口才”教学的困境,可以实现学生口才水平的提高。但基于高职实用口才课程的空间教学研究,目前还缺乏相关的研究实践及成果。

三、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是人的主体性理论。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的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核心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的贯彻实施必然对学校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影响和改革。

(二)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意义

搭建实用口才课程空间教学平台、实施空间教学是实现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同时也为改变高职学生的口才现状,提升高职学生口才水平提供了有效依据;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并将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运用于高职学校教育,将拓宽高职口才类培养课程的培养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实用口才空间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提升高职学生的口才水平,如将此信息化教学手段加以推广,还有望成为广大社会人士提升口才的有效训练平台。

四、高职院校实施实用口才空间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依托教师个人空间,搭建实用口才教学平台

首先,搭建实用口才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实用口才课堂教学同步,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理论库、训练库、案例库和视频库等,让学生提前宏观了解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计划、考核方式等,并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其次,搭建实用口才训练平台。根据口才标准,将口才训练内容分成几大模块,如口语表达基础训练、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思维训练、社交口才训练、竞技口才训练、行业口才训练等模块,同时模拟通关游戏,将训练任务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设置,并保证训练内容的趣味性、挑战性,最终实现实用口才训练的内容模块化、进程有序化、形式趣味化、效果互动化。最后,搭建师生、生生互动平台。研究如何通过搭建跟帖作业、专题研讨、群组讨论、留言短信栏目来达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时,还要研究如何促使师生对学生的训练表现及时加以评价反馈,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平等交流和跨时空互动。

(二)基于教师个人空间的实用口才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平台搭建成功后,在实施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机制等方式来刺激学生参与学习并积极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如何在空间参与学习、如何让学生在空间参与互动,并在互动中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口才水平并能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训练以达到口才水平的真正提升,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实用口才课程空间教学平台的搭建,学生进入虚拟空间,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口才训练平台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在空间时间上延伸了实用口才课程教学,在一定范围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基于空间的口才教学,极大丰富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结合空间的综合性考核评价刺激下,通过课堂学习、课后训练与互动,切实提高了自己的口才水平。传统的实用口才教学研究着眼于提升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实施高职实用口才的空间教学也是立足于此,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现状以及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口才弊病、个人喜好,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探索新型的基于空间的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方式。

[1]王键.空间教育教学案例集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5.

[2]盛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演讲与口才”实训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0(8):103-105.

[3]谭永平.论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五结合”的训练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12):160-161.

[4]王健.运用云计算探索新机制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信息化教育:高教职教,2011(9):12-13.

猜你喜欢
口才院校空间
哲理漫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空间是什么?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创享空间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语言就是力量
《演讲与口才》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