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影片中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研究

2015-03-28 11:19
关键词:动画片动画变形

蔡 友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造型是动画影片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主要包括角色造型、场景造型、道具造型等。而角色造型往往又是一部动画作品的关键所在,其设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动画作品的成败。如果将动画角色造型看作动画作品的演员,那么动画设计师进行角色造型设计就如同导演挑选演员,只不过此演员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而是用美术绘画的艺术手法表现的角色形象。这种具有绘画特征的动画角色造型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既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又能将观众引入到其所演绎的故事之中。由于动画角色造型样式、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差异,以及受众的文化背景、历史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审美心理的不同,人们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将依据艺术设计学和审美心理学相关理论,从绘画审美的角度出发,对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征、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文化内涵等审美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之一——艺术特征

(一)幽默感与趣味性

幽默感与趣味性可以说是动画角色造型的灵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设计造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接受这个形象。而趣味性、幽默化的造型能够非常轻松地做到这一点。例如韩国国宝级卡通动画形象小企鹅pororo:头戴飞行帽,脸上架着一副圆圆的大眼镜框,他喜欢探索、玩耍,常常给自己惹出一堆麻烦。小企鹅pororo幽默滑稽的表情以及滑雪跌倒时搞笑夸张的动作,令人忍俊不禁。又如美国动画片唐老鸭的形象:圆圆的脑袋上扣顶海军帽,长着黄色的嘴、脚和蹼,时常瞪着大眼睛,撅起肥大的屁股,嘎嘎地叫不停。唐老鸭形象笨拙有趣,脾气古怪而带点神经质,爱抱怨爱耍小聪明。这个幽默而滑稽的动画角色深受大家的喜爱。再如韩国著名卡通形象倒霉熊:简洁而独特的形象赋予他大众审美的亲和力,而那种时刻都冒着憨傻的气质又赋予他无人可比的诙谐幽默感。倒霉熊夸张搞笑的动作,憨态可掬的表情,增加了动画的欣赏性和娱乐性,也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满足。

(二)拟人化与符号化

拟人化的处理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创作方法,要求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师认真分析角色的原本形态,充分理解人类的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完成角色的拟人化设计。在动画片中,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以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都可以通过拟人化成为动画中的“具象角色”,传达人的思想与感情,展现人的性格和魅力。例如美国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每辆汽车都长着各异的眼睛和嘴,长相也各具特色,并有不同的个性,还会根据心情做出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和神态。又如朝鲜动画片《大树爷爷送的礼物》中,大树爷爷的外形是一棵树,树枝变形成手臂,在粗大的树干上添加了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胡子等。通过变形、添加处理后,一棵自然形态的大树就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富有爱心、充满智慧的拟人化的大树爷爷。再如英国动画片《战鸽快飞》的鸽子外形、着装以及军事训练、飞行表演等,处处模仿了人类。惟妙惟肖的拟人化演出,使得以“平民英雄”韦林特为代表的战鸽形象受到各国观众的喜欢。

另外,为了将动画角色造型的信息更加直接、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师将其特征进行概括、提炼,使其符号化。符号化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是形象视觉符号,更具有深刻的内涵,能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和独特气质。例如美国动画片《飞天小女警》中,有三个符号化的可爱小女警:花花、泡泡和毛毛。她们都是大头小身,都有着一双很萌的大眼睛。符号化使得《飞天小女警》中各角色特征明显、个性突出,具有简洁明快、识别性强的特点。再如动画片《花木兰》中,每个角色造型都有独特的符号化形状,小林的身形为三角形,金宝的身形为圆形,老姚的身形为方形等。其角色身形的对比和差异,体现了角色的外形特点和个性特征,并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三)象征意味

动画角色是最具有象征涵义的视觉符号,有着与生俱来的象征特质。无论是迪斯尼经典的唐老鸭、米老鼠、高飞狗,还是网络流行的海绵宝宝、阿狸、悠嘻猴、兔斯基,或是宫崎骏作品中的动画人物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寓意。如米老鼠米奇象征着有热心的阳光男孩子,他积极向上,友好真诚。动画片《战鸽快飞》中的主角小灰鸽,象征着普通平凡的人,从造型特点到个性展现都体现了平凡小人物的一面。再如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小千象征着成长中的小孩,河神象征着被污染的自然,神灵们象征着贪婪享乐的人,汤婆婆象征着贪图利益、有权有势的人,锅炉爷爷象征着善良却深藏不露的人,无脸男象征着罪恶和孤独无助的人。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之二——绘画语言

(一)线条

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不同线形的变化能产生不同的美感,它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承担了表现整体结构和主体形象姿态的作用。同时,线条也反映了动画造型设计师各自的旨趣和品性,传达出精微而又丰富的情感和意蕴。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动画造型设计师根据角色造型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线条形式,勾勒出角色造型的轮廓、形体,表现其比例、结构及透视关系等。例如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猫和老鼠的造型线条就处理得非常光滑、流畅,达到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线条“准、挺、匀、活”的要求,使得造型生动可爱,个性突出,富有亲和力。再如动画片《花木兰》采用“S”弧线对角色造型进行精致刻画,有行云流水般的顺畅美感,适合勾勒中国古代人物服饰。影片中花木兰、李翔、金宝、花婆婆、单于等角色造型的线条处理得层次分明、疏密适宜,可谓精准把握了东方绘画造型艺术的精髓。

(二)色彩

动画角色响亮、明快的色彩能够吸引观众,丰富观众的视觉感知,触碰观众的心灵。一些经典的动画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色彩也成为这些角色的代表性符号。在世界优秀动画片中,色彩运用到位的动画角色造型举不胜举。例如美国动画片《飞天小女警》中,女警首领“花花”有着橘色的头发,红色的蝴蝶结,粉红色的眼睛,穿着红色的裙子;女警“毛毛”有着黑色的短发,绿色的眼睛,穿着绿色的裙子;女警“泡泡”有一头金色的头发,扎成两条短辫子,浅蓝色的眼睛,穿着水蓝色的裙子。明快的色彩对比,使得各角色视觉效果凸显,大大增强了观赏性。再如比利时动画片《蓝精灵》中充满灵气的蓝色小精灵,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里棕颜色的杰瑞与灰颜色的汤姆等,这些活泼可爱的动画角色造型色彩简洁、单纯、明快、响亮,特别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三、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之三——表现形式

(一)写实表现

写实表现强调忠实现实原型,能够客观反映出角色的结构、比例、形体和动态特征,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善于运用细致的绘画及写实的表现手法,塑造出淳朴、亲切的动画形象。例如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善良可爱的小千,动画片《侧耳倾听》中性格开朗的女主角月岛霞等。另外,日本“侠探之父”北条司的代表作《城市猎人》中的寒羽良、牧村香、海原神、野上寒子等人物,也具有强烈的写实感和时代感,各人物身材比例非常写实,尤其是角色的衣着纹理处理得特别准确、复杂,给人一种看真人版电影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在写实性动画角色表现过程中不可一味地如实摹画,应融入作者的思想、个性、情感、情趣,要经过梳理提炼后体现“真实”,以呈现出角色典型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夸张表现

夸张变形表现形式轻松自由,注重幽默感和趣味性,符合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动画造型设计师对动画角色进行夸张表现时,要注重分析角色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通过强化和删减,对其典型特征或个性元素进行夸张。如大象的鼻子、耳朵,螃蟹的大钳子,松鼠的尾巴等都是可用来夸张的部位。在欧美动画片中,夸张表现的艺术手法在许多动画角色造型上得到精彩的运用。例如动画片《猫和老鼠》中,角色整个身体都可以拉伸、变形,其形体不失真而又变形,既夸张又传神,这种反常态的夸张增添了角色的趣味性、幽默感。再如动画片《大力水手》中主角卜派那粗壮的小臂、颀长的脖子,以及动画片《僵尸新娘》中维克多、艾米丽等角色圆睁的大眼睛、纤细的腿等,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得各角色的特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

四、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要素之四——文化内涵

(一)中国:意象造型的艺术哲学

意象造型不同于西方的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独特造型,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例如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中,小渔童、老琴师、孤雁、老鹰等角色就是用水墨形式表现的意象造型,各造型如同在宣纸上自然渲染后浑然天成的一样,其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完美体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艺术。再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的形象也是水墨意象造型,小蝌蚪造型取自齐白石的水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花、草、鱼、虾等造型也来自白石老人的写意花鸟画作。这些生动的、富有精气神的动画角色造型有一种墨色韵味和意境美,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心境的升华。

(二)美国:圆形造型的艺术哲学

圆形造型体现了美国迪斯尼动画造型的特点,美国一些经典动画角色的头部、身体,甚至眼睛、鼻子、耳朵、脚等处都是基于“圆”的设计。以米老鼠的造型为例,米老鼠的头和身体由圆球构成,腿和胳臂由圆柱体构成,再加上圆圆的耳朵、眼睛、鼻头、手掌,俨然一个可爱的球形精灵。唐老鸭、高飞狗等其他动画造型,也都遵循迪斯尼“结构圈”的圆形造型规律。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更是把圆的套用法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如猫和老鼠的头部、身体都是基于圆形或椭圆的设计,其身体如同皮球一样,在受到挤压或冲击时富有弹性、复原性。基于圆形的造型设计使得猫和老鼠的形象圆润可爱,特别招人喜欢。

(三)日本:变形的艺术哲学

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特别强调变形,其变形样式也比较多,主要包括青少年的唯美变形、机器人的重组变形、Q版形象的夸张变形等。在日本动画中,青少年被美化到极致,造型设计者根据角色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和性格特征等对其进行夸张唯美的变形。例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流川枫、石井健太郎、角田悟等少男体格健壮,肌肉饱满,个个像健美运动员;井上彩子、赤木晴子等少女丰胸翘臀,美眸黑润,个个赛模特。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带有唯美化变形模式的日本动画人物造型,迎合了青少年的审美追求。再如动画片《机动战士高达》的主角高达是人和物有效综合重组的产物,其身体由各种几何形状的机械零件、钢铁及科技材料等穿插组成,最后整合成一个战无不胜的巨大作战型变形机器人。在日本动画史上Q版角色造型不胜枚举,包括机器猫、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神奇宝贝、名侦探柯南、Kitty猫等。其中蜡笔小新的造型就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变形,动画设计师将其设计成一个其貌不扬的可爱小男孩。他大头小身,长着两条毛毛虫似的黑眉毛,煤球般的大眼睛以及胖嘟嘟的脸。“变形”使蜡笔小新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动画片动画变形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谈诗的变形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我的动画梦
推荐一部动画片
“我”的变形计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