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句末语义焦点投射假设的汉语定语移位推导

2015-03-28 23:12
关键词:中心语句末后置

闫 丽 俐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句末语义焦点投射假设的汉语定语移位推导

闫 丽 俐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汉语中定语的移位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之一。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可以排除定语前置的可能。位于句末功能性短语FP中的后置定语承担整个句子的语义焦点,即带有[+Focal]特征。留存原则(Survive Principle)致使带有[+Focal]特征的定语成分与功能性中心语F所持有的焦点特征兼容,滞留在FP中,造成定语的后置移位。

定语移位;句末焦点假设;焦点特征;留存原则;移位推导

汉语中定语移位的现象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难题之一。它包括所谓的“定语前置句”和所谓的“定语后置句”,例如: (1)花也不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2)月色的溶溶,照着这小小的院落,幽闲而静谧。 一般的语法论著将例句(1)称为定语前置句,因为在语义上,形容词词组“圆圆的”、修饰名词短语“圈”。它作为定语进行前置移位,与名词性中心语之间为其他的句法成分阻隔。例句(2)则是定语后置句的典型代表,修饰名词性中心语“院落”的形容词“幽闲而静谧”从其居前与中心语的位置被后置于句末。依据邵敬敏(1981)提出的“排谓性”与“排状性”原则[1],认为汉语中只存在定语后置移位,而且定语后置移位还受结构类型的限制。本文旨在句末焦点假设和留存原则的基础上对定语后置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定语后置的移位过程进行句法推导。

一、汉语定语移位类型的限定及其语用功能

大多数学者是依据“还原性”(Recoverability)这一特征来判定定语的前置移位和后置移位的。“还原性”即移位的定语可以还原至原位。例如:(3)A.他香喷喷的吃了碗饭。B.他吃了碗香喷喷的饭。(4)A.始终在眼圈里晃动的泪珠珠,终于晃了出来,流进嘴里,咸咸的。B.始终在眼圈里晃动的咸咸的泪珠珠,终于晃了出来,流进嘴里。 例句(3)是所谓的定语前置句,由于定语“香喷喷的”可以还原至名词中心语前,因此有的学者就认为这是定语前置句。基于同样的思路,例(4)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定语后置句,理由是形容词短语“咸咸的”可以还原至名词中心语“泪珠珠”前,且句式变换前后意思基本不变。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还原论”这种鉴别方法是十分不严谨的,不但会造成句子语义上的变化,也会使定语移位的范围无限扩大化。

就语义上来讲,例(3)、例(4)中的句子在还原之后意义变化很大:例(3)A句表示一个人吃饭有滋有味,“香喷喷的”形容吃饭的情状,和饭本身是否香喷喷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一个饿极了的人香喷喷地吃了一碗冷饭;B句则描写饭本身是香喷喷的,至于吃饭的人是否吃得香也未必,比如一个人心事重重的,吃一碗香喷喷的饭也可能不知其味。例(4)中,眼泪这种“咸咸的”味道显然是眼泪“流进嘴里”以后才获得的,经还原之后这种意思全没了。

仅仅依赖“还原性”原则会导致定语移位的无限扩大化,因为按照“还原论”的标准,下面各个例句都可视为定语移位的情况,例如: (5)A.一个南方美人,到北方来,我的,能不光荣些吗? B.我的一个南方美人,到北方来,能不光荣些吗? (6)A.他有希望成为音乐家。 B.他有成为音乐家的希望。 (7)A.我还期待新的东西的到来,无名的,意外的。 B.我还期待新的无名的、意外的事情的到来。 以上例句涵盖了领属短语的移位如例(5)、动词短语的移位如例(6)、和并列名词性“的”字短语的移位。实际上,除了例句(7)以外,其他的各个例句都不能被视为定语移位的情况。这里的主要依据是定语的排谓性特征,即一个句法结构体只能充当定语成分,而不能被分析为其它的成分时,才能被认为是定语后置移位的情况。而定语前置移位则主要依据的是“排状性”原则,即移位的定语只能分析为定语,而不能分析为状语或其它的成分。以这两个原则为依据,可以严格地确定定语移位的范围及句法语义特征,例如: (8)他成为音乐家了。 (9)他香喷喷的吃了一碗饭。可以看出,表示领属的短语、动词短语都可以直接作谓语,即不存在“排谓性”特征,因此不具备定语后置移位的功能。只有并列的名词性“的”字结构不能独立作谓语,因此具备定语后置移位的功能。例(9)则说明“香喷喷的”除了可以做定语修饰名词性中心语以外,的确可以做状语来描写动作的情状。其不具备“排状性”特征,不能视为定语的前置性移位。

经过检验,我们可以说,汉语中不存在定语前置移位的现象,只存在有少量具有“排谓性”的、以并列名词性“的”字短语构成的定语后置移位现象。比如:(10)在树丛中飞舞的萤火虫闪着光,柔和的,青绿的,把夜点缀得更加可爱。此句可视为定语后置移位的情况,因为后置的定语成分均不能独立作谓语使用。定语后置移位主要存在于书面语当中,口语中比较少见。其语用功能有两种,一是对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二是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突显其在句子中的语义焦点。

二、句末语义焦点投射假设与留存原则

经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汉语中只存在定语后置移位这种情况。而且定语后置移位的语用功能是对中心语进行补充说明,并强调定语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使其成为全句的语义焦点。

(一)句末语义焦点投射

由于后置的定语成分在语义上与名词性中心语具有紧密的修饰关系,我们可以假设定语的移位实际上还是发生在名词短语的最大投射内部。在此我们假设承担语义信息焦点的是一功能性投射结构Focus Phrase(FP)。其中心语为F,带有语义焦点的[+Focal]特征,用来核查后置移位定语所携带的语义焦点特征。在结构上,它处于名词短语的补语位置,在线性序列上,其位于句末,承担全句的语义焦点,突出强调定语的内容。用树形图表示如下:

[NPspec[FPspec[F]]

其中,NP代表名词短语,FP是句末语义信息焦点所产生的投射。F是其中心语,带有语义焦点特征[+Focal]。Specifier是标示语位置,用以容纳修饰性的定语成分,位于较高位置的标识语位置为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位置,较低位置的标示语位置则为后置的定语提供落脚点,并在此位置上与中心语F进行特征核查。

(二)留存原则

留存原则(Survive Principle)是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作为最经济的局域性(Locality)推导原则被提出来的,最先的倡导者是Stroik(2009)[2]45。和以往所提出的经济性推导手段相比,留存原则更体现句法运算的局域性和经济性。以往的局域性推导性原则要么是规定性的,缺乏解释力,要么有太多的理论预设,推导过程相对繁琐,反而削弱了句法推导的经济性,增加了整个运算的负荷。拿最近提出的语段不可渗透条件(PIC)来说,其基本结构如下:

[ZPZ——[HPa [H YP] ] ]

其中HP是一语段,H是其中心语。处于较高位置ZP中的句法实体Z只能涉及到H或其标示语a,而不能涉及到H补语YP内部。需要假设首先句法运算首先推导至ZP阶段,然后再假设Z与H或是H的标识语a进行特征核查、匹配(Matching)和移位。这无疑增加了运算的负荷,而且语段的设立使句法推导显得繁琐、复杂。

而留存原则既不需要人为设定的语段,又无须进行特征的匹配。相反,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句法实体间核查的是不能匹配(Non-matching Features)的特征。当一句法实体所携带的特征与其中心语不能匹配时,它会被排斥(Repel)到句法结构中更高一层的中心语标识语位置,直到其不再携带任何与中心语不相匹配的特征。

Stroik(2009)[2]45将留存原则最终定义为:假如Y是处于XP中的一个句法实体,且Y携带有与X不兼容的(Incompatible)特征,即无法与中心语X进行特征核查,那么Y必须从心智运算空间(WorkBench)中经复制再次与直接成分统制(C-command)X的中心语Z合并。

再次合并(Remerge)体现了移位的复制理论,而且合并的方式遵循“X阶标”图式。很明显,这种推导方式更为简单、经济,只包含两个步骤:特征核查→留存(Survive)/移位(Remerge)。

三、汉语定语移位的推导分析

上文确定了定语移位的范围、类型和语用特征,并探讨了相关的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汉语定语移位的句法推导过程。以后置定语句“房后河边有许多好看的石子,红的,黄的,粉的”为例,并列的名词性“的”字结构作为一个整体DeP短语,带有强调性的语义特征[Focal],与其他词项一同存在于运算空间内,形成读数[3](Numeration)N={房后河边,有,许多好看的,DeP(黄的,红的,粉的),T,FP(焦点语义投射)}。在形成定语后置移位的句式时,带有句末语义焦点特征[Focal]的DeP短语最先进入句法推导,位于功能性投射FP内与名词性短语NP合并,NP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左与谓语动词和主语合并,形成以下句子结构:

[TP房后河边[SVP有[NP许多好看的石子[FP红的,黄的,粉的[F]]]]

由于功能性中心语F所带有的焦点特征与后置定语所带有的焦点语义特征相兼容,故其留存(Survive)在FP内,形成定语在线性序列上的后置移位。如果后置的定语不带有强调性的语义焦点特征,它就不能与中心语F特征兼容,因而会移位合并至较高层中心语的标识语位置,原位置上的拷贝得以删除,在线性序列上则体现为常规型的定语语序。

综上所述,汉语中不存在定语的前置移位,只存在少量的、由并列名词性“的”字结构引发的汉语后置句。这些后置的定语带有强调性的语义焦点特征[+Focal],在结构上位于句末的语义焦点投射FP内。功能性中心语F亦带有语义焦点特征,其与后置定语在特征上的兼容性决定后置定语是否能存留在FP内。带有强调性语义焦点特征的定语与F兼容,能够存留在FP内,在线性序列上则表现为定语的后置移位,不带有焦点语义特征的定语受留存原则的影响,会移位至较高层次的中心语标识语位置,形成正常的定语语序。

[1]邵敬敏.从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4).

[2]Thomas.S.Stroik.Locality in Minimalist Syntax[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2009.

[3]Chomsky.N. 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1995:124.

2014-08-1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外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GPA11500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YY013;2014BY0026);2010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0-ZD-021)

H043

A

1000-2359(2015)01-0173-03

闫丽俐(1965-),女,山东文登人,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中心语句末后置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沉淀后置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of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