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实践研究

2015-03-31 08:03朱晓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评价

朱晓莹

【摘 要】在“双体现,共发展”思想指导下,我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图打造“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相长、相约成功”的共为课堂。“共为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智力开发和后续学力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从构建、教师的角色、评价方式、成效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关键词】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评价

学校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将自主、合作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在“双体现,共发展”思想引领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力图打造“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相长、相约成功”的“共为课堂”。共为课堂以“建立明确的学生分级发展标准、培养踏实争先的学生、研究务实有效的课堂、落实有效的教研环节、开发特色的校本课程”为目标。其中以建立明确的学生分级发展标准为首要目标。“共为课堂”建设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智力开发和后续学力等。

一、“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

1. 小组的建立

小组的成员数最好为4人或4人以上,6人以下。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同时小组应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工作能力、德育水平、性别、体质等几个方面平均划分。这样的搭配基本使各组实力均衡,使小组评比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励组间的竞争。

2. 小组的分工

各组内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在小组内,设置多个组长,让每个学生都承担相应的职务,如文科组长、理科组长、纪律组长、评价组长等。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3. 小组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只有课堂中的合作,课前预习合作和课后合作也很常见。教师提前布置任务,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设置一下前置性作业,让小组成员根据要求预习,完成前置性练习。课后作业的完成,尤其是实践性的作业都需要小组合作。如生物和地理的调查实践报告、语文的名著阅读活动。

二、“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中教师的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要是主导者、指挥者和控制者。但是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共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察、启发、引导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在的主要工作。教师该如何转变角色,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首先,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学相关的背景学科知识,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一定的基础,必要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给予示范。

其次,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地为他们提供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帮助。教师对班级所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主要以组织、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为主。

三、“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一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其目的是通过反馈、评价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 组内互评

组内参与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循序渐进。

2. 组间互评

组间互找自己喝对方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评价

在“共为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等。

4. 班级评价

学校利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定期对学习小组进行考核评比和奖励,实行月评、期中评、期末评等。

四、“共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能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的途径。教师更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随着“共为课堂”建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逐步应用,师生树立了“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的教学理念。我们仍然要加强研究和反思,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有益于教与学的教学策略,在保证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