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辅导策略

2015-03-31 08:10廖爱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心心理素质诊断

廖爱国

【摘 要】很多学困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因此,教师辅导学困生时要及时总结,找出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进行归类。教师应该首先训练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积极归因,运用行为改变技术辅导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素质;诊断;积极归因;信心

一、语文“学困生”的特点

2012学年,我新接手四(2)班语文的教学工作。这个班有2个“学困生”。他们不是因为智力的因素,而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明显存在缺欠,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基础差,以至于学习成绩落后。

接手以后,我仔细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同样有上进心,有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伴的赞扬。但是他们学习中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容易被老师忽视、被同伴嘲笑,他们的心灵变得非常的脆弱,唯有“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

二、为了辅导“学困生”,我训练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我明白了要辅导“学困生”,我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辅导观念,以乐观的、信任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相信他们的落后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他们也有内在的动力,能推动自己的成长、成熟和自我实现,他们能够了解和改变自己,并有调控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信任我,喜爱我教的学科,才会慢慢地树立起自信心,心情愉快地去学会他没掌握的知识。于是,每天我以和蔼可亲的笑容、真诚的爱去面对他们。我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时候都不能有半点埋怨、斥责的表情和态度,这样会伤害他们已经失落的心灵。

三、“学困生”辅导策略

1. 诊断“病因”,引导积极归因

要辅导“学困生”,我必须先找出他们后进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为此,我认真观察、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判断他们的问题出在哪一个方面。梁虹同学,他的成绩总在20—40分之间,很多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基础很不好。可是我发现他说话思维很清晰、流畅。在秋游活动中,他还可以充当“组长”,一点也不示弱。有几次我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他做的手工作品很有创意。于是,我断定他语、数、英三科学习成绩落后,决不是因为他智力有问题,而是在于非智力因素方面。我留心观察他,发现他上课很少集中注意力听,“走神”很严重,每一节课,他或者张大嘴巴在发呆,或者在想什么心事,或者打瞌睡,或者东张西望……因此,他运用听觉接受的信息很少,老师的提问、讲解、同学的回答,他都很少听到。为了证明我的判断,我决定在全班进行一次听力测试。不出我所料,他一分也没拿到。课后,我让他坐在我对面,要求他眼睛看着我,我再对他测试一次,这次,他基本答对了。此时,我明白了:正是由于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变成了“学困生”。病因找到了,我真诚地向他分析,指出缺点,使他明白,因为没有专心听,他的成绩才暂时落后了,改正了缺点,学习就会进步。就这样积极地归因,不然,他会产生习得性无能感。

2. 确定目标,树立信心

要想学习进步,首先得有目标与动力。我根据“跳起来摘苹果”的原理,先帮助“学困生”确立学习目标,以目标激励他们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目标对“学困生”不能一次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循序渐进地逐步加强,否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洪小军每次测验都在30分—40分,而上两个单元的成绩都是30多分,我用奖励的办法引导他们两人互相竞争:谁超过对方就得奖。他们勇气来了,觉得目标很容易达到。突然间自己面前站着个竞争对手,比试比试,让你看看我的实力,他们摩拳擦掌:“我要超过你!”经过4次单元测试的比拼,洪小军赢了3次,梁虹赢了1次。他们都达到了及格的边缘。于是,我更改比赛规则:谁达到及格就获奖。他们自信心又来了:两个都可能获奖。就这样我使他们有了新的学习目标。但是目标只是他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还必须寻根究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他们进步的源泉。

3.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训练 “学困生”

人的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不良行为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对于智力正常的“学困生”,他们因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学习落后,如果他们的问题出在不良学习行为方面,我就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练习掌握好的学习行为。梁虹同学,我已经找到了他学习“后进”的关键问题在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于是我运用行为塑造法帮助他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我要求他在课堂上老师或同伴讲话时,眼睛注视某一个点,做到不东张西望;其次,我将他的座位从后边调到第一位,很多时候,我站在他的桌位边讲解,我密切注视他听的动作与神情,随时用身体语言提醒他听清楚;课堂上多向他提问,减少他开小差的机会。同时,每次下课以后,我就检测他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慢慢地,他上课开小差的次数减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也让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4. 因材施教,“开小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学习基础差,一时要赶上来并非易事。我在帮助他们慢慢养成专心听讲习惯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小灶”,帮助他们补回以前缺失的知识。如梁虹拼音没过关,我就从一年级开始,帮助他补拼音。洪小军生字总是记不住,今天学了,明天就忘了。为此,我对他讲中国古代人的造字法,让他明白汉字是如何演变的,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每一课我都帮助他分析字形,让他过生字关。此时,我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很重要。我从不用焦躁、埋怨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众多的缺点,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刚刚萌发的上进心又熄灭了,我密切关注着洪小军、梁虹两个“学困生”的言行积极面、闪光面,挖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关爱他们,使他们拥有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等正面的价值观。长善救失,我希望他们从此摆脱学习困难的境地。

四、收获与体会

通过自己一年来的实践,我明白了作为语文老师,辅导“学困生”也是一门艺术,要讲究心理策略。我要坚持不懈地鼓励“学困生”,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利用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他们自己。与此同时,我必须用仁爱的胸怀和正确的辅导方法去真诚地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信心心理素质诊断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KX5的耐心与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