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探析

2015-04-02 00:51刚,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型

邹 刚, 刘 岩

(沈阳大学 a.图书馆; b.宣传统战部, 辽宁 沈阳 110044)



高等学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探析

邹刚a, 刘岩b

(沈阳大学 a.图书馆; b.宣传统战部, 辽宁 沈阳110044)

摘要: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深入分析了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明确了要实现的目标,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 基层党组织; 服务型; 党建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阵地,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者。如何学习贯彻好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内涵,全面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推动广大师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一、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简单说就是两个字:“服务”。服务是核心,也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中央在《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和服务党员[1]。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必然不能脱离上述文件规定的“五个服务”,同时还要依据高校的职能服务社会,其本质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强化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

1.服务改革

高等教育是全民瞩目的领域,在当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高校来讲,也面临着由单一方面的改革转变为系统的全方面综合改革。受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样的改革矛盾深,需要破解的阻力大。这就需要我们高校党组织能够服从改革大局,正面做好舆论宣传,统一师生思想,协调处理好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问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能够理解改革,从而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服务发展

高校的发展已经由单纯追求教育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分析和把握高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高校发展战略的制订,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凝聚发展力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

3.服务民生

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根基稳固,历来被党所重视。高校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利民惠民政策,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民生问题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也就是服务广大师生员工。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高校党组织在服务广大师生员工的过程中,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师生员工为本,倾听他们的意见,按照他们的意愿和需求提供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他们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服务党员

党员既是服务的主体,同时又是服务的客体。高校党组织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既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又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的困难,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出力。

6.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党组织要根据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引导学校按照市场需求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使之能够与地方社会的发展相匹配。另外,高校党组织还要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努力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志愿服务。

以上“六个服务”各有侧重、互有不同,但它们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最终的指向和目的都是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服务群众效果如何、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一个党组织是不是“服务型”的重要标准。

二、 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应实现的目标

中央要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的目标,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必须符合中央的目标要求。

1.拥有一套优秀的领导班子

优秀的服务型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在政治上要坚强有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熟悉高等学校的工作规律,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有全局意识,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较好的服务作风和较高的服务水平。

2.拥有一支过硬的骨干队伍

创新选拔培养机制,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中选拔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的党员干部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

3.拥有若干便于服务的场所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使党组织拥有功能多样化、实用的服务场所,成为便于党组织进行活动、服务和议事的综合阵地。

4.拥有多种形式的服务载体

服务载体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实际,通过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服务教学、科研等事关学校发展大计的关键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拥有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

党组织要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及时了解广大师生员工的愿望与诉求,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从而化解各种矛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精神文化环境。

6.拥有师生满意的服务业绩

高校是否建成服务型党组织的最重要指标就是党组织的工作是否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是否使广大师生受益、是否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广大师生不满意的党组织必然不是服务型党组织。

三、 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创新路径

1.加强思想建设,创新服务理念

在思想上推进高校党组织工作理念的转变,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把“服务”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价值取向。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思想教育,深化党员的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从而克服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思想[2],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自觉把解决师生的需求和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服务当成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和一种境界,使服务成为保证党在高校执政基础的常态化工作方式。

2.加强作风建设,健全服务机制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服务师生的长效机制。党组织要通过制度化建设及时、准确地了解师生的诉求和需要,为有效地服务师生提供决策依据。党员干部要通过帮扶机制发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体作用,在服务普通群众的过程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发挥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在服务老党员的过程中,发挥党员干部的典型示范作用。要通过党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和广大师生的信息沟通,自觉接受他们的评价和监督[3]。

3.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便于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设置党组织,各二级分党委(党总支)要以系(部)、年级、专业为主体设置独立的党支部,在必要的情况下支部下面可以设置若干党小组,尽量减少设置跨部门的党组织。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变化和需求,要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设置,基层教工党组织设置到实验室、课题组、学科团队等,如遇重大的阶段性工作,还可以设置临时党支部,学生党组织设置到班级、公寓、社团等[4]。这样的党组织体系覆盖面广泛、服务灵活高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师生、服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以各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选拔培养机制,把那些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既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引导他们提高为师生服务的本领,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以加强党性、提高能力为重点做好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促使他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服务的骨干力量。

5.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保障

制度建设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根本保障,高校党组织要围绕“服务”进行党建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明确服务内容、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从而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体系[5]。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规定各级党组织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要健全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6];要完善工作经费保障制度,通过党建项目资助、党费返还等方式来保障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正常开展;要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确保组织人事任免、招生录取、重大基建项目、职务晋升等重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要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广大师生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4-05-29(06).

[2] 李庆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工作途径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751.

[3] 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4(13):46.

[4] 白皓,李佳忆.“中国梦”塑造大学生共同理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281.

[5] 高晚欣.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奋斗, 2014(5):47.

[6] 鲍忠敏.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4):41.

【责任编辑张跃双】

Path to Build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ZouGanga,LiuYanb

(a.Library, b.Propaganda and United Frout Work,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with the 18th Annu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Annu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the file of Abou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ervice party organ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deeply, the aims are clarified, and the new methods to realize the goals are presented.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servi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party

作者简介:姚莹(197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12-04

中图分类号:D 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2-0190-03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