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社区音乐教育机制

2015-04-02 00:5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老年大学社会音乐教育

李 沫

(沈阳大学 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谈我国社区音乐教育机制

李沫

(沈阳大学 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1)

摘要:分析了社区音乐教育的特点,认为社区教育的中音乐教育(艺术教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艺术需求,由社区民众参与的面向民众的大众教育。提出社区音乐教育是学校与校外、正式与非正式、普通和专业教育的统一体,是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终身教育。

关键词:社会; 音乐教育; 老年大学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中新兴大众教育方式,主要是指: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1](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定义)。而社区音乐教育在社区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目前我国许多社区教育形式是以社区音乐(艺术)教育为主要代表的教育形式。从大众普及教育的角度来看,社区音乐教育是为满足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艺术需求,由社区民众参与的面向民众的大众教育。因此,社区音乐教育也必然是学校与校外,正式与非正式,普通和专业教育的统一体,是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终身教育。社会音乐教育是社会教育中艺术范畴的教育类型,而社区音乐教育则是隶属于社会音乐教育的一种具体音乐教育形式[2]。

一、 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特点与发展

我国的社区音乐教育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在总结了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教育,特别是社区音乐教育组织活动形式在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显著提高,社区音乐教育这种校外艺术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民众的认可,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教育力量[3]。 我国目前社区音乐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社区民众因其文化程度,社会分工不同而存在兴趣爱好,性格,职业等差异。

(2) 社区教育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育的围墙,将区域教育资源进行一定的整合。社区教育努力提升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功能,将教育与民众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折射出现代教育的新型传播模式。

(3)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许多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与作用。社区音乐教育既满足了家长对孩子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和音乐素质。

(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中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一部分,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社会关注群体。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切入帮助中老年人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人社会生活环境,丰富老年人社会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普及,加之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等因素,使得社区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社会教育资源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 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社区音乐教育主要表现为:以地方大专院校为主的公办形式社区教育,如惠民工程中艺术课程讲座,以及老年大学等形式。这些公办音乐教育的主要学习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就课程的设置而言,较为简单,内容单一;另外一种是以私人办学为主的艺术培训学校,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的幼儿启蒙式音乐教育。

公办社区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资源不够,教学内容粗浅单一,没有固定形式的教材,学习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不长,等等。公办社区教育一般以大专院校为主体。由于课时编排与资金支持等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得到优秀的业务精英或专家学者教授和指导课程较少。而以私人办学为主的音乐培训中心、琴行,艺术学校等问题则较多。首先,办学资质无认可机制。只要在工商部门领取执照就可以开班收徒。音乐教育俨然成了一种商业手段,甚至有的培训中心从校长到教师仅有1~2人。这样的音乐办学水平可想而知。其次,师资力量薄弱。许多艺术培训学校为节省开支,公开聘用尚未毕业的大学生,这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方面,不能保证“学生教师”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流动性大,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统一和完整。第三,学习风险大。许多学校由于恶性竞争,导致经营不善,随时面临倒闭关门的问题,这样一来致使许多儿童不能继续完成学习,而家长甚至连学费都无处追讨……。

以上种种问题都是我国目前社区音乐教育办学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总体来说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由大学主导的社区音乐教育优秀师资资源不够,课程单一,内容不清楚。社区教育部分分工不明确,无相应的毕业凭证,社区音乐教育更像是课外辅导班,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机制。

(2) 社区音乐教育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没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这也是社区音乐教育办学不持久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社区音乐教育课程安排与消息来源渠道单一,民众无法准确了解社会音乐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与通知。消息传播滞后影响民众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进度。

(4) 私人开办的社区音乐教育机构——艺术培训学校等没有相对严格的办学资质认可,没有一定的评估机构,没有相对稳定的优秀师资力量,不能保证教学的完整与统一。

(5) 社会媒体与舆论对社区音乐教育关注度不高,由于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社区音乐教育的传播与发展相对滞后。

(6) 社区音乐教育涉及到社会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音乐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目前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只局限于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阶段,与其他形式的社区教育相对隔离,从宏观教育的角度来看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完整教育体系。国家对社区教育(音乐教育)相关法规政策较少,关注度不高,没有相对完整的建设性法规措施予以支持。

三、 如何借鉴国外经验解决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日益紧张的生存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阂等都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问题。对此仅依赖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国际社会教育实践已经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全社会大众,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综合形式,才能满足和解决广大群众对社会教育的总体需求。

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进行尝试。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等都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在美国,各个社区学院都随时备有本学年的课程一览(catalog),将开设的课程分门别类开列于上,如课程内容、学分、编号、授课时间等。学员们可根据自己需要自由地选择课程,了解应付的学费。学员在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之后,可向学院提出申请,如经审核符合毕业标准则颁发结业证书及学历文凭,甚至准学士学位证书。社区学院的教师都由专兼职两支队伍组成,兼职教师一般要占到一半以上。专职教师几乎都是负责基础类的课程,而兼职教师多数要由熟悉行业现状、熟悉职业岗位技能的人来传授。他们主要承担着专业性较强的,需求数量不多的课程[4]。

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借鉴国外已有的教育模式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大专院校应充分发挥公办音乐教育机构的优势,努力获得政府或企业的稳定财政支持,针对报考学校的学习者设立较为丰富的,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内容, 选派相关专家或演奏名家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师资的质量与水准。

(2) 社区成人音乐教育机构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学校音乐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准。

(3) 对民办音乐教育机构实行专门的监管,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与资历认证,以确保民办音乐教育的教学资质与教学水准。对民办音乐教育师资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例如:由国家权威部门发授教师资质认定,凡通过者可聘为音乐教师,持证上岗。对在岗教师每1~2年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心理测试),未通过者 则不能聘为音乐教师,取消其执教资格。

(4) 对持有资格的民办音乐教育机构定期进行监督审核,对办学条件老化,办学能力不足的民办音乐教育机构予以整合,尽可能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亦可打造品牌音乐教育机制,使民办教育强强联合,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5)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音乐教育机构都应帮助社区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改善社区环境,改善老年人社会生活环境,丰富老年人社会文化生活。

社区音乐教育一方面推进普通教育的传播与普及、发展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功能,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雅艺术,不仅发展了职业教育,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另一方面,社区音乐教育则能够满足更多外来人口及子女的基础教育需求。外来人口是社区教育对象中日益增长的社会群体。他们所带来的“城市第二代”在逐渐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更需要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下一代人能够努力地融入大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进而成为城市公民的一员[5]。有鉴于此,社区音乐教育在这一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帮助国家完成这一部分群体的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外来人口的整体素质。此外,社区音乐教育对调整退休老年人的心理,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他们与外界联系等方面也可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和滞后,目前存在的社区音乐教育机构还是体制外的非正规的教育机构,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的意义。社区教育特别是社区音乐教育既着眼于社区成员美德的完善,又服务于社区成员才能的提高,因此对社会教育起到不可小觑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我国有着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相信经历政府与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社区音乐教育必将蓬勃发展,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15-18.

[2] 末本诚,吴遵民.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15.

[3] 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156-158.

[4] 金德琅.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112.

[5] 方轮,胡艳曦.城市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34-36.

[6] 叶忠.海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57-58.

【责任编辑张耀华】

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 Mechanism in China

LiMo

(School of Music,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 is analyzed.It considers that, 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unity culture, it is also a kind of mass education, namely to meet the community music education needs, participat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and face the general public.It should be the unity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out-of-school education, formal education and inform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at kind of education combines with the modern social life.

Key words:society; music education; university for the aged

作者简介:冯浩(1981-),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大学讲师,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 常海(1964-),男,辽宁新民人,沈阳大学教授。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884)。

收稿日期:2014-12-16

中图分类号:G 24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2-0219-03

猜你喜欢
老年大学社会音乐教育
浅谈老年大学的规范管理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试探老年大学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老年学习活动阵地对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昆明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