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2015-04-02 11:08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保定071000
关键词:乳腺癌

安 童(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安 童
(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密切关系。内分泌治疗是通过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疗法。对于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阳性的患者,应该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并且该疗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已经超过宫颈癌跃居首位。内分泌治疗是治疗乳腺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该种治疗手段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的长期辅助治疗。

雌激素的分泌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1]。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约有70%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表面存在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且随着患者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分泌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肿瘤细胞的增生速度会不断加快。提示临床应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重点放在控制雌激素分泌水平上。内分泌治疗方法是唯一与这一治疗原则相符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减少或抑制患者雌激素的分泌,从而阻断ER与雌激素的结合,阻碍癌细胞生长繁殖,减慢甚至使癌细胞停止生 长。

1 抗雌激素药物

1.1 托瑞米芬(TOR)

临床实践发现应用高剂量托瑞米芬治疗乳腺癌患者,可诱导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生长因子TGF-B的分化和增值,有效调节患者肿瘤病灶特殊基因表达水平,增加具有诱导癌细胞基因凋亡作用的细胞因子TRPM-2的表达量,加快患者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托瑞米芬在肝代谢,分布在肺,其肝毒性低于三苯氧胺(TAM),因此可高剂量使用。对于内分泌治疗无效及复发的患者可采用高剂量(120~240 mg/d)托瑞米芬二线治疗。托瑞米芬的药效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肺组织,药物在患者肺组织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因此在肺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此外临床实践还发现,托瑞米芬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状况,增加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和具有脂肪肝倾向的肥胖乳腺癌患者。

1.2 三苯氧胺

三苯氧胺为最早被临床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药物,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药物,也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癌药物。EBCTCG在2005年发表的三苯氧胺治疗效果Meta结果显示,连续服用5年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率比连续服用1~2年的患者低18%,死亡风险率低9%。且术后患者连续服用5年三苯氧胺可有效降低对策乳腺癌的发生率[2]。近年来,也有临床研究提出将三苯氧胺的用药标准时间延长至10年,可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率、死亡风险率和对侧乳腺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率。但这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今得到临床实践的证明,仍需临床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2 芳香化酶抑制剂(AI)

卵巢外组织分泌的雄烯二酮和睾酮在芳香化酶作用下可转化为雌激素。该种转化方式获得的雌激素是绝经后卵巢功能退化患者分泌雌激素的唯一途径。而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对芳香化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继而阻碍患者雌激素的生物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抑癌目的,因此AI适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已有试验研究和指南指出第三代AI可逐渐取代TAM成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 准。

2.1 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

2.1.1 阿那曲唑

阿那曲唑是临床研制出的第一个可以取代三苯氧胺成为绝经后雌激素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理想治疗药物[3]。ATAC试验是迄今为止乳腺癌方面进行的最大试验,曾经有临床研究选取21个国家共381个中心的936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对仅采用阿那曲唑和仅采用三苯氧胺以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单独应用阿那曲唑较其他两组更为有效。与TAM组相比,阿那曲唑治疗组的患者复发转移危险性降低17%,对侧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58%,在预防乳腺癌复发和转移方面有显著优势,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对策乳腺癌的发生率,并延缓肿瘤病灶的转移时间。

2.1.2 来曲唑

来曲唑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疗效显著。有实践对三苯氧胺和来曲唑治疗乳腺癌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数据显示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5%,明显高于三苯氧胺,且在疾病复发风险率和肿瘤远处转移率上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来曲唑更占优势[4]。此外还有临床实践对乳腺癌患者三苯氧胺服用5年后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患者的乳腺癌复发风险仍然存在,患者术后5年在服用三苯氧胺的同时,依然需要接受辅助治疗,而辅助治疗后继续使用来曲唑,将会得到更好的疗效和收益。

2.2 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

目前依西美坦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药物,属于芳香化酶失活剂,在临床应用中可与芳香化酶底物发生结合,致使芳香化酶失去原有的活性。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依西美坦主要用于绝经后、ER和(或)PR阳性妇女或其他AI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5]。有临床实践对5年内序贯应用三苯氧胺和依西美坦治疗乳腺

癌患者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年内序贯应用三苯氧胺和依西美坦比单独应用三苯氧胺无瘤生存率显著增加4.7%;依西美坦降低32%的复发风险,延长了远处转移时间,降低了对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4 卵巢去势

卵巢去势术治疗乳腺癌主要包括卵巢切除术、放射去势术和药物去势术。Lancet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卵巢去势对于绝经前ER阳性且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可以显著提高DFS和OS,明显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无论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临床均可收益,提示年轻患者辅助化疗加上卵巢去势治疗的疗效可能会更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是现阶段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去势术[6]。

总之,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的解救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内分泌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给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张厚云,赵凌云.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5).

[2] 徐 蓉,陈 斌.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8).

[3] 卢路定,韩光明,李毅刚.阿那曲唑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9).

[4] 管小青,顾书成,吴 骥,郑向欣,陈 焰,吴建强,吴际生,袁 牧, 丁 闯,张 明.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在绝境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05).

[5] 刘 颖,马 骥,赵庆丽,蔡 黔,任 晖.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2).

[6] 胡旭明,欧阳取长.卵巢功能去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37.9

猜你喜欢
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认知及保健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男人也得乳腺癌
防治乳腺癌吃什么:禽比兽好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PI3K在复发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CD47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