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疗效及预防措施

2015-04-02 11:0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河南南阳473002
关键词:预防措施妇产科

魏 晓(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2)



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疗效及预防措施

魏 晓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2)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行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40例患者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预后良好,无1例出现感染症状。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的主要原因有贫血、肥胖、妊高征、糖尿病、水肿等。针对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对于降低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及促进切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预防措施

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切口也因此容易受到感染,难以愈合[1]。切口脂肪液化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增加了其治疗负担,因而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治疗至关重要。我院对收治的40例妇产科行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09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9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中40例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率为1.43%,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2.6±3.5)岁,患者术后无明显自觉症状。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7天换药时被发现皮下脂肪变硬,进而软化渗液,手术切口的边缘并无肿、红、痛、热等症状,渗出液中含有少量脂肪滴;患者体温多为低热或正常,或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感;所有患者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无异常,渗液涂片可见脂肪滴,进行连续3次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无细菌生长。

1.2 治疗方法

①如果患者切口渗液较少且愈合不佳,则拆除暴露的缝线,充分清除坏死或液化的组织。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引流的通畅,给予生理盐水、过氧化氢等溶液充分冲洗3天左右,同时给予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医疗人员需要每天进行1~2次换药处理。待2~3天切口组织新鲜后,再在患者切口内倒入50%葡萄糖,同时使用蝶形胶布充分固定住,待7~8天再拆除蝶形胶布[2]。②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很多并且全层未良好愈合,甚至是发生了皮下组织游离,此时医疗人员需要及时拆除缝线,给予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再采用无菌纱布作清创处理,将渗液吸收干净,在创面上均匀撒上α蛋白酶2.0 mg,再用无菌蝶形胶布将伤口固定,充分消灭死腔,4~5天后换药[3]。在开始治疗时就采用红光照射术后切口以辅助治疗,2次/d,15 min/次,一直到患者切口愈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时患者还需服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口服抗生素有头孢类、青霉素、红霉素等。

2 结 果

对40例患者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预后良好,无1例出现感染症状。

3 讨 论

在临床领域中,对切口脂肪液化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多数医疗人员都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诊断:①出现于术后6天左右,除切口渗液较多外,患者无其他自觉症状;②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并不理想,并且可能伴有皮下组织游离;③患者手术切口处没有显著的红肿、压痛等临床症状,并且其切口边缘、皮下组织等未坏死[4];④经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的脂肪滴,并且对其进行连续培养未见细菌滋生。

3.1 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

临床研究认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肥胖患者为多发群体,本组中患者体重超重25例(62.5%),发生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较为肥胖,脂肪组织的血运功能不佳,加上手术治疗时切断了部分血管,从而造成血运更差,最终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症状。除了这一点外,肥胖患者出现脂肪切口液化还可能是因为其自身脂肪层较厚,而手术时为了充分暴露,不得不来回移动拉钩,从而可能导致组织受损,继而造成营养缺乏诱发切口脂肪液化。②临床医生的缝合不当同样会导致切口脂肪液化。本组5例患者为切口缝合不够合理。缝扎的过紧或过松都可能导致切口脂肪液化[5]。③营养不良同样可能会诱发切口脂肪液化,本组有5例患者为中度贫血,3例患者为轻度贫血。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均会影响到患者的胶原及蛋白的合成,并且机体愈合能力较差同样可能会诱发脂肪液化。除此之外,如果在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也会导致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电刀的温度很高,会造成患者皮下组织出现浅表性灼伤迹象,部分脂肪就会在这种高温条件下受到损伤,最终诱发切口脂肪液化。

3.2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

①在行手术前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改善患者微循环,提升其组织抵抗能力。②医生在作切口时尽可能将患者的皮下脂肪彻底切开,尽可能不要反复对脂肪层进行牵拉切割,并且还要注重手术时对脂肪层的保护。术者在操作时应当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因牵拉造成的组织损伤。③在腹膜之后,需要给予生理盐水或甲硝唑对切口进行多次的冲洗,并且还要充分清除掉已经坏死的游离组织。④对肥胖患者来说,若其皮下组织厚度较大,可以在进行手术操作

的时候作皮下引流处理,同时在手术结束后对切口用红光充分照射,使其保持充分干燥,避免脂肪液化的发生。⑤慎重使用电刀。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如果必须采取电刀治疗,则需要将其调整为适宜组织切割的强度,从而避免因电流强度过高过度损伤组织。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及促进切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芦延峰.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8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01:75-77.

[2] 李晓慧.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85-86.

[3] 董 霞.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10例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学工程,2013,06:153.

[4] 张代琼.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及预防[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4:144.

[5] 王利人.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96.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713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妇产科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