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CTA在心脏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5-04-03 15:09清华大学医院100084要文娟贺丽英潘克梫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管腔分支冠脉

清华大学医院(100084)要文娟 贺丽英 潘克梫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100049)王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寻找一种可靠的、无创伤性的检查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是临床心脏病研究的方向。64排螺旋CT心脏CTA扫描速度快、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损伤辐射少、检查方便且费用较低等优势,在临床上受到医患双方广泛认可与欢迎[1]。本文旨在探讨心脏CTA在临床心脏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心脏CT检查104例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本组104例,男51例,女53例,年龄32~83岁,平均67.7岁。其中冠状动脉支架搭桥术后1例,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术后7例,带有心脏临时起博器患者1例,10例已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例健康体检者,其余为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

心率较快(大于80次/分)的患者做该项检查前须服用倍他乐克(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的药物,可降低心率)。目的是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70次/分左右。

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多层螺旋CT,探测器组合为64×0.625,重建层厚0.9mm,间隔0.45mm,造影剂采用碘海醇(350mgI/ml)100ml+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ml/s,采用自动跟踪技术,感兴趣区定在降主动脉近段,阈值为150Hu,注射开始后10秒启动跟踪程序,到达阈值后延时4.2秒正式扫描,重建时相为P-R间期的45%、75%和78%,所有患者均在工作站上冠脉进行三支主干和主要分支CPR重建,同时进行VR和冠脉地图显示。所有患者均在工作站上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二维曲面重建(CPR)、血管自动分析软件、血管内镜等后处理技术来显示及分析冠脉及其分支。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正常或轻度狭窄:其管腔内径减小程度<50%;中度狭窄:管腔内径减小程度≥50%但≤75%;重度狭窄≥75%;完全闭塞。

对于重度狭窄的病例转上级医院进行DSA检查,并且将心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判定的结果与DS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判定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判定心脏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2 结果

2.1 心脏CTA对冠脉的显示 CT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104例中仅2例检查因心脏搏动伪影部分冠脉分支评估不满意,102检查结果满意。2.2 CTA对不同性质斑块致冠脉狭窄的显示 104例心脏CTA患者中,2例检查因伪影部分冠脉分支评估不满意,102检查结果满意。在102例检查结果满意的病例中,正常或轻度狭窄:其管腔内径减小程度<50%的57例;中度狭窄:管腔内径减小程度≥50%但≤75%的30例;重度狭窄≥75%的15例;完全闭塞的没有。引起狭窄斑块有非硬化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及混合性斑块。对于重度狭窄的病例转上级医院进行DSA检查。对于重度狭窄血管分支与DSA检查结果对比,15例患者重度狭窄血管分支18支有16支相符,符合率88.9%。2.3 冠脉血管起源异常或变异的显示 4例冠状动脉血管变异,3例冠状动脉开口异常,一例右冠动脉开口于左冠窦,一例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上主动脉前壁,一例冠脉左主干开口于主动脉前壁;1例冠脉左主干上端发出一支畸形冠状动脉。

2.4 冠脉心肌桥的显示 104例患者者检出心肌桥28例31段,浅肌桥28段,深肌桥3段,肌桥长度1.8~20mm不等。

2.5 冠状动脉搭桥和冠脉支架的观察 104例患者中冠脉支架术后6例,共9段冠状动脉支架,支架内管腔尚通畅;冠脉搭桥1例,桥血管通畅。

3 讨论

心率对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随心率的增加而下降。心率与心动周期成反比,心率越快,心动周期越短,舒张期相应缩短。在时间、空间分辨率相同的前提下,产生心脏搏动伪影越明显,结果使冠脉成像管壁模糊、管腔内造影剂密度不均匀甚至出现血管错层和梯度改变。位于房室沟的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中段以及冠状动脉的1、2级分支易受到影响。由于64排螺旋CT心脏CTA扫描时间较短,对心率的控制有所放宽,本组病例我们对心率较快(大于80次/分)的患者,在做该项检查前须服用倍他乐克,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70次/分左右。104例患者中102例冠脉显示良好,仅2例患者因心脏搏动伪影部分冠脉分支评估不满意。

通过本组病例的研究认识到:心脏CT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能很好显示不同性质斑块致冠脉狭窄及狭窄程度,能很好显示冠脉血管起源异常或变异,对冠脉深浅心肌桥及心肌桥的长度显示良好,对搭桥术后及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可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桥血管是否通畅、冠脉支架的位置、支架内管腔通畅否等。

本文要重点强调的是64排螺旋CT心脏CTA对冠状动脉搭桥桥血管和支架置入术后的评价:国内外文献有过大量的报道[2][3],CTA能清楚显示肋骨、左前降支和内乳动脉间的关系,制定个性化的手术计划。术后在检测桥血管狭窄上也有满意的诊断准确性。支架放置术后CTA能较好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判断支架两端血管有无再狭窄及程度,其临床价值已逐步得到肯定。本组病例冠状动脉支架搭桥术后1例,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术后7例,搭桥血管及放置的支架均得到较好的显示,对其术后的疗效能进行简便客观的评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冠心病目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第一号杀手,如何防范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成为当务之急[4]。心脏CTA技术是随着多排螺旋CT的诞生及发展而出现并成熟起来的无创性心脏血管检查技术,心脏CTA对于冠脉血管狭窄的判定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高的优点,其无创性,患者容易接受,而且检查费用低,在检查方面某种程度上有逐渐取代传统DSA的趋势。心脏CTA对于形成冠脉狭窄斑块的性质的分析是传统DSA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在心脏临床应用方面,是一项传统DSA检查所不能替代的诊断检查技术。除此之外,心脏CTA检查对冠脉发育变异、桥血管、支架管腔及心脏其他器质性病变均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所以心脏CTA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冠脉塔桥术后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猜你喜欢
管腔分支冠脉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的实践探索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巧分支与枝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by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sole biomarker for staging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