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04-04 12:44鹿守印罗爱琴周白鸽韩相国乔英芹刘聪敏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壁肠管

鹿守印,罗爱琴,周白鸽,韩相国,姜 华,乔英芹,田 辉,刘聪敏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儿。及时正确诊断将能为临床医师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超声检查现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它具有辐射少、无创伤性、方便快捷、无痛苦、可重复性好等特点逐渐取代了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37例肠套叠患儿,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3个月至6岁;病程4~55 h。其临床症状:阵发性呕吐、哭闹不安、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

1.2 方法 使用GE vivid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频率为3.5 MHz,高频探头频率为7.5~10.0 Hz。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先用低频探头扫查整个腹部情况,了解有无肠管扩张、腹部包块位置、腹腔积液等情况,并测量其包块大小,再用高频探头观察肠管壁厚度、有无淋巴结肿大及其肠管壁血供情况等。

2 结 果

本组3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均探查到肠套叠包块,30例位于右侧腹部,5例位于下腹部,2例位于左侧腹部,肠套叠以回盲部多见,多位于右中上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肠套叠肿块短轴切呈“同心圆”或“靶环”征,肿块纵切扫查呈“套筒”征,CDFI示多数肠套叠部位血流信号增加,部分患者由于套叠时间长,套入部肠壁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33例患者经临床灌肠疗法治疗,4例经手术治疗,均治愈。

3 讨 论

小儿肠套叠在我国发病率较高,80%发生于≤2岁的儿童。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段套入到相连肠管的肠腔内,占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1],按发病部位可分为回盲部套叠、小肠套叠与结肠套叠等,多数为原发性(90%~95%),只有少数为继发性,由肠管内器质性病变所引起,如肿瘤、息肉、憩室等。有学者认为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肠蠕动功能紊乱、肠系膜过长、回盲部活动度大或感染引起[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观察小儿肠套叠肠管壁的结构、肠管壁的血流分布情况、有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腹腔积液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早期肠套叠肠管管壁血流分布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肠壁水肿加重,将引起肠系膜静脉回流受阻,肠壁血流逐渐减少,继而发生肠壁缺血,甚至坏死[3]。当肠壁内血流丰富或略减少,则表明肠套叠时间较短,肠壁血运良好,反之若肠壁间血流灌注消失或仅有星点状血流信号,则可以间接提示肠壁有坏死可能,腹腔积液是有肠管壁坏死共同表现。

小儿肠套叠起病急、发展快,及时诊断能够减少肠管的坏死,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当肠套叠合并肠坏死时是灌肠复位的禁忌证,应选择手术治疗。假如能早期预测肠管壁是否有坏死,将能够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很大的帮助。以往多采用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但由于X线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损伤大,目前肠套叠一般治疗首选灌肠复位。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而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因此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肠套叠诊断时有典型的声像图特点易确诊,而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可预测套入部肠管的生机,这对正确选择复位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4]。本文中33例患者由于肠套入时间短,不伴有肠管壁坏死、淋巴结肿大及腹腔积液等,采用超声监测下灌肠复位,最后痊愈出院;另有4例患者就诊时发病超过48 h,超声检查时发现肠套叠包块,不仅具有典型的“同心圆”或“靶环”征及“套筒”征声像图特征,而且病变处套入部肠壁血流信号消失、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远端肠管扩张、肠壁增厚及蠕动减弱等,最终经手术证实,套叠部位肠管坏死,术后患者痊愈出院。

总之,由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痛、方便快捷、无辐射、可重复性好、检出率高等特点,应作为临床中诊断肠套叠时首选检查方法,在工作中发现可疑肠套叠患者时,用二维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图联合检查,及时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50.

[2]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6.

[3]李雪霞,傅建群.急诊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J].现代医院,2013,13(2):61-63.

[4]陈文娟,张号绒,刘金桥,等.小儿肠套叠合并肠坏死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2):161.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壁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