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平原地区村庄空间要素打造

2015-04-05 08:45
山西建筑 2015年18期
关键词:秦皇岛院落风貌

李 宁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秦皇岛平原地区村庄空间要素打造

李 宁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结合秦皇岛平原地区村庄聚落空间要素的特征,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总结秦皇岛张庄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中的经验与不足,对村庄中住宅、庭院等主要空间要素改造提升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总结,为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出一些建议。

村庄,空间要素,住宅,庭院

0 引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重要指示,对于现代农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美,首先要做到农村空间要素美,农村空间要素丰富多样,因而对空间要素进行重点打造,改造提升,对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2015年河北省连续三年进行了农村面貌整治提升规划,对于村庄空间的要素打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居住空间要素分析

村庄聚落空间的要素包含村庄各种物体实体的空间组织,而村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众多作为其组成部分的要素构成,村庄聚落空间的美与丑,繁荣与萧条,整洁与杂乱大多通过其构成要素表现出来。

在村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过程中可以对聚落层次居住空间的实体要素进行提炼、着重打造,改变村庄脏乱差的面貌。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村庄形态的两个重点空间要素——住宅、院落等,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出一点看法。

2 秦皇岛平原地区空间要素分析

2.1 住宅特色

1)住宅类型。

秦皇岛平原地区具有传统特色的住宅大多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村民经济条件提升,科技进步,新技术的利用,住宅建设逐步与北方大部分地区住宅建筑趋同,不再沿用原有的建筑特色。

2)传统住宅。

秦皇岛平原地区传统特色住宅多为一层,为接受更多的阳光,房屋长的一面统一朝南,门和窗子都设于南面,多以三开间为主,以中间明间为中心,左右对称。墙体以青砖或红砖墙体为主,墙面部分区域进行白灰抹平,添加一些比较简单的图案装饰,屋顶为传统木构屋架,上铺石灰、黏土和细砂等混合材料,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屋顶,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气候特色。

3)现代住宅。

90年代以后,现代建筑工艺——水泥、钢筋混凝土、瓷砖逐步代替了原有的工艺,村庄住宅传统特色逐渐消失,但不同年代所建设的住宅同样展现了村庄不同发展阶段的印记。

2.2 庭院空间特色

秦皇岛传统庭院在建设初期大多庭院为坐北朝南的组合方式,即庭院北部为住宅,南侧为院子或菜园等,往往是一种大庭院小住宅的空间格局。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建筑空间已不能满足功能需求,人们就自发的利用自家院落空间建设房屋以满足使用需求,建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在庭院南侧新建门房,此类新建房屋质量较好;

2)在庭院东侧或西侧新建厢房,此类房屋建筑质量多较差;

3)在庭院南侧及东侧或西侧新建L形房屋;

4)院内随意搭建棚子,缺少规律性,且房屋质量较差。

由于村民对院落空间改造随意性比较大,且每户对院落的改造时期不同,加之缺少有效的引导措施,院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布置形式,导致村庄整体结构凌乱。

院落围合多为砖墙,大多没有装饰,为清水砖墙,部分村落仍然保留具有当地地貌特色的石头墙。

3 空间要素改造提升措施——以张庄村为例

乡村规划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技术是简单而成熟的,乡村的房子、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都不复杂,所以从物质性的规划角度看,是没有技术难度的。但是乡村规划又是很复杂的,规划能否“在地”是关键之一。

对于村庄空间要素的改造,应与村庄整体风貌,村庄在整个地区聚落结构的层次等级,周围山水等自然环境要素结合,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同时应体现文化传承,保护村庄历史建筑,新旧建筑在风貌上有机结合。

以下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张庄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例,谈谈对村庄空间要素打造的一点认识。

3.1 概况

张庄村隶属于山海关区石河镇,位于山海关城区西北部,地处于海港组团与山海关组团中间地带,距山海关区城市区大约3.8 km,距离秦皇岛市区约8 km。张庄村人口共895人,村庄建设用地16.1 hm2,属于典型的秦皇岛平原地区村落类型。

3.2 房屋改造提升

1)改造思路。

张庄村不同年代建筑质量差别很大,村庄外围建筑及内部部分翻新建筑年代多为90年代以后,建筑质量较好;村庄内部大部分建筑建于90年代之前,建筑质量较差,部分新建民宅缺乏合理规划引导,建筑风格迥异,影响整体风貌。

在民居改造过程中,规划应注重地方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挖掘,在项目调研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并将相关意见整理归类,融入改造方案。

根据张庄村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农民要求的设计改造风格,选取民居的地域材料与装饰特色,保留地方民居的建筑组合特点进行改造。村庄整体塑造要展现出简洁明快的色调,体现出具有燕赵特色的地域乡土建筑风格。

针对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采用不同改造方式。

2)传统住宅改造方式。

老建筑改造:对于体现传统风貌的老建筑,应该修旧如旧,保留原有砖墙外立面及图案,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加固;同时老民居的门窗改造应体现老民居的特色。由于年代久远,屋顶容易出现开裂,会导致屋顶出现漏雨情况,规划考虑该类房屋自身结构松散,应对屋顶进行加固,使用沥青等防水材料进行屋顶的防水处理,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

3)现代住宅改造方式。

对于90年代后住宅建筑的清水砖墙、水泥墙应进行清洁、找平,条件允许选用与村庄风貌相协调的灰色、白色、砖红色涂料或瓷砖进行贴面,在改善建筑风貌的同时保留时代印记;门窗改造要使用现代工艺,提高保温效果,搞好造型设计,注重增加美感,风格应与现状建筑风格相适应。

3.3 院落改造提升

1)院落组合。

院落组合应灵活有序,形式多样,尺度和比例应结合宅基地面积大小和村民需要确定。对院落各要素包括房屋、厕所、停车位、杂物间、绿化等统筹安排。院落内不安排鸡、猪、羊、牛等圈舍。院内应多布置果木花草,墙边布置爬藤植物。

庭院绿化既要生态,又要经济、起到美化效果。庭院绿化可种植果木,也可以种植花木或观赏性好的树种,还可以种植蔬菜、瓜果等发展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做到村民自主自愿,铺装软硬搭配,院内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

改造方式1:大门开于南墙中央,庭院东西两侧为菜园,菜园内可种果树,果树下可种植蔬菜,庭院过道可架设葡萄架等攀爬植物,形成廊道。

改造方式2:院落西(东)侧有辅助用房,大门开在南墙东(西)侧位置,菜园设置于院落中央,种植蔬菜或果木。

改造方式3:院落南侧有辅助用房,大门开于南墙东侧,菜园布置于院落西侧,种植蔬菜或果木。

改造方式4:院落东(西)侧有辅助用房,大门位于南侧中央处,菜园布置于院落没有厢房的一侧,种植蔬菜或果树。

2)墙体改造。

在2013年,2014年两年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中对沿街外墙大多采用粉刷方式,使得整个村庄的墙体看似统一,但经过两年的实践,发现粉刷墙体,尤其是石头墙、清水砖墙,虽然颜色得到统一,但整体风貌显得过于造作,丢失了村庄风貌特色及历史印记。

此次对张庄村沿街外墙改造过程中,保留原有墙体,对破损墙体进行清理及修补,墙体尽量保持原有的砖色及石墙,局部需要点缀或装饰的部分进行少量粉刷,墙体应与建筑风貌相协调。大门应精心设计,借鉴传统门楼造型、材质、构造、比例,增加门檐、楹联等细部装饰,使得整体居住空间风貌得到提升。

4 结语

农村的空间形态与此时期的社会观念、经济状况、政策制度具有统一的对应性。秦皇岛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将村庄搬进新社区、新农村等缺少资金支持,在较长时间内都需要保留现状居住空间形态,因此在村庄现状基础上,对村庄要素的改造提升就显得极为迫切。在提升村庄现状面貌过程中,应抓住村庄村民关心的重点,逐步改善村庄空间形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改善村庄空间要素。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技术导则.2015.

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阮仪三.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

陈 铭,亢德芝,伍 超,等.村庄闲置空间规划中的“庭院经济”策略.规划师,2014(6):106-110.

王春程,孔 艳,李广斌.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城市规划研究,2014(4):5-9.

鲍梓婷,周剑云.当代乡村景观衰退的现象、动因及应对策略.城市规划,2014(10):75-83.

张尚武.乡村规划:特点与难点.城市规划,2014(2):17-21.

The space elements creation of Qinhuangdao plain region villages

Li Ning

(Qinhuangdao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Qinhuangdao066001,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space elements characteristics of Qinhuangdao plains villages and sett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ural development new requirem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the summary of experience and lack of Qinhuangdao Zhangzhuang village rural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and enhancement planning, summarized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village residential, courtyard and other main space elements upgrade,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f current economy less developed area.

village, space element, residential, courtyard

1009-6825(2015)18-0019-03

2015-04-19

李 宁(1987- ),男,助理工程师

TU982

A

猜你喜欢
秦皇岛院落风貌
八一作品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孙婷婷
库车城市风貌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