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2015-04-07 21:15李淑贞周艳丽王静蕾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要素

李淑贞,周艳丽,王 霞,秦 飞,王静蕾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李淑贞,周艳丽,王 霞,秦 飞,王静蕾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

笔者就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谈了一些看法,阐述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以及确保体系持续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产品是“数据”,这些数据根据实验室的职能定位不同,发挥着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作用。因此,要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并使其良性运行,对影响“数据”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以满足社会或管理部门对数据的质量要求。

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体系”是对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方面通过优化整合后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由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管理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包括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而建立的具有一定活动规律的有机整体,5个方面缺一不可。5个要素通过制定质量计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措施使得质量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2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职责是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最基础的决策依据,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还承担着为考核提供决策依据的任务。

监测数据的质量是检测机构的生命线,监测数据的质量受到数据产生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和制约,监测数据质量是对检测机构运行过程优劣的考量,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准确公正,提高检测机构的可信度,确保检测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就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减少、消除和有效预防、纠正各种质量问题。

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通过计量认证,也是检测机构扩大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时必须要满足完整性、可操作性、开放性、文件化原则。

(1)全面、系统性原则。实验室建立的管理体系是针对实验室质量活动的一个综合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兼顾需要与可能,考虑预防及改进,管理体系要对影响质量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既能满足委托方又能满足上级管理部门的需要。

(2)可操作性原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防范,未雨绸缪,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照本宣科,质量体系文件应简单易懂,清楚明了,能够被员工理解、实施、保持并行之有效。

(3)开放性原则。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不封闭的体系,跟外界有物质及能量交换,应该能够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体系是在不断改进中完善的,且永无止境。

(4)文件化原则。文件化是将管理体系运行的各要素,各个程序及过程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统称为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是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南和依据,是检测机构的质量立法。通过文件化的形式做到处处留下痕迹,事事都有记录。

4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5个要素。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环境条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组织机构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把资源按一定的形式和架构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检测活动的社会单元;职责是界定清楚监测工作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的责任,以及对工作失误应负的责任;程序是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需要遵循的管理或者技术规定,程序文件明确规定某项工作为什么做,在哪里做,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等细节;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与检测相关的活动。

管理体系的5项要素在《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309-2013)中被细化为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2个方面19项,其中管理要求包括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检测分包、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合同评审、申诉和投诉、纠正措施、预防及改进、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共11项。技术要求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抽样和样品处置、结果质量控制、结果报告共8项。

4.2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评审准则》对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明确要求。首先必须具备人员、设备、场所等资源条件;然后设置组织机构,分配确定各项检测活动及与检测活动相关的工作的程序,分析确定各项监测工作的过程,分配、协调各过程的输入与输出接口使得程序运行有条理,过程实施有接口;最后,各要素之间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验证比对等形式进行优化,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检测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单位的知名度。该项工作涉及面广,协调工作量大,领导认可及重视程度非常关键。建立体系人人有责,每一个环节的人员都要重视和参与进来,在建立体系时,要向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评审准则》的宣贯,了解自己在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

(2)明确目标,制定方针。质量方针是检测机构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方针是检测实验室全体人员在检测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因此,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者应根据单位实际,明确目标,制定方针,以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3)设置机构,明确职责。检测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设置组织机构,设置相关管理和业务部门,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及工作业务范围,将各职能要素落实分配,避免出现职能空缺或职能重叠的现象。

(4)理清程序,编制文件。结合自身的实际与《评审准则》19个要素的要求进行逐项分析比较,完善过程跟踪记录,针对每一个要素建立程序文件,有计划和总结。检查评审准则的要求与本实验室管理的契合度,对不符合项进行修改完善。检测机构要编制一套适合自己的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监测过程记录、表格、文件和报告等。体系文件采用金字塔结构,从上到下越来越具体,且内容要一致,相互关联。

4.3 保持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实际上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积极进行质量体系文件的宣贯,确保全员理解领会。体系文件是管理要求、职责权限、程序实施,过程管理的文件化形式,是检测过程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要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贯,让每个人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按照职能要素分配的职责开展检测活动,确保监测质量有效运行。

(2)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实施过程监管。质量监督是对检测过程中关键 环节、关键部位、关键人员进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具有直接、及时的特点。检测机构应配备一定比例,具备一定资质的质量监督员,制定监督计划,明确监督内容和方法。加强现场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发现不符合项并现场整改。

(3)认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促进体系不断完善。内部审核是检查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活动是否符合评审准则与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内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评审是对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单位实际,是否满足本单位管理工作,是否能保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的一次全面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都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价,且内部审核的输出是管理评审的输入。检测机构应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4)积极落实纠正措施,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纠正措施是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用户反馈中出现的问题,检测实验室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制定纠正措施,跟踪纠正结果。必要时将出现问题的情况的应对措施编入体系文件,防止类似事情再度发生,达到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的目的。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李青山.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准备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3]SL309-2013.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

[4]吴景峰.环境检测机构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质量竞争力[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6]李天淳,水文系统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0(01).

F273

A

1008-1305(2015)06-0001-02

10.3969/j.issn.1008-1305.2015.06.001

李淑贞(1968年—),女,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要素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