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2015-04-10 05: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师生

刘 慧

(苏州大学 党委组织部,江苏 苏州 215021)



关于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刘 慧

(苏州大学 党委组织部,江苏 苏州 215021)

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深刻理解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战略意义,从而进一步明确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任务,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使服务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高校; 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厘清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实践价值和方法路径等若干问题意义重大。

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义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理解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和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

1.服务型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党组织就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适应基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以服务为宗旨,通过组织、引领、帮助、培养、保障、宣传等功能的实现,来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1]。

2.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

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五服务”,即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要达到“六有”目标,即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2]。坚持“五服务”,达到“六有”目标,是对高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党组织认真贯彻“五服务”要求,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积极推动学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动力。高校党组织应切实围绕“六有”目标,锻造治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的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骨干队伍,建设功能完善、规范有序的校园综合服务基地,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工作方式,形成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最终取得师生认同、师生受益的服务效果。

二、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地位,维护校园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党建工作形势和任务的不断调整,服务人民群众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部署。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有效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使其长效化、常态化,是摆在每所高校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应有之义。

2.巩固党在高校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站在全党角度指出,新形势下我党正面临着考验,同样,高校党组织也面临着挑战。其一,高校内涵建设的发展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其二,外来文化和网络媒体的冲击,高校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手段还有待创新;其三,在繁重的改革任务面前,个别党员干部难以胜任,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其四,广大群众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着脱离群众的问题。以上种种,归根结底反应出部分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够,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不足,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不强。能否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危机和挑战,直接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大局,更影响党在高校执政地位的稳固,因此,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势在必行。

3.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正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新情况新问题时有出现。其一,近年来各高校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本土人才的培养;其二,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增大,教师间竞争加剧、沟通减少、出现隔阂;其三,由于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对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的投入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职工的民生问题;其四,信息化社会新媒体的普及和社会转型期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影响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集中解决这些问题。

三、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路径

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主体,以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基础,不断加强思想、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群众意愿的高校党组织服务路径。

1.加强思想建设,创新服务理念

高校党组织要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采取党课教育、专题报告、研讨交流、课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深化党员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深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改变重对上负责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文关怀的做法,工作重心下移,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人文关怀贯穿在服务工作之中,增强党组织服务的亲和力和归宿感[4];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群众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大处谋划,细处着手,从师生最关心的事情抓起,注重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2.优化组织设置,扩大服务覆盖

首先是科学设置基层组织。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创新经验,积极探索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实习基地、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公共媒介上建立党组织的服务机构,在学生党员规模较大的院(部)建立学生党总支,在学生社区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开展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关与院(部)党支部结对共建,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新型服务模式,形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强大合力,提升服务满意度。再有是扩大服务覆盖面,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按照“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师生”的工作体系,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根据专业特点和岗位设置,分类别组建服务团队,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

3.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第一要选好支部带头人。注重选拔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依托校、院两级培训平台,通过专家报告、考察观摩、远程教育、团队辅导等形式定期分主题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业务轮训,增强支部书记带领党员服务师生的能力。第二要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将建立健全党员进出口机制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职工党员立德树人,遵守师德规范,提升工作能力,进而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引领学生党员“弘扬三创三先,争当校园先锋”,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做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表率。切实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效能,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第三要督导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党代表提案制度、接待日制度、评议工作制度等,促进高校党代表通过各种方式保持与群众的交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4.创建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

高校党组织要加强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建设,推动党员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站的有机结合,努力建立党员学习交流的园地,搭建集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平台。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服务师生、联系师生制度,深入开展“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校园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三深入三服务”(深入教室、深入实验室、深入宿舍,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学生)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联系服务师生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等活动。要努力构建学校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创建一批务实高效、特色鲜明的服务载体,通过校园网络、党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建设,增强党组织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的能力。

5.健全服务机制,加大保障力度

健全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机制。上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落实服务责任,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党建工作经费落实,不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同时,机关党组织要主动联系院(部)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发挥优势,形成政策指导与服务引领的双轮驱动。

健全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高校党组织要全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基层选举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制度,推行党员旁听党委会议制度,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5]。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利益诉求机制。健全党员谈话、结对帮扶制度,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畅通党员求助渠道,维护党员合法权益;建立生活困难党员信息台账和党员互助机制,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创造条件提升党员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党员全面发展。

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改进作风,带头联系和服务群众,着力在教学科研、扶贫助困、指导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建立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制度。全面推行“三亮三比三评”(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比技能、比业绩、比作风,自评、群众评、领导评)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在校内外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统一服务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的满意度。

[1] 钟龙彪.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 [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40-44.

[2] 中办印发《意见》要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N].人民日报,2014-05-29(6).

[3] 廖晓文.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10.

[4] 赵建平.高校如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N].光明日报,2013-03-20(16).

[5]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EB/OL].(2014-01-10)[2014-12-03].http://www.ec.js.edu.cn/art/2014/1/10/art_10042_142214.html.

责任编辑:张文革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LIU Hui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CPC,Suzhou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021,China )

Colleges are commit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Thus,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e task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in fulfilling the service functions and the principle of serving the people.

college; service-oriented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2014-11-04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2013JYDJLX-ZD02003)

刘 慧(1979-),女,江苏宝应人,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1009-4873(2015)03-0005-03

D267

A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麻辣师生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