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石家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2015-04-10 05:15广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康 广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石家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康 广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石家庄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石家庄市的新兴产业具备一定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地理和资源优势明显,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良好,建设科技教育人才战略成果显著。但仍存在问题: 新兴产业规模小,缺乏技术创新,创新性技术人才不足。建议石家庄市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将传统产业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助推石家庄经济发展。

石家庄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

近年来,石家庄的传统支柱产业面临增长压力,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大气污染的防治和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改变拼资源、拼环境、靠投资“两拼一靠”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2010年国务院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强调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1]。了解战略新兴产业的重大作用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石家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在对石家庄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石家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对石家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相应对策。

一、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石家庄市战略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突出。

(一)生物医药产业

石家庄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医药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00多家。石家庄市是我国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拥有石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神威药业集团、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五家药企百强企业,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奥生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建设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上市。但是,石家庄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环境和资源的约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等问题。

(二)先进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石家庄的主导产业。围绕国家重点建设方向,石家庄采取激励政策措施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全市装备制造企业将近500家,石飞公司、南车集团、安瑞科等9家重点企业,在通用飞机、轨道交通设备、煤矿采掘设备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2012年石家庄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但是,就目前来看,石家庄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仍然比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竞争力不足。

(三)卫星导航产业

2014年石家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石家庄市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这样的高端技术研发机构,还有20多家卫星导航产业相关企业,具备了发展卫星导航产业的相关技术和设施,为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目前行业还处于研发初创阶段,面临挑战和风险。

(四)电子信息产业

近年来,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石家庄是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2014年石家庄光电子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目前,形成了以通信电子、平板显示、电子专用设备、汽车电子为主的产业结构,吸引了格力电器、深圳华强等多家大型企业到石家庄投资兴业。2012年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60多亿元,占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左右。

(五)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

石家庄市目前在新材料领域拥有2家上市公司,节能环保业拥有1家上市公司。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以小蜜蜂集团、博深工具为代表的优势企业。新能源产业形成了凯菩特动力公司、博纳德公司为代表的优势企业。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环保业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相关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链较短,市场份额较小。

二、石家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和资源优势。石家庄既是首都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国家开发战略交汇点,又是京广、石太两大发展轴的结合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石家庄的优势矿种达20余种。拥有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巨大潜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居全国第三,中低温地下热资源居全国之首。石家庄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为石家庄发展新兴产业奠定了基础。

2.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石家庄拥有4个国家级、69个省级、4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家企业技术中心。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投入运行,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科技教育人才战略成果显著。石家庄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引进高级人才,建成多个引智示范基地和创新服务网络体系。目前,石家庄市政府已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多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具有比较完整的研发生产产业链,有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劣势分析

1.新兴产业规模小。石家庄市除了生物医药行业有一定产业规模,其他产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将制约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创新性技术人才不足。新兴产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从业人员。石家庄市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技术人才少,加上京津地区对人才的吸附效应,造成本地区创新型人才缺乏。

(三)机会分析

1.京津冀协同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区域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石家庄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的信息和资源优势,积极与京津产业体系对接,构建区域产业体系,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2.政策支持。石家庄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出台多个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文件——《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意见》等。2013年,石家庄市技改项目得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66亿元,发展了150多个技改项目。

3.实施“大省会”战略。2014年石家庄市进行了行政区调整。石家庄市区面积增加了1700km2,经济总量翻了一番,财政收入增加近100亿元,为进一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好基础。

4.软环境建设。2014年石家庄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坚持深化改革、科技优先、人才优先的理念,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市民的幸福满意度在全国名列前茅[2]。

(四)威胁分析

1.产能过剩。在国家确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个别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到目前为止,许多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石家庄发展较好的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重点。从全局来看,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状况。

2.管理体制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体制上部门分割,决策协调难度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相关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缓慢,不能完全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石家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及建议

石家庄应该采用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以市场竞争为基础,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扶持可以降低产业的发展成本,使产业迅速成长起来。

(一)升级传统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京津冀协同的背景下,石家庄应积极承接京津转移的加工与装备制造产业,借此推动传统产业区域合理布局与转型升级,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由于历史原因,石家庄拥有纺织、建材、医药、化工食品等几大传统产业,所以,石家庄应加快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接轨,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体系,还要建立起对应的保障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应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落实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另外,要积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利益方的关系,形成发展合力。

(三)培育核心企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群

京津冀一体化下,北京着力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将一些现代物流、金融租赁、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向天津转移,将装备制造与高端化工产业向河北疏散。石家庄应抓住契机,有计划地集聚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有效拓展产业链的项目,形成产业群的集聚。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能力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应努力整合资源,鼓励各种可利用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集聚。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聚和配套,实现上下游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支持企业向品牌战略、核心技术战略的方向发展。

(五)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石家庄虽然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但就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言,缺乏一些科研能力强,能够驾驭大工程、大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石家庄应与北京和天津的高校合作,建立相应的高校交流机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北京、天津的高科技人才来石家庄发展。尽快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人才与企业专家的双项流动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石家庄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 [Z].国发〔2010〕32号.

[2] 周春荣.找准定位协同发展: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思考 [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0):39-42.

责任编辑:张文革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Shijiazhuang

KANG Gu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Shijiazhuang Vo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i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ijiazhuang.The emerging industries in Shijiazhuang may be an advantage,with an increasing scale,superior geography and infrastructure,besides a satisfactory achievement of human resource.Hence,the writer argues that Shijiazhuang ought to make use of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rought by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hatch a strategic industrial cluster with creativity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Shijiazhuang;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2015-05-01

2014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WJ1403)

康 广(1980-),男,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1009-4873(2015)03-0025-03

F120.4

A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石家庄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石家庄市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