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ESSPP教学理论下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

2015-04-10 13:40杨喃周志宇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考核英语教学

杨喃,周志宇

(1.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2.山东管理学院教务处,山东济南 250357)

论EESSPP教学理论下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

杨喃1,周志宇2

(1.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2.山东管理学院教务处,山东济南 250357)

21世纪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批具有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课堂教学成效不高、任课教师旅游专业知识缺乏、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将ESP理论运用于旅游英语教学,在增强课堂教学成效、加强校企合作和创建新型考核标准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ESP教学理论;旅游英语;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旅游业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境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语言交流必不可少,旅游英语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急需一大批既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又具有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笔者在ESP理论的指导下,依据自己多年讲授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EESSPP教学理论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和医用英语等。Hutchinson&Waters指出:“ESP是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其中所有与内容和方法相关的决定都是以学习者学习的理由为基础的。”[1]对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ESP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2]ESP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当前高职高专教学宗旨的理念,除了语言本身之外,更加关注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的结合。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旅游英语课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将来所从事的涉外旅游相关的工作。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讲授旅游英语这门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成效不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斥着整个课堂,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讲解单词、语法和句子结构以及对课文进行翻译等,很少涉及旅游相关的行业知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不大,更加缺乏真实语境的操练,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教学与将来的工作脱节。

(二)教师缺乏旅游专业知识

在我国,担任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英语专业,他们不具备旅游专业基础知识或丰富的旅游从业经历无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英语专业的教师,由于缺乏旅游专业的从业经验,导致在教学中只能以讲解语言知识和操练语言技能为主,无法做到与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相结合。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英语的考核方式采用期末

笔试的方式,试卷的考核仅仅是书上的理论知识。旅游英语课程具有独特的跨学科性质,它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自身的理论性,因此,仅凭一张期末考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无法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EESSPP理念的旅游英语教学改革

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旅游英语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根据多年讲授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的相关经验,坚持创新与汲取相结合,将ESP教学理论运用于旅游英语教学中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增强课堂教学成效

1、改变教学模式

旅游英语是培养学生特定职业的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其主要内容是讲解与旅游相关的英语句型和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设计大量真实语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操练,避免传统的只讲授语法和课文翻译的教学模式。

基于ESP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体验,设计一些在旅游行业中真实可行的教学活动,以及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词汇、表达方式与旅游中特定的活动相对应的英语语言运用上。

2、使用ESP理论特有的授课方法

在ESP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需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使用演讲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些方法更容易应营造一种职业氛围,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旅游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设定任务。比如,在讲授宾馆接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用英语向客人介绍如何办理登记住宿和离店手续,学会用英语书写住宿表以及熟悉英语中的称赞礼仪等,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客人顺利办理登记和离店手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与英语句型分别有哪些,接着各组代表将该组意见用英语表述出来,再在班级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给出综合评定。

(二)加强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旅游行业需要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强和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专门的实践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注重与旅游公司之间的合作交流,以便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可以联系旅行社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教师的培训基地。旅游英语教师与旅游公司职员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能够深入旅游公司内部去考查实践,旅游公司职员也可到高校进修。此外,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譬如从事英文导游,翻译和服务员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全程参与并予以辅导。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践者的身份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与交际,不断地参与体验。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把旅游专业知识融入到旅游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去。

(三)创建ESP教学理念下的新型考核标准

考试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我国的教育体系历来十分重视考试,“如何考”和“考什么”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同时也关系到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传统考核方式无法有效全面评估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无从体现,这与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脱节。旅游英语课程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理论性,其教学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势必要求考核方式的创新。因此,必须要有一套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符的考核制度和标准,考核方式要在应用化的基础上加上多元化,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课程教学后的跟踪检查。因此,对于旅游英语课程的考核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笔试与口试以及具体技能操作相结合。在口语考试中采用旅游场景模拟等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整个教育体制正经历着一场缓慢而深刻的革命。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尤其迅速,相关的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也要随之进行。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与时俱进,改变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和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1]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3.

[2]李俊芬.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责任编辑:张连美)

本文系2012-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ESP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CWJZ18)的研究成果之一。

H319

A

2095—7416(2015)06—0127—02

2015-09-20

杨喃(1981-),女,山东菏泽人,教育学硕士,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周志宇(1982-),男,山东潍坊人,教育学硕士,山东管理学院教务处讲师。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考核英语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