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家徐春甫养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5-04-15 16:33陈书华周亚东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徐氏脾胃老年人

陈书华,周亚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徐春甫(1520-1596年),字汝元,号东皋,又名思鹤,祁门东皋人。他天资聪慧,又自幼学习儒学,精通儒家经典,拜同乡名医汪宦为师,在王氏的精心指导下,认真研读《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又广泛涉取历代医家医学著作,加上勤于学习,努力实践,融会贯通,医技精湛,设“保元堂”业医,精通妇科、儿科等多科。徐春甫提出为医者应“深戒徇私谋利之弊”,注重医德。徐春甫著有《医学入门捷径六书》64卷、《古今医统大全》 100卷等,均存。《古今医统大全》分为《福》、《寿》、《康》、《宁》4集,40帙。徐春甫从中医养生思想出发,摘古代医书之精要实用内容,引古人之说阐释义理,多有创意。本文试对徐春甫养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一、注重以德养生

徐春甫认为,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就不会患得患失,因而心情愉快。《古今医统大全》中有关养生的内容散于《老老余编》 《养生余录》等篇中,他在《养生余录·总论养生篇》中认为,夫人禀二仪之气,成四大之形,愚智贵贱则别,养生惜命皆同。《养生余录·总论养生篇》中又提出:“夫人之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散则马奔,自然之治理也。”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形与神是有机统一的,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质,形神相因生命活动才能旺盛,而养神最重要的途径是养德,修德养性可以促使神全。正如庄子所言:“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则神全。”[1]故中国古人十分重视修德养性对养生的作用。《黄帝内经》说:“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2]认为长寿却不衰老的人,是因为其具备高尚的素质。晋代养生大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云:“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3]直接提出不修身养德,很难达到养生长寿。徐春甫关于养德方面的内容散见于《老老余编》、《养生余录》等书中。他在《养生余录》中提出“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谓之静。割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又言:“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4]他认为名利欲望不消除难以长寿,养德修神可以长寿。因而提出“无念杂”,“无念恶”,“常念信”,“无念期”,“常念生”的修德养神的方法,认为人到老年应改清静寡欲,保持自然纯朴的心态,戒躁戒怒,减少对名利的欲望,心静如水,荣辱不惊,这样“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就可以延年益寿。过多的欲望,人就会患得患失,大喜大怒,致七情损伤机体,精气耗散。徐春甫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积善立功”思想,认为“常念善,无念恶”,这样就可以心情愉悦,人格完善,感到行善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对人体心理和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利于消除抑制在心理的不良情绪。他还认为“无念欺”会使老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广交朋友,使不良情绪可以及时得到宣泄,获得朋友支持与帮助。总之徐氏认为道德高尚的人神清气爽,心胸坦荡,达到健康长寿。

二、关注老年养生

当今社会,老年问题诸多,例如,老年人丧偶,子女外地工作,退休社会地位下降,自身体弱等问题,引起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如孤独,情绪低落,自我否定。那么该如何回避这些问题?徐氏认为老年人应该调整心态,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徐氏认为老年人要清心寡欲,立志养德。壮老生死已是自然的规律,人们不能违背,但老年人应少私寡欲,对名利与物质要懂得释怀,忘记一切妄想,随处而乐,随处知足。遇事戒怒和荣辱不惊,可以避免七情过及,损伤机体。积极的培养自己的情趣。他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则喜之。”[5]老年人专注兴趣之事,能忘记忧愁。同时,认为老年人应修身养性,提高思想素质。

1.保精护肾。《古今医统大全》中徐氏着重强调肾与人之衰老的关系,认为人体的衰老是肾精由渐盛到耗竭的过程。徐氏认为肾精不足是老年人最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养生余录·摄生要义》曾言:“摄生者关于肾之神理,则天寿之消息亦思过半矣。”提出老年养生者,应该注重肾与精的作用。因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之一——精能化气,气能化血,血可以养神,神能御形,精足则神旺形壮,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充盛,生命活动正常;同时肾藏精,为名门,内寓真阴真阳(真阴,即肾阴。真阳,即肾阳),脏腑功能又取决于真阴真阳。在《养生余录·总论养生篇》指出:“树哀培土,阳衰阴补。含育元气,慎莫失度。”[6]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藏的精气所化生,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元气渐渐丧失,因而保精护肾可以恢复元气,促使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恢复。

同时,特别强调老年人应“节欲”。他指出:“恣意极情,不知自惜,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则折;将溃之岩,值水先颓,苟能爱情节情,得长寿矣”,“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惟之道之士,禁其嗜从,不至杜绝,虽美色前,不过悦目畅志而已,决不肯恣其情欲,以伐性命。”“性欲不可纵,纵欲终伤身。”因为老年人肾精本来不足,加之过欲,肾精流失加快,则更容易衰老,节欲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故《类经·摄生类》所记载:“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乎精也。”[7]

2.注重饮食养生,调养脾胃。饮食养生是通过摄取合理而适度的饮食来补充营养,徐氏在《养生余录·摄生要义》曾言:“五味入口,不宜偏多。多则随其脏腑,各有所损。故咸多伤心,甘多伤肾,辛多伤肝,苦多伤肺,酸多伤脾。”特别强调老年人“莫贪味,少肥浓,忌杂。”因为老年人脾胃虚弱,容易导致食积不化。过食容易损伤脾胃。针对老年人不易消化的特点,提出老年人“食后宜以手摩腹百遍缓行百步,食后不宜便卧,不宜终日稳坐”,以促进消化。强调食疗在老年人病中的作用,在《老老余编》所有方剂中,食治占百分之六十,自制“苏子粥”、“地黄粥”等食疗方法。

调养脾胃,徐氏认为“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为主。”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脾胃转运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体生命活动旺盛。徐春甫认为老年人脾胃虚弱,更应该节饮食,杂忌;认为“脾好声音,闻声即动磨食。”当消化功能紊乱时,可适当放松自己,比如听点轻音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促进消化。

3.适当锻炼。过劳或过逸均影响身心健康。劳逸结合,阴阳平衡,血气流通,身体健康。老年人本来气血虚弱,劳则气耗,致使内脏精气受损,思虑过度,暗耗心血,会出现一系列疾病。过度安逸,久坐少动,则可使气机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失调。这就是所说的“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劳逸适度是养生的基本原则,老人虽体质衰弱,也需适量运动。“食后宜以手摩腹百遍,缓行百步;食后不宜便卧,不宜终日稳坐”,有助于脾胃消化,起到“将息”的作用。《古今医统大全》中还介绍了一种有关气功导引法的“六字气诀”,涵盖了叩齿、漱津、调息等法,“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之毒气,以吸而自采天地之清气”,又“分主五脏六腑”,“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哂字治肺气,以嘘字治肝气,以嘻字治胆气,以吹字治肾气”[8],通过导引用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4.病先防,既病防变。徐春甫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非谓已病而不治,亦非谓已病而不能治也。”养生者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要采取方法防止疾病发生,防微杜渐。同时,认为既病防变,病情轻微时,便立刻治疗,这样效果会更理想。

三、当代价值

1.为老年养生提供理论借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有关报道,我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四亿。同时老年人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龄人口问题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话题。尊老是我国传统美德,生老壮死已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到老年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社会供养也无可厚非。怎样让老年人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呢?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本文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要注重养生,徐春甫的老年养生思想可作为老年养生的参考。

2.为弘扬传统养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一个国家要实现文化繁荣,必须注重研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会有许多新变化,但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丢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丢掉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损失。”[9]徐氏对养生见解深刻,在养生保健方面,“寿”“康”“宁”“福”是《古今医统大全》四个组成部分,分为40卷。其所著的《老老余编》《养生余录》中,既强调宏观精神层面养生的重要性,又从细微方面谈具体的养生方法,继承与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思想,在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思想中独树一帜。中医学中的养生思想糅合了儒、道、佛等诸子百家思想精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史家姆在《国外心理学发展与现状》说:“古代的巴比伦,埃及,中国,印度都对人的心理生活有所研究,有的学说东方可能出现更早。”中国的养生学被认为是世界养生学的发源地,是世界养生学中的一朵奇葩。

3.指导当代养生产业的发展。健康长寿历来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养生思想是我国祖先在长期生活中探讨生命奥秘的结果,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以徐氏养生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汇集中国古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研究其思想有利于揭示古人对生命的认识,对于进一步认识生命现象,把握生命现象的各种信息,改变单纯生物医学(该模式认为人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忽略人的社会作用)模式,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保健产业方兴未艾,保健产业已经成为服务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已有养生保健企业100余万家,相关产品企业500余万,年产值超过三千亿人民币。养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养生形式多样,如衣、食、住、行、娱乐等,它们可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是经济消费的新增长点。因此,挖掘与开发徐氏为代表的养生思想更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74.

[2]姚春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19.

[3]杨鑫辉.医心之道[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14~120.

[4][5][6]王键.养生余录老老余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0,113,17,110.

[7]张景岳.类经·摄生类[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

[8]黄键.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七)寿新养老新法[J].现在养生,2011,(10):10~11.

[9]李瑞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新华文摘,2006,(11):1.

猜你喜欢
徐氏脾胃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难逃的凶手
难逃的凶手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