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缺氧性脑损害的个体化护理

2015-04-15 22:42陈映虹徐丽珊广东省汕头巿中心医院妇科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广东汕头515031
吉林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神志缺氧性高压氧

陈映虹,徐丽珊 [广东省汕头巿中心医院妇科(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急性缺氧性脑损害是由急性缺氧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缺氧性脑病146例,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细心、专业的全程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46例患者中,男55例,女91例;年龄10个月~62岁,其中溺水1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22例,捂被综合征2例,异物吸入2例,自溢8例。麻醉意外、深昏迷、浅昏迷例数分别为2例、17例、53例。昏睡、朦胧或谵妄状态76例,气管切开患者23例。最少的治疗5次,最多的治疗80次,144例共行HBO治疗2 190次,平均每例15次。

1.2 方法:予建立有效循环、呼吸兴奋剂及降低颅内压、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修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等对症支持治疗,如患者有效循环、自主呼吸已建立,立即进行HBO治疗。成人采用宁波产NG90—Ⅱ型单人纯氧舱,小儿采用武汉701厂产婴儿氧气加压舱。成人升压20 min,稳压40 min,减压20 min;小儿升压15 min,稳压40 min,治疗压力成人为0.20~0.25 MPa(2.0~2.5ATA),小儿 0.16~0.18 MPa(0.16~0.18ATA)。昏迷期每天治疗2次,每次间隔8小时,5天后如昏迷未解除改为每天1次,或清醒后改为每天1次,并适当降低治疗压力。每10次治疗为1个疗程。清醒患者行1~3个疗程,昏迷患者行间断治疗,连续2~3个疗程后休息7~10 d,然后再行2个疗程,如此反复,直至病情好转或痊愈。

1.3 护理

1.3.1 舱体准备:①检查氧舱各系统运转是否正常,保证舱内灯光明亮,以便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的变化。治疗前宜先打开舱门通风,对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严格消毒,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cfu/m3,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 cfu/m2[1]。②保证静电导走装置接触良好,减少静电积聚,防止静电火花的发生。③纯棉衣服、舱内被单、枕套每人次更换一套,消毒后备用。

1.3.2 入舱前护理:①对于神志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教会咽鼓管的开启动作,减轻紧张、恐惧的情绪,提高配合度。②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呼吸道通畅,分泌物不多方可进舱治疗,准备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材。③对发热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药物或物理降温。④有剧烈躁动、谵妄甚至癫痫样发作的患者,进舱前遵医嘱使用相应的镇静类药物,并备好约束带及相应急救用品。⑤为防止胃肠气压伤的发生,叮嘱患者或家属治疗期间避免食用含气或产气的饮料和食物;带有鼻饲管的患者,喂适量食量。⑥入舱前充分、彻底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口腔和气管套内的痰液。注意头部垫上胶单,以防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被褥。⑦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用输液管制成的半圆形支架气管切口上,气管切口周围15 cm无遮盖物,支架顶部用盐水纱布轻盖。⑧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和大小便,注意胃液颜色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⑨加强安全检查。

1.3.3 入舱后护理:①加压过程中速度宜慢,指导神志清醒患者做好捏鼻鼓气、吞咽、打哈欠等开启咽鼓管动作,对昏迷患者观察表情和状态,有异常时可做鼓膜穿刺。②稳压过程中应在舱外密切监视患者,遇患者呼吸道有痰时应及时减压开舱吸痰,待痰液吸净后再升压治疗[2]。③减压时,速度要均匀且缓慢,注意保暖,指导患者自然呼吸,不要屏气。如果患者咳嗽剧烈,可暂时停止减压,等患者缓解后再减压,防止肺的气压伤。

1.3.4 出舱后护理:①协助患者出舱,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而导致病情加重,观察5~10 min,无不良反应方可返回病房。②主动询问或观察患者有无口、鼻、耳出血,或痰中带血,腹胀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③对于躁动患者,出舱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护理,以防坠床意外。④适时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指导。

1.4 疗效评定标准[3]:痊愈:神志清楚,全部症状及体征消失,智力和体力恢复正常;显效:神志清楚,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好转:症状及体征部分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死亡。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的146例患者中,痊愈66例,占45.2%;显效45例,占30.8%;好转31例,占21.2%;无效4例,占2.7%;总有效率97.3%。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缺氧性脑病的效果显著,且没有病例有护理差错或意外发生而中止治疗。

3 讨论

高压氧可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缺氧、脑水肿恶性循环的发展。高压氧的疗效与缺氧的原因、程度、时间及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早晚有密切关系[1]。脑细胞缺血缺氧损害在6 h内尚属可逆阶段,故应争取尽早进行治疗,以挽救更多的脑细胞。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97.3%。单人纯氧舱加压介质为氧气,危险性较大,故入舱安全检查十分重要。而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但出于舱内环境的限制给抢救带来了很大难度,所以护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需要严格执行操舱规程,将刺激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协助医生进行高质量的高压氧治疗,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康复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大的意义[2]。

[1]高春锦,杨捷云,翟晓辉.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6.

[2]汪海关,叶 磊,许群峰,等.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3,20(3):191.

猜你喜欢
神志缺氧性高压氧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简单搓搓可养生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养心重在养神志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