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制导作用

2015-04-20 01:46薄春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肖邦制导教材内容

薄春娟

新课改催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向探索,导学案运用虽然并非独创,但科学运用充分发挥其制导作用,一样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激发效应。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按照一般教学程序执行教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教学任务,而导学案有集中优化教学资源的功能,自然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载体和媒介。教师科学预设导学案,可以将教与学进行合理调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要求。

一、科学预设,发挥学案导读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学案不是另类的教案,需要有鲜明的制导功能。教师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问题定位和方法引领的两个前置。问题、操作、训练等是导学案引导功能的外化表现形式。教师在问题设置时,要注意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研读,彻底吃透教材,甚至要下水实际操作,对问题难度进行适时把握,针对学情酌情定位问题维度。教师还要对学生学力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感受,掌握学生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对应性更强思考问题和引导路线。

学生有了导学案,在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时,可以节省很多中间环节,极大提升学习效率。如《我的四季》,教师将教材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课堂训练题,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需要逐个地寻找学习,节省了不少时间。教师还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探究思考问题:①理清全文的结构;②本文语言表达有哪两个突出特点?③如何理解“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这句话?④你对人生四季有怎样的规划?这些问题有很强的导读性,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针对性阅读,这对提升阅读效率有重要作用。

二、适时应用,注重学案导思效果

导学案导学功能启动后,教师要注意跟进观察引导,对导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置,特别是班级中有不少学力较差的学困生,对导学案的应用有一定困难。教师要针对性给予方法指导。导学案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要负责解读和实践操作。首先是厘清课堂教学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其次是对全班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出对策,对于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还要做好二次备课。再就是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注意放平心态放低身段,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健康的高效的。

在学习《肖邦故园》时,教师利用导学案设计了一组思考题,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①作者为什么要以“肖邦故园”为题目?②肖邦故居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肖邦故居有哪些特点?③在文中找出哪些词语是直接赞美肖邦故园的?它与肖邦的音乐创作有哪些联系?在这个导学案中,教师将思考问题集中提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些问题,简化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问学生一思、一论、一答的繁琐,学习效果不减,教学程序得到简化。

三、及时调整,关注学案导用实效

导学案是课前预设内容,在课堂教学执行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阻碍和问题。教师要注意对导学案进行结构内容方面的调整,确保导学案的制导作用的持续性。课堂教学教情学情瞬息万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反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对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考量,如果发现有不恰当的地方,要坚决予以改正。导学案的导用功能,是指导学案中知识点运用的引导作用。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而导学案的导用功能恰恰是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导用,就是要学以致用,将文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在语文运用中形成语文能力。

在学习《奇异的自然》时,教师根据学案设置首先对说明文的常识进行复习,让学生回顾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谁知学生回答非常顺利,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非常到位。教师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停留时间,及时叫停了学案复习环节,而是抓紧时间进入下一个内容环节——初读感知课文。教师从学习探究实效出发,针对学生学习认知情况,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将导学案相关题目进行删减调整,促使学生重新建立学习方向。这其实是发挥导学案的制导作用,优化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不在一时一处纠缠,对导学案活学活用,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升级。

导学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教材资源进行优化,引导学生理顺学习思路,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实效。导学案不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也对教情学情进行融合,针对性提出教学策略。导学案需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用才能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才会呈现出来。

猜你喜欢
肖邦制导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钢琴诗人”肖邦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
基于MPSC和CPN制导方法的协同制导律
基于在线轨迹迭代的自适应再入制导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